答:教辅需求量大,产值高。教辅存在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教学方式和考评机制。应试教育下,学生要提高自己的成绩,只能大量地练习。相比于培训、家教、学习机等助学产品,教辅图书更加实惠,因而也更为普及。全国教辅市场产值大约有300多亿元,这是吸引众多出版机构、社会企业、各地教研室等进入教辅市场的主要因素。
教材品种多。教辅多是配套教材而练习的。21世纪初,我国教材多元化。据《2012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目前中小学课本品种有1万多种。教材品种多,配套教辅的品种自然也多。
教辅形式多样。从载体形式上看,教辅有图书、试卷。按学习进度来分,教辅有同步类教辅、考试类教辅(包括中考与高考)。从编写方式上分,教辅有讲解类、讲练结合类、练习类。从内容上分,教辅有专题类、作文类、阅读类、学习方法类,还有教师使用的教案,以及一些公式、图表、字帖、写字本等。随着中考的区域化和部分高考的自主命题,教辅的区域化特征更加明显,出版商必须根据当地需求进行定制,如某地不考听力,某地的题型不同,甚至各题型的顺序不同,都要为这一地区量身定做,这样每个地区就是一套品种。
另外,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不同教辅设置的难度也不相同。有的教辅面向成绩优秀的尖子生,有的侧重于成绩一般的中等生。
问:读者如何选购教辅?
答:对于一般的家长和学生而言,面对书店那么多教辅品种,可能感觉无所适从。但是,如果确切了解自己的需求,锁定目标也很容易。
第一,配套版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教材是什么版本,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北师大版,教辅也要对应这个版本。
第二,定位需求。最常见的需求就是每天课堂后练习,那就选同步类教辅,其目录与课本是对应的。另一个常见需求是临考前的复习,那就选总复习或试卷,从教辅名字上一眼也能看得出来。如果需要哪个专题提高,或作文训练,对应书名也容易找到。
第三,听口碑。一是问一下其他学生,或听听老师与其他家长的推荐。就像我们买手机也会听听别人的口碑一样,教辅作为一个大众产品,口碑也是很容易得到的。二是上网查。在百度上搜一搜,有无数学生自发地推荐和交流;或到网上书店看这本书的评论,也是很好的参考。
第四,自己去书店翻一翻。类似于我们买衣服试穿一下,选择一本教辅并不比买衣服更难。而且,书店一般会把好卖的产品给予更多的展示空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