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底,成都方所正式开业;5月,成都言几又开业……半年内,两家国内知名独立书店接连进驻成都,一时间吸引众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他们好奇的是,为何方所、言几又会选择成都?这样一个以茶馆、火锅知名的西南城市,真对书店有那么强的吸引力?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采访了成都多家书店,并请一些成都读者谈谈他们对成都书店的看法,由此来分析书店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书店和城市又怎么在这个快速更迭的时代协同发展?
  购书天堂依旧在独立书店扎堆来
  多,是成都书店给人的第一印象,具体来看,则是大型书城和独立书店俱生俱荣。
  在大众点评网发布的“省会城市吃喝玩乐指数”中,成都拥有全国最多的9264家茶馆和2344家KTV。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成都同样拥有全国最多的1129家书店。
  姑且不管这个数字是否存在水分,但从空中俯瞰成都,大大小小的书店不计其数,沿着环线和主干道繁密分布。
  这里面,既有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大型书城,如位于青羊区文翁路的成都购书中心、锦江区东大街的西南书城、锦江区总府路的总府书城等。新华文轩零售连锁事业部四川公司副总经理严强表示,他们在大成都地区(包括了周边的都江堰等地区)有23家传统书店,其中5家是大型购书中心。这些书店大都有着较长历史,陪伴很多读者成长。它们如今依然坚挺,为成都保留一份历史和书香。严强透露,这些书店如今发展态势还不错,有着较为稳定的增长率。
  姚熙是位90后读者,她并不常去这类大型购书中心,因为觉得环境较为喧嚣。她更常去的是西西弗书店,在里面约朋友或看会儿书。她同样去过成都方所,但坦承里面的空气并不是很好(成都方所位于地下一层)。
  有独特个性的独立书店更受到姚熙这类年轻读者的青睐。在这代人眼中,这些独立书店类似于乌托邦般的存在。在成都,这样的独立书店有很多,如“轩客会·格调书店”连锁书店,其是新华文轩专门打造的集图书、水吧、文化创意产品、文化增值服务为一体的都市文化会客厅。今年世界阅读日,“轩客会·格调书店”镋钯街店开始24小时营业。如今,三个月过去,这家通宵营业的书店人流量依然可观,销售亦颇令人满意。
  成都方所、成都言几又、西西弗书店、今日阅读书店堪称成都市内最具代表性的几个独立书店品牌,除了它们,位于武侯区人民南路的老书虫书吧、成华区建设南路的无聊音乐书吧、位于宽窄巷子等地的“散花书院”连锁书店、位于蓝顶艺术区的一庐艺术书店等都是成都独立书店的代表。
  姚熙实地亲身体验过多家成都独立书店。她的感受是,一些独立书店确实让她改变了对传统书店的看法。在里面,她可静静感知人和书的邂逅,人与人的相遇。
  商业综合体热涌独立书店受热捧
  生活的成都人,方所希望将自身的生活美学的理念融入成都。
  这让姚熙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独立书店。她形容感觉像是不一样的空气扑面而来,两家独立书店提供的文化生态、文化空间让她喜欢不已,已经不能用简单的书店来定义它们。在成都言几又里,集合了创意书店、咖啡、创意市集、主题餐厅和艺术廊五大模块,同时兼顾活动空间、产品空间、公共空间三大空间。由此,成都言几又希望能让成都读者放慢节奏,轻松体验书店呈现给他们的创新生活概念,从阅读到咖啡、从美味到艺术、从思想到味觉,多方位感受文化创意生活。
  成都言几又开业至今还不到两个月,如今已迅速成为成都极具话题和影响力的城市新青年空间。围绕文化、生活等主题,成都言几又举办了超过20场各种类型的主题活动,顾客的参与程度热情之高让言几又CEO但捷颇为感慨。
  但捷同时还是今日阅读书店的CEO。这个他创立于2006年的独立书店品牌,经过9年发展,如今已从最初的1.0社区书店发展到目前的2.0商场综合店。谈到成都言几又的开业,但捷坦言,这让他实现了今日阅读书店的2.0版本,其是一个更多元、更具可能性,走的是用“互联网思维”经营传统行业的发展道路。
  成都是很吸引人、很宜居的地方,有真正的居住魅力。对于扎根成都,成都言几又和成都方所有很高的期待。但捷说,成都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一个有阅读习惯的城市,有着良好的读者基础。在他眼中,成都人休闲,懂得生活,也愿意去尝试体验更多可能的生活方式,而实体书店的多元经营和图书串联的文化业态,则提供了这种可能。
  方所试图给成都这座城市构建起它的文化体系。方所创始人毛继鸿看重成都这座城市出了很多诗人、作家、艺术家及传奇人物。成都的艺文环境让他印象深刻,成都的艺术家、画廊都很蓬勃,音乐、诗歌和艺术也相当活跃。通过最大程度贴近热爱在独立书店眼中,成都是很吸引人、很宜居的地方,有真正的居住魅力,这正是它们所看重的。
  成都市民爱尝鲜独立书店任君选
  成都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这印证了成都市民的消费能力,而热衷线下购物的他们,当然不介意到实体书店消费。
  成都方所、成都言几又以书店为根基,以创新为根本,用主题活动来传达青年文化理念,旨在分享文化创意理念,传达生活可能,是崭新的城市创新文化生活一体店。
  从商业和经济角度来看,成都的城市经济支撑力、居民消费力、消费特征很适合实体书店发展。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2014年,成都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超过190个国际零售品牌首次进入成都;奢侈品门店数量在全国排名第四;在联合利华2014年的城市评估分级报告中,成都也成为西部城市中地理位置最中心且消费力最强的城市;更为重要的是,成都63%的消费者每月网购不会超过两次。
  这表明,成都不仅有极其强烈的消费潜力,同时成都市民更加喜欢线下购物。这样的消费特点让成都涌现出众多大大小小的商业综合体,而成都方所、成都言几又正是趁着商业综合体“东风”而来。
  严强认可独立书店与商业综合体的结合。在他看来,成都方所、成都言几又有独特的经营内核,外在体现为舍得投入资金装修,大力做文化和商业的结合,这么做的结果是颠覆了很多人心中对传统书店的印象。在未来,他认为这种结合将愈来愈多,这也对新华文轩接下来的门店发展有所启发。
  确实,商业综合体的蓬勃发展,对有个性独立书店的需求愈发强烈。仅沿成都市人民南路一路向南,通过天府大道南延线,从仁恒置地广场、来福士广场,到成都银泰中心、大魔方、环球中心,再到棕榈泉国际中心、东方希望中心、希顿国际广场、明宇ISC国际青年交流中心,诸多商业综合体林立其间。在这里,那些能提供优质体验和服务的独立书店,更受商业综合体欢迎,机会更大。这,恰是一个相互成全的过程。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