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奖评比泛滥,与如今消费主义的话语环境有关,但商业利益对文学评奖的侵蚀,却反映了部分作家迎合的心态、部分部门操纵的印痕。泛滥的文学评奖不仅不能造就文学繁荣,反而会诱导某些作家创作动机变质。
文学奖和文学一样,要一起经历时间的检验。文学的个人性与深邃性是与生俱来的,它不是热热闹闹的比赛,而需要在深沉的阅读中去领悟,需要在时间里浸泡。
的确,世界上设立的文学大奖不少,那些文学大奖的获得者,他们文学写作的初衷和本意绝非是为了获得文学奖,而且一些获得了文学大奖的作家在意识当中,对用文学奖来衡量文学价值是充满怀疑的,这就更不用说有些作家为了文学的平等自由和灵魂的自由精神而拒绝、放弃某些文学大奖的情况了。文学写作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人对于自身“存在”处境的自觉,以及他出于这种自觉而进行的反思和表达,人的这种自觉程度越高,反思的能力越强,表达的冲动越大,文学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就越大。在这个灵魂探索的过程里,思想的内涵和美学的品位则逐渐萌芽、摸索、发展成型。所以,只有真挚的精神流露才能产生真正伟大的作品。如果文学受到利益和欲望的制约,甚至以评奖刺激,那么就会限定文学写作的目的,扼杀作家自由的创作精神,也就很难从中产生真正的文学。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