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文化发展中秉承着“一带一路”的理念,身处广东的新世纪出版社立足民族文化,专注于特色文化输出的工作。2015年该社先后向越南和缅甸输出《汉字演变图解儿歌》、《中国绘》、《剪纸绘本》、《和爸爸一起读》等。
在扣紧“一带一路”方向的同时,新世纪出版社在“走出去”中着重展现中华文化特色符号,如在推介《中国绘》时,中国水墨画——岭南画派的插画成为介绍的重点,除在图书发布会上进行岭南画派风格的展示之外,更多地介绍了岭南画派的特点、传承和发展,让东南亚的出版商对此画派有更深入的了解。针对《剪纸绘本》系列,该社在国际书展期间进行剪纸技法的馆藏图框展示、现场剪纸和创意剪纸故事等活动,让国际出版商能像了解中国的“丝绸之路”一样了解中国这种传统民间技法在艺术和出版上的运用及结合。《汉字演变图解儿歌》及《和爸爸一起读》则做了一些有关于汉字的印章,让国外出版商对汉字和中国文化传承的形式及父亲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产生讨论和思考。
接下来,相关或者相近选题方向的后续原创开发和推介将成为新世纪出版社的重点工作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度不仅包括东南亚,东南亚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该社今后期待能通过文化版权输出,使中国传统特色文化遍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各个国度。
安少社倾力打造“丝路童书国际合作联盟”工程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近30年的国际合作中,一直把与丝路沿线国家出版商的合作作为一项工作重心,合作伙伴遍布东南亚、中东和欧洲。面向丝路国家已达成包括国际汉语教材、汉语推广读物、儿童文学、卡通动漫等领域的版权输出项目近300种。其中《驯龙记》《大侠周锐写中国》《跟马小跳学汉语》等8种图书入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最好听的睡前故事》《好孩子启蒙童话》《少年与海》《不一样的童年》《魔术笔记》等22种图书入选国新办“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
从2014年开始,安少社结合自身“走出去”发展战略,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和“丝路书香工程”谋篇布局,在业已颇具广度的国际合作版图上精心选取丝路沿线合作伙伴,倾力打造“丝路童书国际合作联盟”,通过全局规划、资源整合、统一运作平台、构建产业链,开辟中国少儿出版“走出去”丝绸之路,促进丝路国家间的童书出版交流与合作。
“丝路童书国际合作联盟”初期计划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国内外合作关系为基础,建立丝路伙伴合作交流常态机制,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打造集商业和文化于一体的丝路童书出版专业化行业联盟。具体呈现方式包括产品和活动两方面:产品规划包括通过产品的研发创新和渠道的拓展创新,形成特色鲜明的产品集群和品牌,打造涵盖儿童图书、玩具书、国际汉语学习资源、多媒体教学产品四大板块的新产品产业链,多地区、多市场、多语种、多介质推广。活动规划包括围绕童书出版产业开展一系列包括高端论坛、童书评奖和区域性童书展等在内的文化交流活动。
2014年8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该社邀请了来自黎巴嫩和土耳其的合作伙伴,成功举办“丝路童书国际合作联盟”首届高端论坛。2015年8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安少社以东南亚为对话重心,启动“丝路童书国际合作联盟”第二次对话,力邀“丝路童书国际合作联盟”在东南亚最密切的合作伙伴——来自马来西亚和越南的童书出版商,将以“多介质童书出版的国际化选择”为议题,探索合作。
少儿出版“走出去”问题在哪里?
