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图书市场中,少儿图书细分市场表现得格外抢眼,市场大盘继续扩大,畅销作品不断出炉。黄金时代当然诞生金牌作品。本期人物版继续邀请畅销书责编解开图书畅销密码,讲述《非常成长书》《致未来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三本书的畅销故事,以飨读者。
   畅销密码
     《致未来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信》不是生理科普类的,不是板着脸说教类的,而是一本能放在女孩枕边,走进女孩心里,去和她轻轻对话的一本书。
    2014年,斩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之年度图书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2013年,入选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荣膺中国童书榜之年度优秀童书奖……自2013年7月上市以来,《致未来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信》多次获奖,让该书作者——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拿奖拿到手软。
    “这本书上市仅一年半,我们没想到它能获这么多奖,没想到能卖7万多册。”在2015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见到这本书的责编——青岛出版社少儿出版中心编辑孙芳时,她跟《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说了两个“没想到”。这本屡获大奖的书是如何出炉的?孙芳向记者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选题瞄准市场空白
    在成长励志类图书中,《致未来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信》是一本定位精准、体裁独特的图书,可以说是专为走向青春期的女孩写的书。作者在书中写了15封信,内容涉及少女成长过程中面临和经历的诸多问题。
    青岛出版社是如何想到面向青春期少女这个群体出书的?说到这本书选题的来源,孙芳回忆说:“2012年春,我们少儿出版中心编辑们开会分析市面上的图书,觉得缺少一种适合正处于生理发育期的女孩看的心理自助类图书。这本书不是生理科普类的,不是板着脸说教类的,而是一本能放在女孩枕边,走进女孩心里,去和她轻轻对话的一本书。正好最近几年很多关于小女孩发生人身安全的案件屡见报端。于是,这本书就更有了出版的意义和价值。”
    确定了选题方向,出版社便开始找作者,“这时,我们想到了以写‘心灵成长小说’见长的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事实证明孙芳找对了人,她之所以能选准作者,正是因为平时的积淀,“因为我读过殷老师所有的作品,了解她作品的题材和风格,所以做这个选题时很自然就想到了她”。
    殷健灵欣然接受了这个选题,并且决定用书信体的方式来写作。“这是青岛出版社和殷老师合作出版的第一本书,也是殷老师第一本书信体散文集。殷老师说,选择用书信体来写,主要是受了蒋勋先生《给青年艺术家的信》的启发。”孙芳说。
    内容直抵读者心灵
    在孙芳看来,这本书之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是因为它“写的都是女孩成长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凝聚了殷老师20多年的思考”“传递的是温暖向上、热爱生活的正能量”。
    在这本书中,殷健灵自觉担当起“青春摆渡者”的责任,为走向青春期的少女化解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难题。她在书中给一个名叫“伊莲”的女孩写了15封信,主题包括“女孩的身体”“女孩的气息”“男孩和女孩”“感受母爱”“自强自立”“阅读”等。每进入一个话题,殷健灵多半从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切入,又不时做冷静的剖析。如儿童文学作家彭学军所说:“殷健灵差不多是把从前的自己当成了一个‘标本’。”
    殷健灵在谈到这本书的创作缘起时曾这样说:“在20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女孩时,曾经在一本大型儿童文学刊物上连载过一批散文,那些散文面对内心,直面成长,受到了当年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年少时,我渴望找到一个领路人,可惜没有。当我成年,开始提笔写作,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年少时渴望的那个人。”这样的写作经历,这样的人生积淀,让这本书不仅赢得了女性小读者的喜爱,也受到了不少妈妈和老师的赞赏。
    书名、插画师一换再换
    好诗不厌百回改,好的书名也是如此。孙芳告诉记者,这本书的书名一换再换。
