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1 抓工程
政企单位的阅读项目、出版项目的一直具备较为长远的开发潜力,目前其发掘程度较浅,仍有不容小觑的利益空间。一些专业类出版机构,凭借自身的行业资源和专业优势,纷纷抓住“大型”的阅读工程,率先在这一领域展开布局,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业内同仁的借鉴和思考。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在2013年持续开展的“送书工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作为一项知识投资和战略投资,其向员工配发130万套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丛书。据介绍,2009年以来,中石油共为4.25万个基层队站(车间)、80个科研院所、57个海外项目配送通用、石油综合、石油专业三大类图书883万册、读书卡4900张、书箱书架近4.4万个,实现了对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上中下游业务所有基层队站(车间)的全覆盖。
据有关负责人透露,该集团公司基层队数量多,配备图书所需资金额度较大,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解决为基层配送图书所需的资金。为基层队初始配备送的书籍所需资金3亿元由该集团公司统一支付。由此也可见这一项目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相似的,“职工书屋”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全国工会开展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主要在一线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基层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工业园区、乡(镇)村和重点建设项目工地建立。职工书屋建设6年来,总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配送价值1.8亿元的图书。各地工会职工书屋近7万家,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6000家。
为此,中国工人出版社专门设立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图书配送中心和职工书屋办公室,负责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图书配送、《职工书屋》专刊编发及各项配套服务工作。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8月,该社还研究启动全国工会“电子职工书屋”建设工程,希冀以综合化、数字化、便利化的发展思路求突破,提升职工书屋建设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2 新载体
中国工人出版社在原有的实体书屋的基础上,又于今年着手构建“电子职工书屋”。新旧载体的转换,也显示出政企单位阅读项目的另一趋势所在。类似的数字产品在近两年来不断涌现。
记者参加2014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时,观察到天翼阅读文化公司首次带来“政企书屋”项目,这也是其全新推出的面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数字阅读产品。
据了解,“政企书屋”以提供专业化的数字阅读为主,兼顾提供行业资讯、企业信息传播服务,从全民阅读、员工学习、会员服务、教育培训四大维度助力客户成长。天翼阅读市场拓展部媒介主管林叶谈到“政企书屋”的项目已经在全国展开,但针对政企单位的推广情况,现在还不太方便对外公布。
相似的产品还有蓝狮子的“智慧狮”,其以智能移动平台为主要平台,专门打造针对企业全体员工自我操练、智慧互生和自我显现的APP软件。
又如,人民出版社在2013年陆续推出“人民知库”、“党政图书馆”系列数据库产品。特别是“党政图书馆”,该项目是在2010年建成的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基础上开发的局域网版。在首届中国出版馆配馆建交易会的第一天,就有中央编译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10家单位用户成功签约。至此,全国已有百余家省部级以上机关单位和大学图书馆使用了这一图书数据库。
人民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力推广数据库产品,是贯彻中央促进信息消费决策,倡导数字阅读、低碳出版的一个举措。近年来,该社已出版发行专题图书数据库近20个。此次发行的数据库中,许多是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的老书,真实记录和反映了党和国家的历史,具有重要研究和阅读价值。经数字化深度加工开发后,通过“新载体”,成为畅销阅读产品,“死资料”变成了“活财富”。
关键词3 拓思路
除却上述的紧抓大型项目,以及开发数字产品之外,其实还有许多细微之处可以帮助相关的出版机构思考如何掘金政企阅读。
之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龙源期刊网发布过一个调查数据。据统计,党政企事业单位人员阅读的期刊,显示出相对宽泛的种类选择,但在宽泛中有相对聚焦,其中综合文化类期刊占28%、企管财经类占12%、文学类占25%、时政人物类占15%。其中,轻阅读、励志类刊物成为头号排位,并占较重比例,这与一般思维认为党政企事业单位读者更加青睐政经类的想法大相径庭。因此,出版机构在向政企单位输出图书或者帮助其打造阅读项目时,或应提前做好员工阅读兴趣的工作,以便准备输出品类,促成长远的合作。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还从“北京阅读季”组委会了解到,2013年,“北京阅读季”启动了北京市直机关公务员荐书活动、读书活动及公务员阅读调查报告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以有效促进公务员队伍学习风气的形成。在此基础上,2014年5月,“北京阅读季”又开启“北京市直机关青年公务员读书大讲堂”,支持和鼓励市直机关的干部职工,尤其是青年公务员开展读书活动,并成立专门的办事班子,定期推荐精品图书、举办专家讲堂、进行读书交流。上述活动着实需要受到更多出版机构的关注,以便从中寻觅与政企单位合作的良机。
不仅如此,一些出版机构还主动拟定选题,邀请政企单位参与其中,完成出版的同时,再反向输出产品。经济日报出版社在2014年3月接连贴出了“中国城市经济观察”、“中国百强县高端访谈”、“中国企业与企业家文库”的出版计划的公告。例如“中国城市经济观察”,其“希望特色城市的领导者们能够积极配合,接受采访,并资助出版”;又如“中国企业与企业家文库”,其意欲在全国范围内,每5年选取100位优秀企业或企业家为写作对象;针对“中国百强县高端访谈”,其呼吁“优秀的百强县代表与我们一道,并配合我们完成这一巨大的文化工程”。这样的“逆向”出版理念,可谓别开新境,避免出现“等客户上门”的情况,而是通过策划有吸引力的选题主动寻求政企客户,值得更多的有识之士探索尝试。
(来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