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最基本的,微信公众号仅仅是社群运营的冰山一角,最后的盈利点在什么地方?盈利模式是怎样的?眼下,这些公号背后公司的营收状况如何?眼下基于微信等新自媒体,童书品牌的打造,是否有了更强的可控性以及更精准的营销通道?哪些在传统童书出版链条中无法做到的,现在和将来可以办到?由用户和粉丝构建成新的社群商业模式,会创造出怎样的新业态?
  模式1  大V店+商学院
  余春林是社群圈的传奇人物之一。2013年3月9日,做过媒体人,在新教育研究中心做过项目的他在儿子出生3个月后,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经典绘本”,做自媒体。那时候微信公众账号刚开始火,还处在红利期,进入的人并不多,发展粉丝相对现在比较容易,因此粉丝增长很快。2013年9月,公众号“经典绘本”,粉丝积累到一两万。为了测试微信的盈利前景,余春林做了三个测试,其中之一是招收会员。每人每年200元。只开放两次,第一次有60人左右参加,第二次就达到150人左右。会员制成为余春林此后创业项目大V店的一个盈利模式,至今还存在。2013年11月底。很多妈妈在微信上对余春林说:“哈爸,你既然推荐绘本图书,你也卖嘛!”此后,他顺势开始卖绘本童书。
  “经典绘本”最初的销售流程是这样的:哈爸余春林在“经典绘本”平台上推广绘本,需要的妈妈们在微信公众账号里留言,包括收件人姓名、地址、电话信息等。每天,余春林把这些订单整理成一个Excell表格,发给出版社,并把钱打给出版社。出版社按提供的订单发快递。妈妈们收到书后,再给余的支付宝上打钱。团购价格比一般网商价格低。余春林大约能拿到10%的收益。“我打的是团购这个概念。开始时每个品种的绘本大约可以卖到200~300套,有时上千套。”2014年1月底,余春林在“经典绘本”上推出30多本英语儿童绘本。他和妈妈们约定,收到书后,如果是质量问题,无条件调换;如果拿到书,发现其实并不喜欢,可以退回来,并退钱给他们。实际上,退书的妈妈几乎没有。从那时开始,“经典绘本”微信号每天的销售额都在1万元以上。如果按10%的利润来算,收入差不多有1000元。2014年1月底,“哈爸微店”开张。2014年2月24日,“哈爸微店”的销售达到高峰:日进3万余元。这时距离余春林开通微店还不到一个月。
  北京果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是余春林事业的一个新高峰。公司于2014年10月,成立之初即获得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和资深投行家盛希泰创办的“洪泰基金”的天使投资。大V店是公司基础性项目也是最有名的项目。余春林向记者透露,在做微信公众号“经典绘本”的过程中与很多妈妈交流,比较真切地感受到她们的需求。大V店是针对妈妈人群的移动社交电商平台,妈妈可以在平台上开店,销售平台上包括绘本童书在内的童品,库存、发货、物流、售后等都有平台解决,妈妈店主获得销售佣金。除了大V店,妈妈商学院也是重要业务板块。眼下,妈妈商学院主要做线上和线下的妈妈课堂、培训和活动。未来公司还计划做亲子游、线下体验馆等。
  模式2  课程研发+研习营+海外游学
  北京绘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今年2月正式成立,目前公司仅3名员工,一位负责主持课程设计与研发,一位负责绘本大家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而段达文本人则负责经营和市场。
  公司的业务板块主要包括三块:绘本阅读创意表达课程研发,两岸专家绘本阅读研习营的举办,和绘本艺术海外游学的组织。目前已经分别在苏州、郑州和北京举办了三场研习营,每次招募的付费学员在60到80人不等,每场销售收入在12万元到14万元不等,毛利率在30%左右。眼下,公司还正在进行暑期台湾绘本游学的组织工作,在两项经营业务开展的同时,还在紧锣密鼓进行绘本创意表达课程的研发。据了解,公司未来将以课程授权和特许经营的形式,为绘本馆、独立的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绘本阅读相关课程体系与教师培训体系,让绘本馆从社区图书馆模式变身为社区里的教育培训机构,并与其共同成长,在针对幼儿的在线教育市场成熟后,将经过多年教学验证的课程转化为在线教育产品,实现转型突破。
  公司的盈利点很明确:包括培训收入、课程授权收入,简单说是通过向绘本馆、幼儿园、独立培训机构输出绘本阅读教育专业的课程和系统的师资培训,让他们从绘本阅读教育这个角度切入幼儿兴趣班培训市场,实现营收,通过持续的课程迭代更新优化和多品类课程的增加,伴随着他们的收入增长而持续增长。眼下每个月一次的研习营培训活动毛利仅能维持当月公司人力成本的开销,算是保持住收支平衡,课程的研发进展情况并没有最初想象的那么乐观,现在已经pass掉第一版原型设计,正在重新整编策划第二版原型设计。
