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年初以来,各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举办年度工作会议,发布工作要点和工作计划。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于各项具体工作中,同时结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对于今年提出的4点调整建议,各省市的工作要点主要集中在: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精品创作、深化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版与科技融合、依法行政管理等。其中的四大亮点尤为引人关注。
  亮点一:探索股权激励和特殊管理股制度
  自从中央2014年2月发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来,各省从2014年下半年陆续发布适合本省发展实际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在新闻出版业目前的发展阶段,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一是培育和丰富合格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二是提高市场主体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前者主要是通过鼓励出版单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上市、探索股权激励和特殊管理股制度等。后者包括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地等。其中股权激励和特殊管理股制度是出版界多年的翘首期盼,虽然有多省市提出了类似的目标,但是否会在年内实现仍有待观察。
  北京市提出“精心培育出版产业品牌企业,继续实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增资改造,率先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打造以园区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覆盖全产业链、跨所有制、跨地区的综合性联合出版集团”。内蒙古提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用好产业政策,稳妥开展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随着IPO的开闸,不少地方出版集团也将上市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亮点二:以专项资金引导精品创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也提出“着力强化内容生产的引导、支持与管理,用更多的精品力作占领市场”作为今年工作调整的4大方面之一。
  加强主题出版,搭建精品图书的评价、宣传及推广平台,加大对优秀出版物的扶持力度是要点。如福建提出“加大优秀重点出版项目专项资金扶持力度。今年将进一步完善畅销书和精品图书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发挥导向效应。”河北提出要“设立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人才奖励资金,重点奖励对推进品牌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亮点三:地方阅读立法步伐加快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2月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形成“四个全面”的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要求。各省局也根据相关精神落实依法治国的法治要求。首当其冲的是全民阅读立法,目前已有湖北、辽宁与江苏三省立法,还有多省市在筹备当中。如宁夏明确提出“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阅读促进办法》等地方立法”。内蒙古表示“加快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全民阅读实施办法》”。福建提出“要积极推动《福建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地方立法工作”。
  另一方面是完善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如福建提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加大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不仅仅是取消和下放就可以,如何解决下放后相关事项的衔接与配合,还需要后续工作的完善。上海市提出“做好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的后续服务工作,加强下放审批事项的上下衔接和协调配合,跟进事后监管;完善行政审批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协调解决行政审批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
  亮点四: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和长效机制
  自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来,各省将其作为新闻出版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出版领域,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农家书屋的数字化与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主要任务。如广西提出“建设200个示范(数字)农家书屋”。广东提出“完成2035家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出版物工作,建成数字农家书屋3317家”。江苏将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联动,推动服务升级,今年目标是基本实现3000个农家书屋纳入县级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现资源共享、通借通还,今年3月,已有部分试点投入运行。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