●很多作家的原创作品非常优秀,完全不比世界其他国家优秀作家的作品差,甚至在品质上还要更高一筹。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内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并不为国外出版行业和读者所知。其实国外的许多出版机构和读者对中国的作家和作品很感兴趣。要想真正“走出去”,作品的质量肯定是第一位的,这也是“走出去”、立得住的基础。剩下的工作就集中在推介宣传上,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国外同行、媒体和读者推荐国内优秀作品。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保持耐心,积极拓展。
●少儿汉语教学产品“走出去”需要得到当地国家教育机构的支持,因为只有进入海外目标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才能让少儿汉语教学产品由家庭到社区到主流社会,形成良性循环的学习需求,从而形成增长型的汉语学习市场,推动实物出口和版权输出。因此中国政府出面和目标国家的教育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从政府层面推广海外国家汉语教学,是一个必由之路。
●儿童的阅读是由表及里的,一个抓人眼球的独特设计必然会激发出孩子们的好奇与亲近之心。因此,童书也有必要利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在封面的设计、版面设计、装帧形式上做出创新,摒弃一成不变的设计方式,多发挥一些创意,巧妙地将装帧与内容相结合,开发一些玩具书、布艺书、立体书、有声书等形式新奇、充满童趣的产品来丰富图书品种,这样在版权输出中也会赢得更多机会。
●少儿出版“走出去”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文化不同造成的隔阂。相对日本韩国,童书向欧美国家输出版权通常非常吃力。文化是重要的原因。“无国界作品”的相对缺乏,使版权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其实需要编辑挖掘优秀的、与国际接轨的原创作品。同时,这个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依赖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以及中国政府在文化输出方面的投入。
●少儿出版“走出去”重中之重,是大力提高原创作品自身的出版品质,没有大量丰富优秀的原创出版资源做基础,“走出去”就成了无源之水;注重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专业的版权专干,既懂出版又懂营销;通过并购等资本运作,收购国外有影响力的出版公司,直接出版中文图书的当地语种版,这是最快捷也是最高效的方式;各种扶持基金和奖励资助少儿出版“走出去”。
特色原创推动婴幼儿图画书走向世界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近年来针对国际市场大力推广有特色的低幼图画书系列,如“东方宝宝原创绘本故事” 12册输出到越南、英国, “中华原创绘本大系”也已输出到英国。
“东方宝宝原创绘本故事”是2014年以来苏少社版权输出的亮点。该套图书由中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新锐插画家及资深童书编辑联袂打造,创作团队的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对儿童图画书创作有着独到的理解。故事和画面贴合0~3岁婴儿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紧密围绕儿童文学“母爱、游戏、大自然”的三大母题,全面培养宝宝的想象力、理解力与创造力。每本书都有各自不同的创作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如针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颂英所创作的广为人知的故事《借尾巴》,画家张乐用中国式的水墨画形式进行生动再现;《小蜗牛的烦恼》则是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文字创作奖作者张晓玲和年青画家钟彧共同打磨的上乘之作,明丽水彩描绘出的小小蜗牛实则传递了幼儿成长的点滴烦忧,故事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国际儿童文学研究学会会员及(美国)儿童文学学会会员谈凤霞教授认为,“东方宝宝原创绘本故事”无论从文字作者的故事创意,还是从绘画作者的构图技巧来说,都越来越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整体风格也在朝国际化的阅读趋势发展。这套书充分实现了“小绘本,大世界”的效果。
2014年,该套图书推出英文版后,获得了相关翻译资助。同年,该套图书被越南专业儿童出版社选中,越南语版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了重印。此外,《流汗啦!》于2014年输出韩文版权。该书由苏少社年轻的作者团队精心打造,是一本让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的科学图画书,它从儿童的视角发问和作答,将复杂的知识点讲解得浅显而有趣,画家张迅以极富想象力的笔触,幽默而生动地展现出了各种故事细节。
2015年,苏少社编辑创作团队又精心打造了《谁吃了我的毛栗子》、《一闪一闪,亮晶晶》、《水》和《有一天》,目前已经向英国输出版权,并正在洽谈法国版权输出的相关事宜。
第22届北京国际书展期间,苏少社将携多位作者、画家举办“与世界分享童年——苏少社婴幼儿图画书‘走出去’成果展暨创作交流会”。
少儿书多品种输出插画成为原创热点
Publishing Licenses Exporation in Diverse Children’s Books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海颖
从具体输出情况来看,少儿图书输出品种类别不断扩大,包括绘本类、儿童文学类、语言学习类、科普类等,输出形式主要为纸质翻译授权,但在电子图书版权授权及实物输出方面也有推进,各机构也会根据自身情况有所侧重。
