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出版物质量专项年”的部署,日前,2014“出版3·15”监督抽查工作座谈会召开,全国各地出版物质检机构负责人齐聚北京。座谈会上,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上海市印刷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江苏省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福建省出版物监测与研究中心作为各地出版物质量检测中心的代表,结合2014“出版3·15”监督抽查工作的变化和要求,与到会者分享了他们各自在出版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实践和体会。
  从质检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理念的坚持,到顺应绿色印刷行业大势的积极布局,再到独立走上前台履行职能拓展工作的尝试,出版产品质检机构在近年稳步探索的同时,也为未来全面履行职能、完成使命构筑了扎实的基础和宽广的平台,并正在推动业内越来越浓地兴起抓质量、重管理之风。
  服务大局 小机构大责任
  今年“出版3·15”质检活动步入了第八个年头,在检测形式、操作模式上有了很大变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质检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理念。自总局质检中心成立到3年内在全国布局7个质检分中心、协调指导31个省(区、市)的质检机构,“出版3·15”监督抽查工作的这种服务大局的理念,一直牢牢地在坚持。
  “我们在首都北京,一定要带头做好表率作用。”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北京质检站站长张亦如是说。对于服务大局,他的理解是:“我觉得质检机构服务大局的理念绝不单是检测产品本身,而是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服务。”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印刷复制管理处调研员张书利告诉记者,自2012年北京实施绿色印刷工程以来,北京质检站出具的检测报告始终是北京市绿色印刷出版物示范奖励评审验收的重要依据。
  今年,北京质检站在落实2014“出版3·15”的工作中又萌发了新想法。张亦告诉记者,响应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大局的号召,他们正和河北、天津印刷协会酝酿深入合作,针对北京出版、河北和天津印制的出版物,进行三方联合检查。对此天津市出版物质量检测中心主任张小群举双手赞同:“这不但满足了天津和河北印刷质检的需求,还防止了同质化重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检测设备能力。”
  福建省出版物监测与研究中心同样是服务大局的身体力行者,他们的协作跨越了海峡两岸。中心主任何强介绍,双方合作研发了海峡新闻出版管理与服务平台,未来绿色印刷实验室建成后将为促进海峡两岸印刷业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
  座谈会上,4家质检机构代表还介绍了各自在支援西藏质检中心建设方面的举措。此次援藏行动也是质检机构又一次贯彻服务大局理念齐心协力的体现。2013年年底,在得知西藏自治区要筹建出版产品质检中心的消息后,总局质检中心率先出人出资,北京、上海、辽宁、陕西、江苏等分中心紧随其后,签订援建合作协议、结成合作共建单位——北京捐资5万元、上海捐赠进口检测设备、辽宁捐赠的仪器已经到达……各分中心纷纷伸出援手的同时还表态,如果需要他们将派专人支援技术。援藏是为加强边疆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稳定作贡献。“这听着好像有点大,但确实是我们的心声。”张亦说。
  绿色检测 大战略促发展
  自2011年上海绿色认证检测中心暨总局质检中心上海分中心挂牌成立,即国内第一个地方绿色印刷质检机构诞生之日起,三年来,业内呈现出了绿色印刷质量检测遍地开花之势,各地质检机构尤其是各分中心重置场地、购进设备、引进人员,在原有编校质量和印装质量检测的基础上,斥资重点开展环保质量检测。2014“出版3·15”监督抽查工作更首次提出将环保质量与印装质量一并作为今年图书印刷质量的检测重点。
  北京和上海是全国首批实现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的城市。座谈会上,上海质检站常务副站长任兴春讲述了该中心在今年春季教材检测中遇到的一件事。一家出版单位出品的教材被检出丙酮超标,经质检中心仔细分析后发现,油墨是罪魁祸首。“如若套用传统办法,它是合格品,但依照绿色质检要求,这就是不合格品。”任兴春说。如上事例诠释了绿色质检的重要性,其背后是上百万元的投入、化学分析检测人员的专业,更是地方政府对绿色质检的重视。
  今年江苏省将成为全国第三个实施中小学教科书绿色印刷全覆盖的省份,所有绿色印刷教科书品种在出厂前都必须进行环保质检。江苏质检中心主任李学刚介绍,目前中心建有900平方米实验场地,多台用于检测挥发性有害气体和重金属的进口仪器已经到位。目前该中心不仅能检测教材是否“绿色”,还能检测食品药品包装是否环保。以后该中心还将每年自筹50万元用于实验室再建设。
  座谈会上,福建省出版物监测与研究中心主任何强介绍,该中心的绿色印刷质量检测实验室建设,也得到了中央财政、省财政共计350万元的资助。
  打造特色 亮优势拓职能
  2014“出版3·15”监督抽查工作首次提出了质检机构独立走上前台进行质量检测的全新工作模式,质检机构首次成为质检主体。从质检过程中的一环到成为行动“主角”,座谈会上,各质检机构负责人对于这种变化进行了充分交流。其中,走出传统质检工作模式、进行质检机构职能创新、打造自己独有特色成为大家共同的心声。
  “每个中心都应该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才适应当前质检行业改革的形势。”辽宁省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郑建军介绍了辽宁在特色办质检方面的经验。“从质检中发现问题,多动脑筋,依靠科研能力帮助企业和行业解决问题,这是我们质检中心的优势,未来我们也可以沿着这条路子探索。”郑建军说。
  上海质检中心对于质检职能开拓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依靠珠三角地理位置优势,上海将质检服务从开发区辐射到珠三角区域各个城市,服务范畴也不仅仅局限在监督检查的职能上,还承揽起了为企业服务的职能。围绕着以上特色,上海质检中心搭建起了业内绿色印刷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社会提供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多角度、多辐射的服务模式也令上海质检中心的绿色印刷检测融入到了国家质检体系中。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