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用3年时间,支持一批新闻出版企业、实施一批转型升级项目,带动和加快新闻出版业整体转型升级步伐。《意见》明确了四方面任务:研制企业标准、提升技术装备、加强人才建设、探索模式升级,一出台便引起行业热议。
    “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模式,其本质就是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计划,带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双向整合,进而带动出版社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浙江大学出版社分管数字出版工作的副社长金更达认为,《意见》的出台,对于加快推进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模式探索将产生深远影响。
    浙江大学出版社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通过2010年至2013年的运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数字出版模式。在金更达看来,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有三种模式。其一,在学术出版领域,国外学术出版巨头早在上世纪末就布局数字化领域,在本世纪初就已实现转型升级,其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数据库产品和基于数据库的服务产品。其二,在教育出版领域,国外知名教育出版集团也已经抓住技术发展趋势与在线教育市场需求,依托自身优质资源向教学过程服务延伸,实现了内容、技术与教学管理的紧密结合。此外,在大众出版领域,绝大多数国内外出版社也在出版纸质书的同时,在不同的电子书平台中发布了电子图书。
    尽管大多数出版单位已清醒地认识到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但从一个成熟的产业进入一个陌生的产业难免会遇到困境。“行业标准、产品形态、版权、盗版、风险、人才、准入制度等诸多困境,致使一些出版单位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这或许才是当前转型升级面临的最大困境。”金更达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
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来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传统行业壁垒和边界正在加速打破。作为内容生产和提供的出版产业显然在数字时代更难以避免这种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讲,出版单位在某些数字出版领域已经失去了抢占制高点的机会。而要避免这种趋势,或许有效的途径就是推动科技与出版的融合。
    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内生型工程。由于每家出版单位的情况各不相同,其转型升级战略规划、转型升级方向和途径也不尽相同。金更达认为,《意见》的出台,对那些已经经历多年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出版单位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当前,整个社会都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时代、大数据时代。为此,浙大社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了企业架构数字转型和企业资源管理数字转型两个新的方向,最终实现了从供应链向消费链的转型、从支持管理向支持决策转型、从面向管理向面向服务转型、从注重产品信息向注重客户数据转型。
    金更达就此认为,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模式的本质,应该是带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双向整合,进而带动出版社进行结构转变。在这个关键点上,他认为,《意见》的出台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