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今年书店的暑期营销活动有哪些?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对读者来说,吸引力表现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了全国多家大型书店。
北京 书店变成孩子阅读乐园
□本报记者 王坤宁
营销亮点
各种少儿活动汇聚在近2000平方米充满童趣的图书卖场,使这里成为一个五彩缤纷的少儿乐园。
7月22日,《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来到北京图书大厦。一进门,一股凉风扑面而来,书店里人气高涨,书架前、过道内,或站或靠,或者有的干脆坐在地上捧着书的读者比比皆是,凉爽的书店内,读者们都安静地进入了书的世界。
不一样的暑期销售热
“这儿书真多,我可喜欢了。”来自河南的五年级学生杨龙随同学王一君一起来到书店看书买书。王一君告诉记者,她父母在北京打工,杨龙是他们的邻居,放假了,就和他一起出来玩,“这儿凉快,书多,也好玩。在北京真好,可以每天来看书”。
楼上楼下一圈逛下来,记者发现,读者比往日明显增多,尤其是青少年。在4层,大厦改造升级后的儿童阅读空间——“童趣园”里,记者切身感受到了王一君说的“好玩”。
不一样的儿童大世界
蓝天、白云、七彩灯、蘑菇屋、风车房、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卡通形象扑面而来,让人置身于童话世界中,这是一个专为少儿读者打造的集阅读、互动、体验于一体,寓教于乐的阅读空间……近2000平方米充满童趣的图书卖场,成为一个五彩缤纷的少儿乐园。
“‘童趣园’开张以来,童书的销售增长明显。”北京图书大厦策划部负责人张铮告诉记者,这是大厦在升级改造后,从儿童心理出发,注重环境氛围的设计,布局的合理性,专为青少年打造出的一块阅读体验区。“强调儿童特色的风格和舒适优雅的购书环境。在布局和空间环境的营造上凸显出互动性、文化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张铮说,这儿还不断推出一些文化读书活动和定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让孩子们亲临现场体验,在书店里全方位地获取知识,在游戏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上海 更多活动满足小读者需求
□本报记者 金鑫
营销亮点
上海书城针对学龄前后的小读者创办了一些互动活动,如“沙莎姐姐讲故事”“小小天才爱涂鸦”“宝贝2+1”等。
书店一直是学生在假期里最爱去的地方。7月2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在上海书城看到,各个楼层早已或站或坐挤满了看书的读者,孩子们沉浸在书海中,读得津津有味,完全忘却了周围的世界。
给读者阅读指导
无疑,暑期历来是零售市场的重中之重。上海书城副总经理江利告诉记者,每年暑假上海书城都会迎来一个销售高峰,月销售会比平时增加两到三成,学生是销售高峰的消费主力军。“暑假,学生们从繁重的课程学习中解放出来,时间相对充沛,有了课外阅读的条件。”江利说。
那么,书店为学生们准备了什么?记者在上海书城看到,“2014上海读者人气新书榜·第二季”评选活动正值暑期推出,这是上海书城与沪上专业媒体一起,从上一季度出版的新书中精选出一批值得推荐的好书,再由读者参与投票选出最具人气的10本新书这样的一个活动。
品牌活动聚焦暑期
江利告诉记者,暑假伊始,上海书城便紧急行动,整理集合目前所有的品牌活动资源,制作宣传册,安排活动时间表,整个暑期将在上海书城7家门店,为小读者奉上互动活动。
据了解,上海书城针对学龄前后的小读者创办了一些互动活动,如“沙莎姐姐讲故事”“小小天才爱涂鸦”“宝贝2+1”等,小读者们每到周末,便会由家长带到书店,在书城员工的带领下讲故事、涂鸦,边看边学边玩,这些互动式的阅读体验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针对大读者,暑期时段上海书城则开出了“书·影同行——热门影视剧文学原作联展”活动,晒一晒书单,聊一聊影视剧,还有机会获得签名本赠书、热门电影票;而“我们来做荐书员”则是深受中小学生欢迎的暑期实践活动,学生报名后可到书店做半日营业员,体验一下这一职业的工作状态。
深圳 让孩子度过快乐假期
□本报记者 李明远
营销亮点
来自四川、河南、重庆等地的30多名留守儿童在深圳书城工作人员带领下逛书城。
“7月1日至7月22日,深圳书城中心城出版物销售码洋1091.3万元,实洋1061.1万元,与去年同比码洋增长9.35%。”这是《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7月24日上午从深圳书城中心城得到的数据。暑期到来,深圳书城中心城的客流量比平常增加了20%左右,其中以放暑假的青少年居多。
暑期营销针对孩子
“书城的顾客本身就以青少年、带孩子来的家长居多。暑假里孩子更多了,书城成了深圳市比较大的儿童学习中心。这样我们在环境维护、营运上工作量更大,面临着做好服务、保障产品供应的挑战。”深圳书城中心城总经理舒展告诉记者,在暑期,书城特别策划了一些活动,让孩子度过快乐的文化假期。
深圳书城中心城营销策划中心经理方勤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我爱夏日长”暑期牵手名家活动情况表。其中由郁雨君、管家琪“领衔”的儿童文学作家系列活动很引人注目。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除了服务深圳当地读者外,深圳书城中心城还把爱心之手延伸到外省。据方勤介绍,7月17日,来自四川、河南、重庆等地的30多名留守儿童在书城工作人员带领下,穿越艺术走廊、参观特色书店、游玩海洋生物馆……逛完书城后每人还获赠两本自己喜爱的书。
这是《南方都市报》主办的“第六届留守儿童圆梦行动”中的一项活动,深圳书城中心城积极给予支持。舒展表示:“我们希望能发挥书城的优势,借助深圳市民的力量,将阅读资源倾斜到一些受生活水平限制、不能快乐过暑假的孩子们身上。”