    “一开始想的是一些笼统性题目,如《写给女孩的十五封信》《女孩,女孩》《女孩,我想对你说》,这些书名太平、太普通了。之后,我们提炼出一些带主题概念性的书名,如《爱自己——女孩成长定律》《女孩‘真’好》等,又觉得太生硬,不够亲近。”孙芳说。
    在和殷健灵沟通后,孙芳和同事们起了一些对话式的可爱洋气的书名,比如《亲爱的自己——送给所有的女孩》《暖暖季——送给所有的女孩》《最可爱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私密信》。孙芳说:“这里面,最受青睐的就是《最可爱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私密信》,可是我们觉得还不够完美。”
    直到有一天,殷健灵在QQ上给孙芳留言,说新蕾出版社一位“90后”的朋友对这本书很感兴趣,他说,写信就写信,不要写“私密信”,他建议书名改成《致未来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信》。“我们觉得这个书名大气、切题、吸引人,最后出版社就确定用这个书名。”孙芳说。
    这本书的插画师也是一换再换,“先前找人画了一些图,都不是太满意”。后来孙芳在豆瓣上搜到一些唯美、优雅的插图,似乎就是为这本书创作的,由此找到了插画师林田,她给这本书画了8张很美的插图,每幅画的主人公都像是作者笔下的“伊莲”。
   方敏:10年“长编”皆因一个“精”字
   □本报记者 刘蓓蓓
  畅销密码
   最有趣的故事,最易懂的道理,娓娓动听,深入浅出,直抵孩子心灵深处,《非常成长书》是一套让孩子“一口气读完,一辈子受益”的心灵成长读物。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很多年前就倡导并建立“长线编辑与长线作家的长效合作机制”,该社综合图书事业部主任方敏是《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前不久在江西南昌采访时,见到的其中一位“长编”。
    方敏对接的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签约作家晓玲叮当,在10年的“长编”生涯中,他编辑出版了晓玲叮当三大系列30余部作品,作品累计销售逾500万册,其中《魔法小仙子》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而近期让方敏感到惊喜的是,晓玲叮当倾心10年为孩子量身打造的励志丛书《非常成长书》上市2个月就卖出了8万册,且读者好评如潮。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畅销,那么,畅销书又是如何炼成的呢?方敏说,皆因一个“精”字。
    内容“精”
    故事像魔法般深入孩子心灵
    内容永远是图书畅销的王道。《非常成长书》目前推出2季共8册,在方敏看来,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几乎所有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最有趣的故事,最易懂的道理,深入浅出,娓娓动听,直抵孩子心灵深处。方敏说,这是一套让孩子“一口气读完,一辈子受益”的心灵成长读物。
    据方敏介绍,晓玲叮当长期担任电台少儿节目主持人,是潜心、痴迷而又适合为孩子们写作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作为孩子心灵的一位守护者,她讲的故事天马行空又切中要害,像一个个魔法深入孩子心灵深处。给孩子看的书,故事才是最有力量的。《非常成长书》里的故事生动活泼,富有童趣。书中不乏作者自身的成长故事,现身说法,娓娓道来,小读者极易产生共鸣。对比图书市场上同类作品,则大多为选编或者摘抄的内容,显得生硬而不接地气。
    果然,好书有“好报”。《非常成长书》上市短短2个月累计销售8万册,仅在天猫平台便收到数千条读者留言。有读者评价:“真心很好。比平时孩子指定买的王子类、魔法类乱七八糟的书好1万倍。关键是孩子爱读,而且,说出了很多学习道理。”类似的好评不胜枚举。
    设计“精”
    数易其稿被称“更年期大叔”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图书尤其如此,再好的内容也需要包装。方敏说,从丛书名、单册书名到封面、插图、排版、印刷、出版,各个细节他都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极致。
    有了好的书名就成功了一半,当经销商夸赞丛书中《我为自己点个赞》《我也能考一百分》《我和爸妈是好友》这些书名既时尚又接地气,抓人眼球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书名经历了编辑怎样的绞尽脑汁、反复推敲;封面更是易稿数十遍,前后更换了十几名设计者。有一天,设计人员实在忍无可忍,“恐吓”性地给方敏发来一张纸,上面画着一个缠满绷带、鼻青脸肿的头像,旁白是“我就是让设计师再改一稿方案”。方敏说,晓玲叮当对自己近乎严苛的“死硬”态度一度也表示不理解,称呼他为“更年期大叔”。方敏回答道:“谁叫我是处女座呢,处女座就是极端的完美主义者。”因为这些图书,方敏的更年期“被提前”了十几年,但他笑说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看到图书如此受欢迎,晓玲叮当也开玩笑道:“看来,要做出一本好书,还非得找处女座编辑不可,尤其是‘更年期大叔’!”
