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读书月期间,大连出版社“保卫想象力·百家千校”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拟邀请百位作家,走进千所学校,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指导,在校园中掀起读书热潮,以此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儿童文学作家教写作
“保卫想象力·百家千校”系列活动期间,大连出版社通过组织儿童文学作家进校园活动,为少年儿童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写作课。
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实验小学、育新小学等6所小学里,儿童文学作家、儿童阅读推广人葛欣与孩子们面对面进行交流,向孩子们传授阅读和写作技巧。
讲座中,葛欣老师首先剖析了为什么很多同学不喜欢写作文这一现象,比如“缺少高质量阅读积累”“缺少生活体验”“缺少寓教于乐的写作技巧指导”“缺少快乐的写作收获”等,同学们一个个对号入座,发现了自己写作中的问题。葛欣通过幽默的语言和易懂的方法,引导同学们从简单的写作要素开始,挑选素材、挖掘细节、感受生活,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惊喜地发现原来写作也可以变得这么“好玩儿”。同时,通过一个个阅读和写作的小练习,葛欣教导孩子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在学和玩的互动中,提高想象力、感受力、思维与表达能力。最后,葛欣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优秀作文装订成小册子,制作成属于自己的作品集,鼓励孩子们多投稿,积累快乐的写作经验,从而爱上写作、爱上学习。
本省文学作家办讲座
自5月中旬以来,大连出版社先后邀请大连本省文学作家走进多所高校,与大学生读者深度交流,多层面、多角度为大学生解读文学、社会、人生等话题。
讲座中,作家邓刚与大学生们交流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如何坚持写作。他说,写文章要直抒胸臆,也要深思熟虑;要诙谐幽默,更要一针见血。邓刚介绍自己写作的座右铭是冷眼看世界,热心写文章。冷眼就是冷静,热心乃是激情,没有冷静不会有深邃的观察,没有激情不会有文字的精彩。同时,他也倡导大学生多读书、勤思考。邓刚告诉大学生们,读一本好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智慧增长的过程、人生丰富的过程、心灵洗礼的过程、思想升华的过程,大学生尤其需要在大量的精读中构建知识框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素素与大连民族大学的学生们分享了自己散文写作的经历和经验,她首先剖析了自己的写作之路,从最早写乡村,写熟悉的知识女性,到后来开始挖掘、研究她不了解的领域——写东北文化,写大连地方史。她说,作为大连作家,她有责任从作家的视角将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往事呈现给更多人。而对于阅读,她认为:“阅读是你们一辈子的作业,你的阅读半径、生活半径,决定了你的视野半径以及精神高度。不读书,你的思维行囊是空的,脚下的路也走不远、踩不实。”
宁明既是一名作家、诗人,又是一名“飞行者”。作为曾经的空军大校、特级飞行员,他在飞行之余,创作了一部飞行札记。讲座中,他向辽宁师范大学的学生们讲述了他在部队驾驶战斗机翱翔于蓝天时鲜为人知的惊险故事。他说,每一次飞行,都会有新的感动,万米高空俯视地面,一切都那样渺小;这个神秘的飞行生活充斥着巡航蓝天的飞行之爱,遨游天际的飞行之美,也有同事英勇献身的飞行之痛,而他更希望用文字传递那份有别常人的情感和人生思考。
通过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讲座,开启保卫孩子们想象力的大门,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大连站活动仅仅是大连出版社“保卫想象力·百家千校”系列活动的一小部分。接下来的时间里,大连出版社还将陆续在全国各地组织作家走进千所学校,与学生们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们创造想象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享受阅读的快乐。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