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良性IP生态环境
从《步步惊心》、《甄嬛传》、《裸婚时代》开始,一大批改编作品使IP市场陡然升温。2012年末2013年初,改编数量飞涨,2014年《古剑奇谭》、《风中奇缘》、《匆匆那年》火爆荧屏,2015年整个行业几乎言必称IP。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于,IP热潮的背后有哪些深刻的原因?它的爆发的时间点又缘何在近期?
阅文集团副总裁罗立在接受采访时提到,IP的衍生开发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只是以前它比较单线和扁平。十年前的网络文学作品,多数走到纸书出版这一步就走到了头。但是,近两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推动,IP开发逐步深化、外延。“它的背后是传播的通畅和用户需求的膨胀。我们常说的‘粉丝经济’是IP衍生的内核。一个IP,最初可能是以网络文学或影视剧等形式,它被大量用户熟悉和喜爱起来以后,‘粉丝经济’出现了。在用户的需求和热情下,这个IP以不同的产品形态、呈现方式进行价值的再度开发、多重开发,以继续满足用户。”可以说IP的价值链,是由一个内核引爆的连锁反应,在整个文化产业链条上实现了多点开花。
面对这样的机会和其背后所隐藏的经济利益,对出版业和作家、作者群体也会从侧面起到刺激作用,促使更多的人进行思考和创作,也督促出版社不断创新、不断挖掘有潜力的文学新人。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天天出版社社长刘国辉举例说,正在各大院线上映的《道士下山》,这部作品在2014年就由人文社出版了。诚如腾讯公司副总裁程武所说,“目前,大家都开始谈论IP是好事,只有共同的关注与重视,IP才能得到保护,才能让价值得以发挥。但坦率说,整个行业对IP价值的挖掘能力还是非常弱。”
正是有了利益驱使和市场紧缺的现实原因,IP的抢夺才逐渐白热化。刘国辉对此提出疑问,在出版业与影视业互相合作、力求共赢的局面下,这些被猛力争夺的作品真的是质量过硬的好作品吗?还是说是出于眼前的利益而粗制的作品?“现在我们能够了解到的现状是,不只一流作家的作品受到追捧,很多二三流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网络作者的作品也在这场IP热潮中被捧出了不可思议的价格。”
事实上,此前也有业内人士爆料称,目前很多影视公司都在忙于“孵化”IP,是把之前写完的剧本再改编成小说,然后再出版或网络上连载,制造出“火爆”的样子,“他们把这种做法称为‘营销前置’,但事实上是投机取巧,不仅会把IP市场搅乱,还会把真正的好IP做烂”。通过采访,能够感受到业界内外对IP的理解和洞悉是相似的,其共识正是构建良性、规范的共生共融的产业生态的前提。能做到冷静,IP的概念会一直广为流传下去,将来也会看到更多的成功案例。如若冲昏头脑,在泡沫破裂的那一刻,也是IP概念沉寂的时候。当前资本在狂热抬高追捧IP的时候,许多同仁身处的外部环境和一直在扩张的内部环境是否准备好了还需打上一个问号。特别是行业监管部门,也急需在观念上和方法上准备好了建立起能够帮助和激励市场主体培育IP和发展超级IP的健康环境。
合作共赢孵化IP产品
出版传媒业以及娱乐公司在构建自己的业务领域或生态系统时,需要更灵活的IP运作模式以孵化和繁衍产品。与传统的好莱坞版权开发、产业链延伸不同的是,当下“互联网+”渗透后的娱乐产业已经具备了在生态内任意开发IP产品的能力,并可以通过自有生态和外部生态的对单独IP产生出指数级的价值增量。
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其实就可以视为一个IP的孵化工厂。刘国辉谈到,多个产业的跨界融合与合作是大势所趋,出版企业正在试图挖掘更多的可能性。“除了曹文轩本人作品受到影视等多个行业的关注与青睐外,2014年,我们以曹文轩先生的名义设立了目前国内儿童文学界头奖单项奖金最高的‘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第一届评选出的获奖作品共六部,图书作品都将于今年陆续与读者见面,并且已经有影视公司与我社就其中的部分作品进行影视版权的洽谈。这也是我们切身体会到的‘IP热’所带来的影响之一;我们还就曹文轩的幻想作品《黄琉璃》、《红纱灯》与游戏公司进行有益开拓;同时筹备与培训公司合作,开拓语文培训市场等一系列举措与活动。”
相似的案例还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其特别成立新媒体编辑室,尝试出版一些类型文学、游戏以及影视改编的小说、漫画等等项目,已出版的项目包括《斗破苍穹》、《像小强一样活着》、《我叫MT大电影漫画》等。该社新媒体编辑室主任傅篪表示,全媒体出版更像是一种营销模式,只有多方合作,共同发力,形成多行业联动,才能将效益最大化。譬如,2010年出版的《斗破苍穹》,一开始并没有产生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漫画的连载、手机阅读的推广、游戏影视的强势介入,图书的销量开始飙升,且一直保持着不错的销量。
“合作共赢”正是许多人士不约而同提及的IP开发模式。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勇和坦言,漫友文化的IP的开发是多元的和开放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互相认可的专业合作伙伴来共同开发,分享IP的成果。傅篪提到,尤其是传统出版社,既存在技术上的不足,又受限于体制流程,想真正实现IP的全媒体出版非常困难。“若能将一个项目的图书版权、数字版权、影视、游戏、动漫版权等都拿在手里,与网络、游戏、影视公司充分合作,对出版社来说倒是一件能让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上游的事情。虽然一些网络大鳄也在进行全版权开发的运作,但是目前还没有哪一家能所向披靡,毕竟各方均有自己的短板。因此,要实现全媒体出版,唯有走合作共赢之路”。
除却上述的合作共赢的开发模式,IP的售价与收益也值得进一步的关注。据前景广告数据统计,目前网络小说和游戏改编剧已占据市场剧目的近50%。而伴随着改编热,热门小说的版权价格也水涨船高,一部热门网络小说的版权价格2013年下半年约100万元,而现在普遍涨至200万~500万元不等,一些点击率极高的网络小说甚至能卖到千万元,与过去相比翻了数十倍。谈到收益的问题,许勇和透露,IP对漫友文化的收益贡献不管是绝对额还是比率都在逐年上升。罗立也指出,“作为企业,如果说不期望盈利,这是不诚恳和不负责任的。关于市场,我们也做过数据评估,但是我们目前没有明确的盈利预期,第一使命是如何让更多好的作者到我们的平台上写作,如何给用户提供更便捷和丰富的阅读服务,然后如何来培育和挖掘优质的IP,以及,如何让像猫腻、乱等优秀作家所创造的明星IP为更多粉丝用户知晓。”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