    营销“精”
    “反弹琵琶”策略速拢人气
    为了让这套书有更好的宣传营销策略,方敏也费尽了心思。
    为了让丛书很快赢得读者的信赖和认可,方敏邀请国内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教育家卢勤、老出版人海飞等为图书做推荐。在刚刚结束的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行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第八届“名家荐好书,好书给中国”活动中,曹文轩盛情推荐了《非常成长书》,他说:“孩子的成长需要这样的书,中国的孩子更需要这样的书,因为这样的书在中国并不多见。对孩子们而言,《非常成长书》是很明确、很实用的成长指南。”
    在图书营销环节,该社图书发行公司总经理徐四清创造性地制定了“反弹琵琶”的策略,即通过电商拉动地面店销售。作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天猫网销的试水产品,《非常成长书》鲜明地涵盖了网销图书的所有特征。通过和经销商认真探讨,共同推出吸引读者的宣传页面,不断组织“淘抢购”“聚划算”等促销活动。有时候,单单一次“淘抢购”便销售图书上万册,很快聚拢了人气,赢得了读者的口碑。
    方敏说,未来他还将持续性、系统性、规模化地打造《非常成长书》品牌,今年计划推出第三、四季,使之成为中小学生自我成长的首选读本。
    当前,许多出版社编辑由于经济指标压力较大,难免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作为一名“长编”,方敏最大的体会就是要甘于寂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用慢出版的心态打造精品。
    张苗苗:以打造青少年国学高端产品为目标
    □本报记者 孙海悦
  畅销密码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在产品策划时,出版社避开简单的节目还原,转而以汉字文化传播为轴线,针对不同年龄层开发出多元化产品,希望以图书为媒体,与电视媒体一起,从不同维度共同传承汉字文化。
    上市4个月,累积发行量达16万册,两次进入开卷畅销榜细分榜单前10名,进入北京市新华系统青少年课外读物类畅销榜前10名,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大众好书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让更多读者感受到了汉字的美感及其背后深广的哲思。从央视热播节目到畅销图书,接力出版社少儿读物事业部编辑、该书责任编辑张苗苗为《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讲述了其背后的故事。
    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据张苗苗介绍,由于少儿读者阅读的刚性需求,国学类少儿图书在市场上一直表现不错,接力社也于2014年决定进军这一板块。“我们经过市场调研发现,现有少儿国学图书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若借同质化产品进入,会被迅速淹没。”因此,接力社决定以高端产品进入,并以打造青少年国学板块标志性产品为目标,做了大量研究策划工作。
    很快,接力社将目光投向当时央视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该节目立足“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希望以电视为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汉字书写能力和使用规范汉字的意识。该节目自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于是,接力社主动出击,直接与该节目总导演关正文取得联系,并提出了合作意愿。
    在产品策划时,我们避开简单的节目还原,转而以汉字文化传播为轴线,针对不同年龄层开发出多元化产品,希望以图书为媒体,与电视媒体一起,从不同维度共同传承汉字文化。”张苗苗说。正是源于共同社会价值的追求,接力社最终在多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出版权。
    平衡专业性
    和普适性
     “图书既要成为文化栏目的固化载体,体现文化栏目的精髓、精华,又要强调趣味性、可读性。”张苗苗介绍说,在这套书的编排上,接力社与北京实力电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多次反复商量、研究、策划,达成了共识——突出图书的趣味性。在图书编排的5个知识板块中,“释义”板块简洁、生动,让读者易懂易记;“辨析”板块以凝练的语言探寻易读错、易用错、易写错的原因,帮助读者远离读写错误;“字里字外”板块介绍趣事趣闻,既让读者感到有趣,又能让读者得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此外,书中还附有备考词,为读者提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现场体验感。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题库的字词量非常丰富,但限于图书容量,无法全部入选。对此,接力社在选词方面确定了标准:第一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题库中的字词;第二是那些常用却极易写错、极易读错、极易用错的字词;第三是那些能够体现汉字会意、象形、指事、形声等造字法特征的字词;第四是虽生僻但能体现中国汉字文化、具有传承意义,但濒临失传的字词;第五是按照中国青少年应知应会的标准,应该掌握的字词。
    “我们希望这套书能够提高青少年汉字读写能力,在传承汉字文化方面起到接力作用。”张苗苗介绍,接力社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佩琦、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等担当顾问,邀请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普通话和语言教研室主任张一清,古汉字、古汉语研究专家张素凤等担任审稿专家,从专业角度进行把关,力保图书在专业性和普适性上达到较为完美的平衡。
    差错率力争做到零
    读者很难想象,为了追求最完美的呈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的封面设计了20多稿,打了20多份工艺样,内文校对了4次。据张苗苗介绍,即便是在下印厂时,精益求精的社领导也指派了一位校对跟随编辑、印制人员一同前往印厂,为这套书做最后把关。在图书一版一次上市之后,社领导安排校对对这套书进行了第五次校对。虽然这套书低于国家规定的差错率,但接力社编辑们觉得“差错率要做到零”。
    正如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所言:“汉字很小,只是横撇竖捺方块字;汉字很大,连通中华五千年。”在张苗苗看来,出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是在做汉字文化的伟大事业,是一份功德”。
    针对该书特点,接力社的营销计划是不断更新的。除了签约仪式、新书发布会、版权输出等常规动作以外,出版社的营销力求在不同阶段做出宣传引爆点。2014年8月,以“汉字如海,你有几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的趣味汉字世界》阅读体验大赛”为主题,接力社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分为7个小组,在20多个城市进行了30多场体验活动,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赛场搬到全国各地的书店、学校、社区、图书馆中,让观众能切身体验汉字的魅力和活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