安徽&浙江 新华营销 更趋人性化
营销亮点
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增加了与游乐场资源置换、买书送电影票、与旅行社合作等活动;
暑假期间,浙江新华将组织第二届“百日教科文”营销创意大赛、“聚畅销”精品特卖、“工具书让利展销”等。
□本报记者 章红雨
每年的暑期对于新华书店来说,都是销售的黄金季节,今年同样如此。《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从安徽、浙江新华书店获悉,为了更好地增加销售,带动人气,两地新华书店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对大读者,全面营销
在安徽,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16家子公司81家中心卖场,除正常形式的海报、展架、电子屏宣传外,又增加了与游乐场资源置换、买书送电影票、与旅行社合作等活动。皖新传媒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李永红告诉记者,由于目标群体的准确定位,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有效地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走进新华书店,卖场人气天天爆满,销售稳中有升。
此情形在浙江同样出现。浙江新华采供业务部经理樊利明说,暑假期间,浙江新华组织的第二届“百日教科文”营销创意大赛、“聚畅销”精品特卖、“工具书让利展销”“汉字听写大赛”“学生读书活动”“微信读者互动”等各类暑期营销推广活动。
对小读者,有针对性营销
暑期里,书店是中小学生的必去之地。记者了解到,两地新华书店针对中小学生特点开展的营销活动,受到正在度暑假的中小学生欢迎。
在浙江,杭州市新华书店的“学子云南支教摄影展及图书义卖”活动,是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腾讯大浙网携手《洋芋花和夏天》的主要作者与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共同举办烂泥箐支教影展和图书与打印机义卖活动,所得款项将成立洋芋花基金,为贫困地区儿童出一份力。仙居新华书店的“小小营业员”活动,是书店在微信平台及卖场发布信息,招募3~6年级的小小营业员,在新华书店体验一天的营业员生活,每天3~5人,并由每位小营业员选择一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向相仿年级的读者进行推荐。
针对中小学生的暑期活动在安徽同样也有。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合肥公司的“我是小作家,相约庐州城”夏令营,深受“小作家”们喜爱。
对店外读者,走出去营销
记者还了解到,两地新华书店除在店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营销活动外,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走出店门开展流动售书。像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安庆市公司,截至7月21日,已销售图书8.6万册、码洋148.7万元。
不仅如此,新华书店整合资源,与异业合作,也是本次暑期活动中的一个亮点。在安徽,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滁州公司与恒大集团合作,实行购书赠恒大地产游泳馆优惠券;与“瑞可爷爷”蛋糕店合作,实行购书赠抵用券。此外,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淮北公司购书赠蚌埠嘉年华游乐场门票等,由于有效地将购书、美食、游园等活动结合起来,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记者注意到,目前暑期过半,两地新华书店开展各项营销活动的热情并没有降低,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营销活动,将给广大读者带来心灵的清凉。
■相关阅读
“托管所”不能保证安全
据《昆明日报》报道,9:30,昆明新知图书城刚刚开门,书店里就来了不少做作业的小朋友……书店的李姓工作人员介绍,假期里孩子没有人看管,许多家长去办事的时候就把孩子放到书店看书、做作业,办完事了又来把孩子带回家。据其介绍,这里每天最少有三四个孩子,多的时候有10多个,俨然成了“托管班”。
对于家长们的“托管”行为,新知图书城的工作人员吴跃勇说,图书城属于公共场所,阅读环境较好,家长的“托管”行为可以理解,但到了图书城不等于进入一个完全安全的环境,工作人员也没有时间看管、照顾这些孩子,安全隐患还是存在的,建议家长能够陪同,或将孩子送到正规的托管班。
看书人多别让书“受伤”
据江苏卫视报道,暑假来了,到书店里去看书,成为很多学生假期活动的重要内容,一边阅读各种书籍,一边享受着书店清凉整洁的环境,可谓消暑、求知一举两得。但是,到书店看书、选书的孩子多了,图书的损毁率也变高了,尤其是少儿读物受“损”严重。
时间长了、看书的人多了,图书的各种污损现象也时有发生。有的图书沾上了油渍、酱汁等永久性的污迹,还有的甚至是被故意毁坏的。在对图书进行巡视整理的过程中,书店工作人员每天都能发现五六本被损毁的书籍,有时多达10余本,影响了书籍的销售。
客流虽旺销量未见涨
据《威海晚报》报道,暑假来临,在威海市区大小书店和商超图书区,都能看到孩子看书的身影。
虽然假期到书店看书的孩子大增,但多是只看不买,图书销量并没有显著增长。
对于这一现象,部分书店已经习以为常,一家书店的经营者无奈地说:“小孩子没有购买力,一本书看个十天八天基本就能看完,看完也就算了,很少有买的。”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