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报道,国内首份中国城市阅读指数研究报告,于2015年南国书香节期间在广东中山发布。报告显示,除了北京、广州、上海,其他城市的阅读指数普遍偏低。
  尽管阅读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但政府主导、推动全民阅读战略已成世界潮流。一、政府立法推动阅读。如美国的《卓越阅读法》《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和日本的《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韩国的《读书振兴法》《读书文化振兴法》,以及俄罗斯的《民族阅读大纲》等,都是以立法的形式保障国民阅读能力的提高与积累。二、设立专门机构推动阅读。如美国、英国、德国的“国家艺术基金会”“图书信托基金会”“促进阅读基金会”,日本的“读书协会”“儿童梦想基金会”等,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成为推动国民阅读的主导力量。三、国家元首亲自倡导阅读。不少国家的政府官员、乃至元首都率先垂范地参与读书活动。如美国总统及第一夫人都有开学季到学校陪儿童读书的惯例。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一如著名作家周国平所言,全民阅读需要顶层设计。首先,阅读是最简便的教育,对每个人心灵的成长会产生积极影响。其次,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尽管与2005年相比,全民阅读率已经连年稳步回升。但是,与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人均阅读量比,还有不小差距,这需要国家从战略的高度规划全民阅读。第一是通过立法制定全民阅读纲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推动全民阅读,使全民阅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同时,把全民阅读的软硬件建设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中。如美国就在中小学教育法第二章中加入有关阅读方面的条文,这是史无前例的。从而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连年提升了40%。奥巴马总统在国情咨文演讲中还提到增加联邦政府用于儿童早期教育的财政拨款。根据美国政府财政预算,美国教育部将资助“阅读是根本”非营利组织和“写作工程”在提高全美公民读写能力方面所开展的各种活动。
  第二是建立统一的国家数字阅读平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将“全民阅读”写入其中。“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一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言,“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这不是简单的“锲而不舍”,更不是“固执己见”,而是总理基于对阅读问题的长远思考。“全民阅读”是公益性事业,既需要用法律保障全民阅读的战略地位和国家阅读节的合法性,也必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尤其应调动政府、社会等各方力量依托现有公共资源架构全国统一的数字阅读平台,构建起一个以省级图书馆为中枢、以市县级图书馆和公办的大中专院校图书馆为节点的网格化的阅读服务体系,最终形成全民阅读的国家战略体系。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