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事件,在“书香中国万里行”活动北京站还有很多。近一个月以来,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78家媒体共同发起倡建的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在“首善之区”密集举办和参与了各类活动,来自成员单位的记者们通过亲身体验,记录下这一幕幕动人的阅读场景。
媒体见证阅读力量
2014北京书市创造了历年书市若干之“最”:读者最多、活动最多、销售最多、出版社参展规模最大。还有,媒体报道也最多
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的回信中说,“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让更多的人从知识中汲取力量。”在“书香中国万里行”北京站,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记者们一起见证了阅读的力量。
4月11日,“书香中国万里行”北京站活动正式启动,停办了两届的地坛书市变身为2014北京书市重新回归。全民阅读媒体联盟40余家成员单位的记者们来到朝阳公园,深入北京书市进行体验式报道。到4月20日落幕,2014北京书市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和营销活动93场次,吸引读者60余万人次,实现销售3984.5万元,创造了历年书市若干之“最”:读者最多、活动最多、销售最多、出版社参展规模最大。这一年,媒体报道也最多。
4月24日,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又一次吹响“集结号”,17家成员单位的记者兵分两路,进社区、到学校、访书店……记录阅读推广中的先进经验,实体书店、社区图书馆的生存境况。在当天的活动中,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主任陈静宣布:今年海淀区出资400万元扶持实体书店。这一利好消息让媒体联盟的记者们深受鼓舞。
在前三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今年第四届北京阅读季正式更名为“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百姓读书大讲堂、打造美丽阅读空间等活动会一直延续到12月。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记者们也将随着“书香中国万里行”的脚步,持续记录与分享。
团队能量持续蔓延
海淀区诚品建筑社区的文化味儿从建设之初就已奠基,社区居民“信步而行”,文化果实就“唾手可得”
如果说政府、民间机构搭建的阅读平台是一个华丽舞台,那么,让这个舞台生机盎然的就是那些充满热情的团队组织。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记者们看到,一个个团队通过发起一场场活动,集聚了巨大力量。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兴区西红门镇有大量农民搬迁上楼,为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该镇于2011年在宏大园社区建成一所新型社区益民书屋。书屋拥有读书、借书、售书、公益性图书交换、电子阅览、文学创作交流等功能,形成“六位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平台。“与其把书屋零散地建在各个社区,不如直接在居住密集区设立起点较高的书屋。”西红门镇宣传文体中心主任焉禹表示,目前覆盖周围3万居民的宏大园社区益民书屋真正将文化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
在海淀区诚品建筑社区,《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发现,全民阅读媒体联盟4月11日捐赠的图书已经上架,供社区居民借阅。诚品建筑社区的文化味儿从建设之初就已奠基,由开发商世博伟业组织的文化活动在社区图书馆内开展,社区居民“信步而行”,文化果实就“唾手可得”。居民组成业主文化委员会,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沙龙,使社区读书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点灯人”一直在路上
阅读推广人李岩坚信,为孩子创造优质阅读环境,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必将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纵使光亮有限,也能照亮夜路。”分散在京城各处的民间阅读推广人用“小桔灯精神”将阅读的充实与快乐传递给更多人。思想的火花在传递中碰撞,燃起的是熊熊火把,照亮了更多人的前进道路。
李岩、刘称莲夫妇创办的社区图书馆第二书房快满一周岁了。尽管目前还不能保证收支平衡,夫妻俩还是希望坚持办下去,因为他们和女儿都是阅读受益者。李岩动情地向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记者们讲述道:“我女儿有一次认真地跟我说,‘老爸,我那天晚上想了半夜,你和妈妈给我真正有价值的是什么东西?就是培养我的读书习惯。’”李岩坚信,为孩子创造优质阅读环境,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必将为他们的一生打下基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要不然读万卷书,要不然行万里路。”大兴区西红门镇四村村民侯淑玉不仅爱读书,还自己出了书。作为镇里“热图文学社”的骨干分子,已经在筹备新书创作的侯淑玉表示自己现在在不断加强学习,而读书就是开阔眼界和提高认识的最佳捷径。平时,侯淑玉包里都会带着书,碰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就送给对方几本,大家一起交流读书心得。“我经常对他们说,不要只看我写的书和文章,别的书和杂志上的文章也要多看,会对工作和生活有启发。”侯淑玉说。渐渐地,大家开始主动向她要书,请她推荐书。书香氛围浓厚的侯淑玉家,也因为她和女儿对书的痴迷,存了满满两大书柜的书。
无论生活在哪里,无论用哪种方式阅读,无论目的是为下一代传承优良习惯,还是为自己的成长发展积累知识养分,阅读文明之所以能够薪火不熄,正是因为这些照亮四周的“点灯人”一直在路上。在北京,这样平凡的“点灯人”有很多,凭借这份对阅读的坚守和热爱,火把得以传递,精神得以永存。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