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中文传媒总市值达206.43亿元,成为继凤凰传媒、中南传媒后全国第三家市值超200亿元的出版传媒上市公司。
7月14日,中文传媒连续第三年登上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成为3年来唯一一家登上该榜的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
6月24日,中文传媒启动对互联网公司智明星通的收购,宣告中文传媒即将跨入互联网国际化平台业务领域。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荣获国家版权局授予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荣誉称号,还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在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图书、编辑、集体三奖连中的单位,《瓷上中国》荣膺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江西新华发行集团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连续3届斩获该奖项的单位;《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该集团在同行业的经济效益排名跃居全国第二位。
江西新华印刷集团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国家印刷复制示范企业”奖牌。
江西晨报社在2014传媒中国年度盛典上,将“2014中国都市报影响力10强”称号收入囊中。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挂牌仪式现场。
2014年,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文传媒)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中文传媒旗下各子公司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
国内出版界的竞争异常激烈,中文传媒为什么能够创造出版传媒界诸多纪录?中文传媒旗下各子公司为什么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中文传媒董事长赵东亮一语道破:“说到底,就在于不断创新、不断转型,让创新转型成为公司发展新常态。”
大战略: 一体两翼促腾飞
中文传媒之所以能在2014年取得这一系列丰硕成果,不能不提2013年7月那场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文化产业集团动员大会。
在这次会议上,就任江西省出版集团董事长、中文传媒董事长才两个多月的赵东亮,带着领导班子提出了“升级版”的发展目标:通过创新发展、优质发展、加快发展,全面实现“三年业绩翻一番”跨越式发展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全国领先的现代文化产业集团。
站在新的起点上,江西省出版集团提出了“一体两翼、互动发展”的发展战略,即以江西省出版集团为“一体”,以中文传媒和华章天地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为“两翼”。“一体两翼”的战略构架让中文传媒在发展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作为“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翼,中文传媒在2014年继续推进主业发展。公司出版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几十种图书分获“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得到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入选年度“中国好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集团所属各子公司都有新发展: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内生裂变而成中国首家法人实体的少儿出版集团,江西新华发行集团位于南昌市红角洲的新华文化城业态逐渐成熟,江西新华印刷集团与香港企业合资成立文化传媒公司。
在资本市场上,中文传媒也表现不俗,正在快速成长为一家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管理规范、业绩持续增长的现代出版传媒上市企业。6月16日,中文传媒股票被纳入“上证180指数成份股”,成为4家纳入该指数的出版传媒类上市公司之一。7月14日,中文传媒连续第三年入选201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文传媒在榜单上的排名从2012年初入榜单的第458名迅速攀升至2013年的第394名,2014年又提升到第386名。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覆盖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外上市的所有中国公司,所依据数据为上市公司在各证券交易所正式披露的信息,根据年营业收入排名,中文传媒是该榜上唯一一家出版传媒类企业。8月21日,中文传媒总市值突破200亿元,达206.43亿元,与2013年同期总市值116.66亿元相比净增89.77亿元,增幅达76.95%。由此,中文传媒成为继凤凰传媒、中南传媒后全国第三家市值超200亿元的出版传媒类上市公司。
大发展:做强主业出精品
“出版主业是我们生存的理由和基础、品牌和旗帜。我们必须将出版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做出品牌。”谈到出版主业,赵东亮数次提起“品牌”二字。的确,中文传媒旗下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江西新华印刷集团和江西新华发行集团,都是业内响当当的品牌。
这一点,从7月出炉的《2013年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在全国500多家图书出版单位中,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和江西教育出版社总体实力分别位居第51位和第55位;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蝉联少儿类图书出版社总体经济规模地方同类出版社第一,江西美术出版社在地方美术出版社中排名第三;江西新华印刷集团和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总体实力在印刷和发行类企业中分别位列第三和第五。
