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广、基层落实典型活动亮点频出
北京阅读季已经连续开展了3年,北京市充分发挥政治文化中心的优势,整合全市资源,积极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成功将北京阅读季打造成为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全民阅读活动品牌。
通过打造北京阅读季这一品牌读书活动,北京市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机制,广泛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全民阅读的积极性,16个区县也各显其能,科学有效地推进相关工作。
西城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在北京市和西城区政府的推动下,西城区先后推出了“2014首届北京儿童阅读周”、北京法源寺丁香诗会等颇具号召性的品牌活动。不仅如此,西城区还在砖塔胡同万松老人塔院内设立北京砖读空间,免费对读者开放,定期组织书评、沙龙、讲座等文化活动,受到群众的好评和响应。
相较于往年,重点区县不仅积极承办北京阅读季的统一活动,而且着重根据区县的特色打造自身的阅读品牌,涌现出不少各具特色的活动案例,如房山区的诵读活动、通州区的“亲子阅读月”、东城区的女性阅读活动等。
搭建资源融合平台提供有效运作模式
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精英、出版资源、媒体平台荟萃,政府如何主导全民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北京阅读季是贯彻落实国家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举措,具有在实践中形成一套有效运作模式的示范性,对推动首都文化活动具有重要探索性意义。
2014年北京阅读季的定位在上述背景下更加清晰,明确提出搭建全面展示北京全民阅读风貌的综合平台。这个平台包括:由书店、图书馆、益民书屋、大中小学校、市直机关、各类企业、社区文化中心等多种渠道构成的北京全民阅读公益活动平台;由50多家媒体和网站参与的北京全民阅读的媒体平台;由200多家出版机构和文化机构参与的全民阅读资源平台;由上百位阅读推广人和资深书评人引领的全民阅读引导平台;由北京阅读季官网、活动手册、微信、微博组成的全民阅读服务平台。为此,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吸收专业力量,设立出版、媒体、品牌推广、执行等工作小组。
不仅如此,北京阅读季在2014年还提出“阅读空间”的概念,启动“北京最美阅读空间”的评选,着重强调读者在空间的参与、体验和感受。而美丽的阅读空间,传递着北京全民阅读的精神面貌,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发挥自愿参与力量引导全民阅读风尚
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普及与广泛开展,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提倡和指引、政府相关机构的主导与扶持,也需要出版机构、媒体资源等全社会的高度认同与积极配合,更需要民间努力和阅读者的自愿参与。北京阅读季持续举办“书香示范社区”“书香家庭”“十大读书人物”“金牌阅读推广人”等评选活动,为全民阅读提供了借鉴、示范乃至复制的样本。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推进,近几年在北京及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许多民间自发组织的读书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民间读书会。第三届北京阅读季评选出海淀橡树湾社区、海淀诚品建设社区等10个北京阅读示范社区,并给每个社区发放万元社区阅读公益基金,扶持读书会的社区阅读推广活动。在一年之间,这些社区的阅读推广机构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各界力量的邀请。目前,有6个阅读示范社区在其他地方成功复制。
2014年,新评选出的十大阅读示范社区也都各有特色。昌平区城北街道在创新园社区建立的雪绒花小书屋,不到一年便吸收600多位会员,组建了20多人的社区青年志愿者团队在社区开展义工服务。
本届阅读季书香家庭的获奖者,昔日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谢军,一直都是海量阅读的践行者。阅读给了她成为好妈妈、好老师的力量。谢军的女儿从小是街坊邻居中的识字“小名人”,11岁已经成为高一学生。
最有意义的是,这些“书香示范社区”“书香家庭”“十大读书人物”“金牌阅读推广人”来自基层,又走进大众,而这也正是全民阅读活动的初衷和根本所在。未来,北京阅读季不仅可以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阅读推广事业中,而且能提供一些全民阅读推广的科学方法和示范典型,让大家的公益事业少走弯路,让良好的目的真正产生良好的结果。
2015年,北京阅读季期望能在制度建设上做更多探索,将全民阅读平台这一模式继续完善,吸引更多出版机构举办活动、更多场地提供阅读空间、更多媒体推广阅读内容、更多科研机构关注阅读,从而营造出更加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让更多百姓从阅读中受益。
(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