  同样,从出版机构离职自己创业的“80后”妈妈喻涛最大的梦想是教孩子学英语,她的微信公众号“樱桃老师”开通一年多,粉丝近万。QQ群上也聚集了几千对孩子学习英语很感兴趣的家长。由于定位为少儿英语学习,用她的话说,聚合的人群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家长,对孩子从小的英语学习比较关注,幅面不会太大。她目前的运营模式是微信公众号运营+网课(目前主要是自然拼读网课)+国外游学。在英语原创微信内容的制作和网课运营上,依托华裔英国小学老师樱桃做支持。她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妈妈,做这个社群最大的希望是:能借助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打造自己孩子成长的微环境。去年10月份开办的“自然拼读”网课第一批学员100多人已经现款支付,第二批学员招募完毕,招生人数也近100人。据喻涛透露,今年暑期,国外游学项目正式启动,首次与英国西南部最大的城市布里斯托的AISS国际暑期中心合作,提供为期两周的游学,收费2000磅(不含机票)。“首批8人团已经报名完毕”。美国的游学会放在明年做。由于是初次尝试国外游学项目,喻涛表示,会更注重出行的服务质量,收费也不算太高,为今后的口碑传播打点基础。
  模式3  微信+原创童书独立出版+市集+读书会
  “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 订阅号2013年7月开始运营,目前订阅者超12万。微信公众号是三川玲分享自己关于阅读和教育文章的平台,开始是和写博客微博一样抒发个人情怀观点,后来大受欢迎。现在扮演的角色更偏向儿童教育传媒。“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内容发布一周两次到三次,文章全部是原创,偏深度,大部分由三川自己撰写,三分之一由网友自发完成。沟通公立教育和民间教育思潮的文章、反映“80后”高素质家长想法、信念和选择的文章,是其首选。此外,在2014年4月开设了微店“童书妈妈市集”,以新出版的童书为主,兼及父母用书。奇特的是,他们的举动也在改变童书出版销售的一些现状。通常进入童书妈妈市集的图书都能获得三个月1000册以上的销量,最高的可以在一个月上万套销量。一部分图书是同期三大电商销量的总和。这些图书售价往往高于其他渠道,三川表示,“尽可能保持原价售卖。”除了“把一本书卖出该有的样子”,他们还在尝试“把一本书做出该有的样子”。今年,三川与读库合作独立策划《孩子你是怎样出生的》,陆续还有引进和原创绘本的出品。已经有出版社把“入选童书妈妈市集”作为腰封文字打在图书封面上。
  童书妈妈市集是人气很高的项目。三川表示,从供应商提供给她的货品,到入选的比例大约是100:1,百里挑一。同时,她和先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选品,并为重点图书撰写书评。书评的特色是结合儿童教育的现状、现代家庭的生活方式,很受读者欢迎。
  于此同时,三川玲在社群中还会为小读者举办“智力活动参与明显”等童书妈妈读书会。这些读书会规模约为20个家庭,可以复制到任意绘本馆、社区、学校。一场示范读书会,有近百个城市申请智囊支持,并在所在地自行举办,覆盖儿童近5000名。
  模式4  童书+童品+泛娱乐业
  成立于2014年的童立方问世初就得到多方关注,它的投资人是知名出版人杨文轩。公司总经理刘红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童立方不是一个单纯的童书出版机构,而是着眼于儿童内容产品的研发,童书出版策划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品类。未来IP是运营重点,将童书与消费品和其他泛娱乐业结合。因此他们一开始就注重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运营。社群营销方面目前有一个半人,放在营销中心下面,主要是微信公众号和其他自媒体的运营。
  目前童立方有三个微信公众号,主账号“童立方”,粉丝5万多,内容以亲子教养类为主;辅助账号“童立方绘本馆”主要是服务线上网店和线下亲子空间会员,以活动、促销等主要内容;另外旗下自己独立品牌也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譬如“森林鱼”“小行星”等;内容以前主要是选摘内容,也策划一些原创内容。所发表的文章较为独特,为父母所不知道,或者有许多疑惑的话题。推荐的童书主要是绘本,比较贴近目前的粉丝群。
  童立方有自己的微店,并开通了分销功能,阅读推广人、阅读妈妈可以成为童立方的“微客”,不用上传产品,不用配货就可以推销,产生订单获得佣金。“猜猜我是谁?”系列、“小猪小象”系列等通过这种方式,单品销量超过1000套。
  刘红觉得,微店销售和传统电商不同,童立方更多是理念的传达,理念讲通了,家长们对价格并不敏感,因此,公司每本书的营销都有专题文章,主打内容营销。童立方社群运营目前主要服务自己的产品和渠道,作为公司整体营销的一个部分。“未来也许会考虑独立运营,譬如基于微信的二次开发,甚至考虑开发独立APP,真正将自媒体和自渠道打通。”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