2014年,中文传媒继续在出版主业上发力,制定了以重大出版工程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效益考核指标,从制度层面推动出版精品生产健康快速发展。公司下发了《关于推进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振兴出版主业的若干意见》,并结合该意见和各出版单位实际情况,调整修订了《关于大力资助和奖励优秀出版物实施细则》《出版社绩效考核社会效益指标评分细则》。在这个目标引领下,中文传媒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主题出版方面,中文传媒2014年出版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近300种优秀主题出版物。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各项主题出版活动中,中文传媒主题出版项目入选数量多次排在全国地方出版集团前三位。
在国家五年重点出版规划方面,截至2014年11月底,中文传媒的26项出版物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较“十一五”规划项目15项增长73%。
在国家出版基金方面,中文传媒8个出版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674万元资助,项目数较2013年增长166%,获资助资金较2013年增长154%。
在国家图书三大奖方面,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瓷上中国——China与两个china》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彩乌鸦中文原创系列”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历史》获提名奖;目前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进入评选阶段,中文传媒8家出版社的16种出版物已经进行申报,参评图书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大融合:跨界整合求突破
自今年8月中央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新闻出版界就掀起了融合热潮。当然,中文传媒也不例外。“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是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出版传媒实现转型升级、优质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要路径。简而言之,就是‘行融合发展之道路,达转型升级之目标’。”赵东亮如是表述他对融合发展重要意义的理解。中文传媒总经理傅伟中认为,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有8种路径——产业互联网化、经营平台化、产品品牌化、传播渠道化、营销数据化、读者用户化、用户社群化、宣传公信化。
中文传媒通过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文化与市场的融合,推动主业挺拔、多元壮大、互动发展。
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大力促进转型升级。中文传媒重点在新媒体、新技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实施并购,公司的并购标的智明星通等均为科技领先型企业。对智明星通的并购,标志着公司跨入互联网国际化平台业务领域;并购重组北京百分在线信息技术公司和福州思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优质内容资源在移动终端的产品化。目前,这些被并购的企业已开始对股份公司的数字出版、发行领域的“O2O”改造、“校园超市”、“电子书包”等项目进行实质性推进。今年上半年,中文传媒新媒体板块的利润已实现大幅增长。
推进文化与市场融合,扩大企业发展边界。5月,江西教育出版社与湖北永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创立江西中文天畅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特色化、个性化教育图书和教辅,这是中文传媒在教辅研发行业探索混合制企业的尝试。8月,江西新华印刷集团与两家港资企业合资成立南昌米奇威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这为中文传媒向印刷产业链上游延伸打下坚实基础。9月,中文传媒旗下的北京东方全景文化传媒公司与中国教育电视台等联合摄制出品的抗日谍战大剧《红色》强势登陆北京、湖北、重庆、山东等四大卫视,这是中文传媒跨界进入影视行业的成功实践。
大手笔:兼并重组得先机
为了全面推进产业升级,中文传媒以兼并重组为主要手段,加大力度推进“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的“五跨联合”,推动文化与科技、资本、市场的“三大融合”。谈到并购重组的方向和原则,赵东亮表示,中文传媒主要围绕延伸产业链、延长产品链、再造价值链、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市场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建立更强有力的机制这六个方面开展并购重组。
对智明星通的收购是中文传媒今年金额最高的并购项目,开启这一标的金额高达26.6亿元的并购项目,标志着中文传媒将进入互联网领域。赵东亮对此表示:“启动对智明星通这样一家集互联网平台业务、游戏研发、海外发行为一体的互联网公司的并购,是因为我们看重他们在互联网国际化平台业务领域取得的业绩,欣赏他们那支朝气蓬勃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撑、运营团队。这一步一旦落地,我们便站在了出版业时代发展和变革的最前沿。”以并购重组为路径,中文传媒深度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竞争,在全球市场不断拓展发展边界。中文传媒拟通过并购智明星通,利用其业务网络覆盖北美洲、亚洲、欧洲、南美洲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中文传媒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以并购重组为路径,中文传媒在产业链中全面植入互联网基因,积极推动传统出版业务与新兴出版业务的融合发展。2012年11月,中文传媒旗下从事数字出版业务的江西新媒体出版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成立之初,将中文传媒旗下的高科技公司江西奇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划转为全资子公司;2013年,江西新媒体出版有限公司控股北京百分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国内知名的移动媒体运营商,在手机动漫等移动内容运营方面有很大的优势;2014年江西新媒体出版有限公司控股福州思迈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对于移动终端软硬件产品有比较强的互联网推广能力。江西新媒体出版有限公司通过兼并重组,不仅为中文传媒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也使内容、平台、产品和渠道得以充分融合,为打造出版行业的互联网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转型:产业升级见成效