近年来,海燕出版社输出到越南的幼儿园教材“幼儿成长课程”系列达34个品种,输出到越南、印尼、新加坡的少儿学汉语教材“开心学汉语”系列达24个品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近3年来少儿类选题输出量接近250个品种,其中“中文小书架”系列汉语分级读物及“轻松学中文”系列教材,分别以纸质和电子书的形式成功输出到韩国、泰国、德国、法国、阿联酋、意大利、荷兰等国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目前已授权中国台湾、香港地区及越南,其中《数学》卷已授权美国双世出版公司出版英文版,香港版《十万个为什么》(新视野版)的第一辑获得第八届(2015年)香港书奖,该社与美国南海公司、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开发的“在线阅读文库”项目加快推进了其数字版权海外授权的步伐。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近年来大力推广有特色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和低幼图画书系列,将“东方宝宝原创绘本故事”、“中华原创绘本大系”、“子涵童书”等输出到海外。五洲传播出版社的“中国著名神话传说绘本”系列(12册)实现了土耳其文、阿拉伯文、法文的版权输出。“彩色绘本葛翠琳童话选”实现了阿拉伯文和法文的版权输出。天天出版社的《青铜葵花》即将由塞尔维亚最大的专业少儿出版机构克里蒂维尼·森塔尔出版社出版塞尔维亚语版。
总体来说,少儿出版领域的各细分板块均在版权输出中呈现向好态势,其中图画书的输出表现尤其突出。也正如不少业者所说,图画书在未来少儿图书版权输出中有可能会起到相当程度的突破和引领作用。眼下,图画书的不可或缺因素——插画也逐步在国内出版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些相应的活动不仅提升了本土插画家的创造积极性,也为其搭建了与国际同行对话的平台。在2014年上海国际童书展上,中少总社举办“中外优秀插画联展”,展出50幅历年来布拉迪斯拉发双年插画展的获奖作品和50幅中国原创优秀儿童插画作品,也是在那个时候该插画展国际委员会主席苏珊娜·加洛索娃与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发出了由少读工委组织中国插画家参选第25届布拉迪斯拉发双年插画展的邀请。从2014年底,少读工委动员成员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信息,邀请符合资格的中国插画家提交原创作品,初选收到60位参赛者、585幅投稿插画,经两轮筛选,最后选出刘巨能、熊亮等15位参赛者参加2015年9月的布拉迪斯拉发双年插画展。
事实上,插画艺术在国外少儿出版界非常受重视,插画甚至直接影响着图书是不是能够输出。博洛尼亚童书展每年都会在展览中心入口处免费提供300~350平方米举办插画展,插画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2015年博洛尼亚童书展上,中国展区展出了70幅国内插画作家作品的复制品,且在展览结束时售出了50余幅。这也表明,中国原创插画即便放在国际舞台上也可以得到认可和欢迎。知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则表示,中国很多画家技巧很高,但是还缺乏好故事,缺文化,缺想象。
自己写故事自己画是最好的创作状态
我上大学时就加入了西安太阳娃插画设计有限公司,开始进行儿童插画创作。在最初的工作中接触到一些从国外引进的优秀图画书,也经常参加专业人士有关图画书的讲座进行学习,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被打开了,当时就希望,国内什么时候也能出版这样高品质的图画书,进而萌发了创作的欲望。刚好,2006年,海燕出版社向太阳娃公司发出邀约,创作“棒棒仔心灵之旅”图画书系列,我就从这套书开始了图画书创作的尝试。图画书的创作需要编辑、作家和画家的紧密配合,我们是一个团队,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探讨,逐渐摸索出一些方法和规律。2007年1月,我们创作的《兔子萝莉》、《米粒历险记》等图画书就与读者见面了。
“棒棒仔心灵之旅”之后,海燕出版社又要出版“棒棒仔品格养成”系列图画书,其中《西西》是我第一次与萧袤老师合作。
首先,我没有当妈妈的经验,也没有跟小朋友接触的机会,因为图画是从生活中来,最后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因而接触孩子、了解孩子,成了我的第一任务。每天下班后,我就游走在各大广场、小区公园、集市上、街头巷尾,去写生,去拍照,周末会去一些比较远的儿童乐园,亲身体会当代儿童的生活。经公司联系,我还到幼儿园和孩子们相处了一段时间。
之后,我开始了草图设计,令我感到最困难的是,这么多人,怎样合理地安排才最为恰当。我画了好多张草图,发现里面都是大人,小孩倒看不见几个。一般在公园和人多的地方,都有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跟着,一眼望过去,都是大人,小孩就要在人堆里找了。为突出孩子,我就省略了好多的大人和背景。另外画家的位置很难设定,我在公园里试着以一个小孩为中心,拍摄了各个角度的人,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后来我把见到过的公园、广场融合起来,才找到了画家的藏身之所。
孩子在玩各种游戏的时候,也有情绪和节奏,整本书的节奏都离不开构图的安排。几经修改,我认为用中国画里的散点构图来表现最为合适。接下来就是故事的连续性,这也是图画书必须做到的。在《西西》这本书中,用什么把情节连起来呢?西西的好朋友就起到了这个作用,他们像线一样,带着读者参与到故事中。最后就是孩子的细节处理,这时我前期收集的素材也开始发挥了作用。
目前我最满意的就是《西西》,它是我创作的最贴近孩子生活的一本书,也是我将从事插画工作10多年以来,自己对图画书的认识,以及所学、所感、所想,进行的总结与真实体现。
2009年,《西西》获得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版权输出到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2011年,《西西》获2010年度输出版权优秀图书奖。2015年,《西西》输出到法国。
我现在觉得,如果能够自己写故事自己画,会是一种最好的创作状态。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