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拥军(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
  主题出版是我国出版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在出版管理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特别是广大出版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主题出版已形成了概念、声势、影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次主题出版高端论坛既是对做好主题出版的一次集中研讨,也是一次阶段性总结,还将是一种很好的提升,对今后做好主题出版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做好主题出版的根本目的,是紧紧服务好党和国家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生活的显著特点,就是理论创新速度快,理论创新成果多,党和国家重大节庆日多,重大活动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多,受到外界的关注多。做好主题出版是出版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出版界要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做到凝聚力量,有责任和义务引领和掌握话语权,为推动国家社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题出版的重点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宣传阐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宣传阐释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发展成就,深入宣传阐释“一带一路”,进一步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识,坚持价值引领,讲好中国故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做好主题出版既是出版界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出版界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各地党委宣传部门,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都在资金、资源等方面加大了对主题出版的扶持力度,为主题出版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做好主题出版,根本而言,还是要依靠出版单位,要依靠市场。
  做好主题出版,我认为:一是要准确把握中央精神。这是做好主题出版的基础。没有中央精神的准确定位,主题出版就失去了灵魂,丢掉了方向。只有把中央精神吃准、吃透才能找准选题定位,做到胸有成竹。二是要以学术为根基,体现思想性。主题出版,主题宏大,内容丰富,无论是对理论的深入研究还是通俗的宣传,无论是对政府政策的解读还是对现实的总结,都需要以叙述作为支撑,否则很容易夸夸其谈,成为张牙舞爪或者面目呆板的宣传材料。三是要以问题为导向,避免概念化,坚持文化意识,突出文化导向。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从解决人民思想和实践认识出发,解疑释惑。时代发展到今天,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思想观念的交流碰撞已成常态,中国的大多数话题也具有世界性,出版界要以开放的胸襟,科学的态度,站在世界的前沿,引领话题,把握话语权,打造出经得起历史、社会检验的精品力作。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