随着大数据、大物流、大文化趋势日渐凸显,面对出版企业垄断被打破、政策保护被削减的现实,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中文传媒顺时而动,提出了“致力于全方位、全媒介、全产业链,打造最具投资价值的全球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运营商”的转型升级目标。
在全国地方少儿社中综合经济实力排名第一位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12月1日华丽变身,内生裂变而成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二十一世纪社转型发展的新征程。30年来与出版社同命运、共成长的社长张秋林在挂牌仪式上这样表达集团的定位:“我们追求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打造成为卓越的出版高地,建立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为0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快乐阅读、健康成长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引领市场,更引领方向,引领未来,成为中国青少年出版的领导品牌和全方位、全媒介、全产业链的青少年文化产品运营商。”
2013年9月,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投资1.81亿元兴建的江西新华文化城开业。该项目融合了江西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书城、影城、儿童职业体验馆,同时整合了数码、手机、艺术、文创产品、休闲餐饮等业态,将图书与大文化产品高度融合,打造了全国大型一站式文化消费综合体。集团总经理涂华表示:“这几年我们着力推进出版与文化、出版与生活、出版与科技、出版与教育的融合,建设‘大文化’‘云教育’‘数字生活’‘大影视’‘大物流’五大平台,这是我们创新转型、融合发展的抓手和助推器。”
江西新媒体出版有限公司是中文传媒向数字出版转型的结晶,这家只有两年历史的新企业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内容开发方面,公司截至目前已累计保存数字资源1.2万余种,分发到数字内容发行渠道3000余种;在客户端开发方面,已自主开发“中文天地”云阅读客户端、“睡前故事”等数十款精品APP应用,累计下载用户数已达100万,下载次数突破2000万次;在数字教育方面,已在全省11个地市的25所学校开展电子书包的首次试点。
当然,中文传媒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止于此,二十一世纪少儿全媒体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云平台项目、江西晨报立体传播系统、新华壹品校园超市、小型自助式高清数字院线、幼儿连锁教育机构、OTO数字体验平台、环保包装印刷、现代出版物流港等项目的建设,都在有效推动出版、发行、印刷、物流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大变革:创新机制增活力
切实有效的体制机制是企业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它能够带给企业更强劲的内生动力。“只有让政策和制度常态化、机制长效化,才能创造良好的氛围与肥沃土壤,避免‘人走企息’。”赵东亮说。
2014年是江西省出版集团的“管理提升年”。围绕这一主题,中文传媒以“市值管理”为核心,出版企业以“内容管理”为核心,发行印刷企业以“营销管理”为核心,全企业以“制度管理”为核心,各个板块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管理提升。
建立市值管理机制。中文传媒制定《中文传媒市值管理实施意见》,并通过并购项目积极推动市值提升。2014年一季度,中文传媒在同类上市企业中营业收入增幅、净利润增幅、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总市值增幅均排在第一位。2014年8月21日,中文传媒总市值突破200亿元。
探索股权多元化机制。中文传媒今年对并购重组的重点企业,通过换股的方式,锁定原股东及管理层成为重组后新企业的股东。中文传媒还将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资金,吸收企业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新股东,实现股权多元化,积极探索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
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中文传媒设立2000万元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在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出版传媒学院,还组织专业人员赴海外学习培训。与英国出版科技集团、牛津大学等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出版企业、大学合作,2015年,将有一支20人的骨干编辑队伍赴英国进行20天专业培训;2014年,共组织600余人次参加并购重组业务及实战演练培训;经常组织编辑参加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的培训,使重大出版工程的学习与交流常态化,定期举办编辑沙龙,编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被激发出来,选题策划思路被打开。
建立全方位的激励约束机制。中文传媒在并购重组方案的设计中,非常注重通过对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及业绩补偿的制度化安排确保国有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
“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奖台”“让人流汗不流泪、吃苦不吃亏、受累不受气”——在第三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上,赵东亮如是表达中文传媒的企业文化。他始终认为,只有创新绩效管理体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让一流人才享受一流待遇、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才能解决优秀人才最为关注的企业能否给予自身充分施展才干的空间,能否获得职业成就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等问题。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