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似乎在一夜之间,“互联网+”一词成为社会热点,许多人都在谈论这一定义。但对于“互联网+”的准确定位,不少读者曾表示疑虑。近来,随着“互联网+”话题日渐火热,相应的“互联网+”主题图书目前也正搭上政策及舆论的“顺风车”强势涌现。在未来2~3年内很有可能会出现电子商务类及网络板块图书“井喷式”的发展态势。
  政策利好下的“互联网+出版”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聚焦出版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传统出版单位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建设若干家具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出版传媒集团。
  近日,由人民出版社邀请阿里研究院撰写的《互联网+ 未来空间无限》面市。作为国内一部“互联网+”学习读本,该书的出版即是“互联网+出版”的实操范例,获宋健、王蒙、李君如等大家的联合推荐。人民社经济与管理编辑部副主任郑海燕告诉记者,该书除了配有丰富的图文之外,还有大量案例和直观的视频、音频,读者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大大丰富阅读体验。据了解,该书也是人民社首次委托民营智库机构撰写此类读本,首印1万册,目前已准备加印。据财政部文资办主任王家新介绍,国家相关财政政策目前已安排落实,“比如在2015年专项资金申报通知中,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并明确了具体支持内容。”他透露,下一步财政部还将出台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等一系列政策,政策尤其着重贷款贴息等方面。
  目前出版行业的“互联网+”现象并非独立存在,中筹网金创始人兼CEO叶伟杰认为,“互联网+”不是简简单单的“+互联网”,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的结合,是对整个传统行业的颠覆和改造。从网络游戏、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从众筹到大生态。例如,房地产是受互联网影响较小的行业,但线上模式会成为一个新趋势,颠覆传统行业的趋势。因此,除了该书,目前市面上“互联网+”主题图书出版呈现井喷之势。仅电子工业出版社一家社,近三年来就组织策划了多种“互联网+X”(“互联网+”书系)系列畅销图书。截至今年4月底,已经推出了“互联网金融”系列、《互联网黑洞》、《互联网哲学》、《再见!朝九晚五:互联网+时代草根创业完全手册》及《谷底的阳光:互联网时代顾客体验场景》等图书。此外,据电子工业社社科人文分社事业部主任刘声峰透露,《互联网战争》、《互联网社会》等图书也将于近期出版,未来电子工业社依托现有出版领域优势,还将继续重点打造“互联网+”书系。
  “大环境利好”于出版而言,看似“果”,但应该视为“因”。编辑应该始终致力于站在时代的前端,挖掘前沿选题,不跟风、不攀比,以研究产业及行业的态度来进行图书的选题策划。据了解,时下火热“互联网+”主题图书出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已在两年前就开始关注和挖掘,他们今后还将会在“老龄社会”、“众创”等领域进行重点关注。
  此外,目前纸质图书出版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如新书品种多、精品书少;畅销书“多”、靠优质内容制胜的少;汇编的多、原创的少等等。上述这些现象也势必会在“互联网+”主题图书市场里展现无遗。因此,对于“互联网+”主题图书热,我们应该保持理性。
  热门出版需准确定位
  图书市场的增量,是在激发读者需求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互联网+”主题图书的出版更多的是实用性(显现性)需求,是有着比较明确的功利性阅读目的,这点类似于各种考试读物、保健养生类读物、旅游类读物等,目前市面上的许多“互联网+”图书品种正在着重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数据引爆点》讨论传统行业融入“互联网+”计划要实现怎样的突破与转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跨界与融合》关注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联网转型。《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逐一深入探讨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互联网哲学:互联网+时代的人类智慧》的作者给互联网带来了对宇宙、生命、社会的重新思考。《再见!朝九晚五:互联网+时代草根创业完全手册》是关于创业心理、创业精神及创业机会的随笔,颇适合青年创业者抚慰心灵、补充能量……
  如今社会已经和正在进入体验经济的消费时代,体验性的消费品,在社会消费品总额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如节假日出现的旅游热,就是一种体验性消费。图书消费也是如此,体验性的阅读需求出现了与日俱增的趋势,与实用性消费需求相比,体验性消费需求能产生出巨大的带有爆发性的购买力,以此有效地拉动图书市场发展。
  目前市场上的许多畅销品种,都是通过有效的宣传造势吸引了社会的注意力,激发、激活了读者内在的体验性需求,在图书与市场形成的良性互动中制造出新的市场热点。刘声峰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赶上“互联网+”风口,加上该社持续进行的包括定期组织读书沙龙、举行专题论坛、名家推荐、自媒体营销等有效的营销方式,上述“互联网+”主题图书大多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例如《互联网金融》一书,一年内已累计重印12次。

(来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