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纸牌屋》中文版在国内销量非常好。事实上,《纸牌屋》的热销不是个案。2014年春节后,与《纸牌屋》同样热销的还有《安德的游戏》等几部影视同期书。无论是读者还是出版人,都对这些影视同期书的出版给予了一致的“赞”。因为图书与影视剧原本就是文化生活的两扇窗,无论影视催生图书热,抑或图书衍生影视剧,作为文化大餐,符合读者和观众的口味才是正道。
  选题策划瞄准品牌影视剧
  今年1月,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的《安德的游戏》套装“获奖三部曲”,与电影同步在中国上市。虽然出版时恰逢一年一度的春运高峰,但是各大地面店、网店缺货,这套书在亚马逊等网站预售排名第一,其强劲的势头一直维持到春运结束。
  该社策划编辑王滟明说:“从图书常规的生命周期来看,《安德的游戏》已经从投放期步入稳定的成长期。对于一部科幻文学作品而言,我们对这个成绩非常满意。”此外,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于去年年底出版的《原来是美男啊》,是由时下最红韩国偶像张根硕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原来是美男啊》的同名影像漫画书。长江文艺出版社图书编辑夏帆对记者说:“到目前为止,《原来是美男啊》市场销售码洋已经突破60万元。”
  影视与出版互动双赢
  目前,影视同期书出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先有图书,然后根据图书改编成影视作品;另一种则是先有影视作品,在拍片的同时策划图书出版。一般而言,销售火爆的影视同期书特点都有较为明显。如图书产品要具备“三高”:高热度、高人气、高水准,而影视作品的判断标准则有“三好”:本子好、导演好、演员好。火爆的影视剧成为图书选题的重要来源。
  影视作品能够给人直观的印象,而饱满多元的故事情节、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是图书的显著优势。王滟明认为,出版影视同期图书对电影方和出版方来说是一种互补,也是一种双赢。影视方面的宣传往往规模大、明星多、话题多,在这个时候推出同名图书,从知名度上来讲已经成功了一半;而同名图书的畅销也会让一部分人关注到影视作品,满足读者更高的要求。所以,图书与影视往往会选择同期推进,形成良好的互动,以扩大宣传效果。

(来源: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