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对于任何一个书店来说,进店签售都面临如何实现效益的难题。暑期,郑州市店通过一系列密集的大型签售活动,发现了四个制约暑期签售活动的显著困难。
  实体卖场并非最佳举办地。活动不都是在卖场举办么?其实不然。比如说,“阿狸”的有效粉丝,多是在校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这两个群体几乎没有逛实体书店的习惯。再如,敬一丹的主要受众多为45岁以上的成年人,这个群体不但自己很少逛书店,而且因为他们的子女已经中学毕业,不再需要由家长带领逛书店,因此他们逛书店的次数更少。
  单场签售且只签不讲。因作家行程所限,签售往往都只能举办一场活动,这就给扩大销售增加了难度。此外,考虑到作家知名度较高,若增加讲座环节,会挤占签售时间,所以通常都只签不讲。像敬一丹这样的著名媒体人,不能邀其讲座,实在是书店一大遗憾,但从活动整体效果考虑,书店也只能对讲座环节割爱。
  时值暑假,宣发受限。一般来说,暑假是书店开展活动的黄金时期。然而,就签售实战而言,暑假反而是最糟糕的档期。因为当下热门题材图书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而中学大学的学生在暑假期间是星散状态,书店不能像平时一样在校园进行集中统一的宣传。面对单个学生,宣传无法达到网状传播的效果。因此,常规宣发手段在暑期的到达率,最多是平时的2~3成。此外,暑期的天气炎热,进一步降低了有效受众的到店率。
  活动密集,预热重叠。3场重量级活动集中安排在8天里开展,这对一线城市书店而言并不少见。但是对于郑州市店来说却并不多见。此外,郑州市店的策划团队在举办这类活动时,通常要以不少于20天的预热期整合资源开展预热。而此次3场活动扎堆进行,预热期相互重叠,相互间造成干扰,使得读者对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记忆不清楚,从而有可能使其错过签售活动。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