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5月,在第十一届文博会深圳书城宝安城分会场启动仪式上,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尹昌龙先生总结说,深圳书城从罗湖城到南山城、中心城,再到深圳书城宝安城,模式历经综合性大卖场、文化Mall、体验式书城、创意书城的蜕变。创意书城,堪称书城业态的4.0版本。
  4.0书城:文化创意是关键
  1996年,深圳书城罗湖城首次以“书城”命名开业,开启了行业大书城发展的新时代。近20年来,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积极适应市场环境、新媒体和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不断进行业态创新和经营模式探索,对“深圳书城”这一全国最早的大书城品牌进行持续改造提升,打造了引领全国书业历次转型升级的“深圳书城模式”。
  四个版本的深圳书城,“进化”轨迹分别是:综合性大卖场、文化Mall、体验式书城、创意书城
  自深圳书城开启了行业大书城的发展时代开始,共经历了四个版本。从1.0到4.0,其核心在于不同业态的升级组合。
  1.0版本的罗湖书城,引入现代超市概念,规模大,开放式销售;
  2.0版本的南山书城,引入了文化生活的概念,在图书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产品和餐饮项目;
  3.0版本的深圳书城中心城,核心概念是体验,是一个温暖的有生活气息的场所;
  4.0版本的深圳书城宝安城,核心是文化创意,集书店、影院、艺廊、创意空间、文化活动等模块于一体。
  4.0版本的宝安书城,我们叫它创意书城,完整版叫文化创意书城。在创意书城里面,我们特别强调创客空间。宝安书城重点引进了创客和创业。一方面以服务为代表,我们把深圳、香港、台北的创意产品和创意设计师汇集到深圳来,建设深、港、台创意设计栏,以设计师来带动创意产品的销售,并邀请一批香港、台北的创意设计大师在这里开店和搞讲座。另一方面我们设立了创客大讲堂、创客集市、创客工作坊等,逐步将传统的文具经销转向文化创意产品的运营。而且,整个项目也获得了国家文化产业基金的资助。
  另外,我们为创意者提供孵化发展空间。这里是打工阶层云集的地区,几百万打工者聚集在宝安。所以我们把打工者作为独立的服务群体,开设打工文学中心,还有专门为打工文学爱好者设立的打工文化大课堂。而且我们学习借鉴莎士比亚书店的做法,有文学才华的打工者可以到我们这儿当店员,我们给他解决吃和住的问题,鼓励他写作。很多打工作家有着深厚的草根生活的经验,作品很接地气。我们会选择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联系出版社进行出版,要把打工作家真正地培养成长起来。我们为他们提供成长、孵化的空间,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文学创客,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4.0书城在创意空间里面更注重线上线下的结合,包括智能购书,用公交IC卡买书等等。我们争取将书城融入到深圳发展当中,做到互联互通,将线上线下真正地融合起来。这是新一代书城与老一代书城最大的区别所在。
  在书城空间设计上,我们借鉴了法国奥赛美术馆。大家都知道在巴黎拆一座建筑比建一座建筑要难十倍甚至100倍。奥赛美术馆的原址是老式的火车站,长期闲置没人使用,但是如果拆除则是万万不可。最后政府请一个意大利的设计师把它改造成一个现代艺术的博物馆,非常漂亮,内在空间设计非常好。
  它设计的基本理念是空间和空间之间可以互相对话,而传统的书城结构是以层为基础,层和层之间没有关系。我们在宝安书城空间设计时,便希望空间和空间可以互相对话、交流。所以我们不惜牺牲一些商业面积,让每个层之间可以互相对话。像过去中国的山水画,在岸这头和岸那头、山上和江边都可以看得见,产生一个互相守望的效果,而且每个空间都具有生命力。所以我们加入一些新的理念来推动这个大空间的设计,这些也是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积极的探索。
  书城重心在于体验业态创新是未来
  未来书城的发展探索,我们将会集中到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书城要成为内容的贩卖者和阅读的指引者。我们在书籍选择这块严格把关,邀请国内一流阅读的专家、媒体图书馆的专家、出版社的合作专家等来共同选书。设置“三金”工程,金牌店长、金牌买家、金牌导购员,来提升卖场整体销售气质。因为图书卖场的营业员基本上平均学历是高中和中专,而书又是最有文化内涵的,所以我们有一句口号是“让卖书的人成为懂书的人”,这是我们推动书城发展的一个重要梦想。
  第二,做空间的生产者和体验的创造者。书城作为一个文化空间,一定要具备自身的独特魅力。体验是我们和电商竞争的最后法宝,4.0书城所提供的阅读与生活体验,是网上书城永远提供不了的。像深圳这样一个移民城市,交流是进入社会主流的命脉。如果我们的公共空间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交流功能,这个功能就是有生命力的,比如我们以书结缘的相亲活动。同样是爱书的人,成功几率会大大提高。
  第三,做平台的打造者和文化服务的提供者。从书店到现在的大书城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之前书店只是卖书的地方,而现在的书城则是大平台。平台的功能是复合型的,不仅能卖书、听讲座、看电影、喝咖啡,甚至可以做文化的DIY。所以书城要做的是平台而不仅仅是卖场,要打造一个让更多的元素在书城里面有效组合的成功平台。另外我们要做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未来将做到定制服务、个性服务。一个书城如果能够为每一个人提供最贴心的服务,那么这个书城一定是最有吸引力的。
  最后,文化活动是书城发展的重要特点,中心书城一年文化活动达到780场,我们希望宝安书城每年活动也在700-800场,让活动远远超越传统的文化馆、文化站,让一个图书的大卖场同时变成文化活动的大舞台。
  同时我们强调书城的业态组合是生命线。曾经有人认为深圳书城就是一个杂货铺,“谁有钱就租给谁”。但是我们认为,书城既然是一个文化场所,应该是各种元素有效组合,而不是谁有钱,我们租给谁。我相信业态的创新是书城的关键。未来5.0版哪怕到10.0版,最关键还是在于业态创新组合。
(来源 :出版商务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