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场一天转下来,记者从这一冷一热之中感受到了今年订货会的些许变化。
一股清风。展台,代表了形象,也是风向。与往年相比,记者观察到,今年各个展台“特装”“豪华”的少了,简约、个性设计的多了;展台内空地少了,书架多了。确实让人感觉到一股节约之风、务实之风。
一股暖流。国展门口,早8点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活动现场,不管是新书发布,还是座谈访谈,都挤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想找个空落个脚,都难。在一号馆,记者从吉林展台到安徽展台,再到上海展台,几乎都是侧身而行,确实让人苦在行中、暖在心中。
一壶“新酒”。新书多、重点书多,是本次订货会的一大特色。记者粗略问了一下,中国出版集团参展新书3000多种,重点推荐书就有350种;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带来7000种书,重点推荐书上百种;黑龙江出版集团参展书1600多种,新书就达1000多种……新年新会品“新酒”,可以说让读者大饱眼福。
一次碰撞。订货会是一个出版界、发行界相聚与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是读者与新书碰撞的舞台。“你们社今年都出了什么样的好书”“我们今年有好几个重大出版项目就要出成果了”“你们的机制今年有啥变化没有”……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记者在一问一答中似乎也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设在一号馆二层的新闻中心,记者看到,圭亚那驻华大使戴维·达比丁创作的新书《消散》让读者排起了长队。这是国内首次翻译出版圭亚那作家的作品,也是第一部外国驻华大使创作的长篇小说。这也是北京图书订货会“国际化”的一个缩影。
下午4点半,是闭馆的时间。当记者从展场出来时,还看到人头攒动,参展的人不舍得离去,依旧在看、在谈,在交流、在探讨。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