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主办的“文化中国:中国文化产业指数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举行,第五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编制结果,并第二次向社会发布“中国文化消费指数”编制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彭翊指出,从2010~2014年五年指数变化总体态势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平均值呈现正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速达到了1.59%。
  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优化。2014年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格局基本未变,东部沿海省份占据大部分席位,今年河北、湖南、江西挤进全国前十名。但从五年的增长率来看,连续五年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普遍增长比较快。彭翊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西部各省市进一步提高了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文化产业发展确实是快速的。另外有一个客观情况,因为东部地区经济总量,文化产业体量和基数大,增长速度不容易显现。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意愿强烈。数据显示,我国文化消费整体情况优于去年。其中,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和文化消费水平提升较大,但文化消费满意度不升反降,说明居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同时,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远高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意愿比较强烈,文化消费市场成长空间相对较大。
  调研发现,在政府提供的文化消费补贴方式偏好方面,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100~200元等一定金额的文化消费储值卡,并且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将补贴花费在图书、期刊、杂志、电影、文艺演出、旅游等文化行业;在国内外产品偏好方面,消费者更青睐于国外的电影和动漫;而国内的旅游和游戏更受消费者欢迎;最受欢迎的五大行业是电影,电视广播,图书、期刊、杂志,网络文化活动,文化旅游;消费支出最大的五大行业是旅游,图书、期刊、杂志,电影,文化娱乐活动,网络文化活动;市场成长空间最大的五大行业是艺术收藏品,文化旅游,图书、期刊、杂志,电影,文化娱乐活动。

(来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