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市的变化和创新是一个“流”,而不是一个断层。换句话来说,尽管每个时代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缩影,但城市中的生活和城市本身却在历史长“流”中不断前行。如果将城市设计固定在某一时代,形成断层式的理念,容易走向极端。正如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张国有所说:“城市的变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看一个城市就要继承它过去的辉煌和问题。”因此,城市的设计应从“流”变的角度,看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产品可以通过包装进行设计,对于城市来说,如何对其进行设计?怎样将城市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创新?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因素?9月19日,2015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成都峰会以“新常态:城市发展与创新设计”为议题探讨集合创新要素,发挥市场机制,加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在业界专家看来,城市设计,其本质在于处理城市、历史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城市设计:将品牌人格化
  ■米歇尔·博恩(荷兰MdB设计公司创始人)
  城市品牌的打造正如明星的形象打造。明星通过他们的个人价值和品牌宣传,使自己在粉丝眼中不单单是一个个体,还是他们背后的品牌和特质,包括明星代表的城市和国家形象。
  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创造一个形象,而是创造一个新的品牌,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生活方式,进而促使一座城市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只有当城市品牌与当地的文化或者是个人价值产生了内在联系,品牌才是成功的。
  以荷兰政府品牌塑造为例。荷兰政府想向市民传达透明、高效、智能、廉洁的形象。通过调查发现,荷兰公众对政府的印象并不好。因此,对于荷兰政府的品牌设计,更注重从细节入手,将品牌人格化。以标识设计,宣传政府的良好架构和结构感;通过对大海颜色的选择,突出政府的行政性和亲民性;以简洁的字体,而不是复杂、浮夸的字体,塑造亲近感。此外,细节的打造也要为品牌设计服务,袖口、围巾、护照等,都增加了政府形象设计。数据显示,通过新形象的打造,荷兰投资者和投资金额都处于上升趋势。2013年,荷兰政府新品牌的认知度达84%,2014年增长至87%。
  品牌设计需要全局观,即通过设计传递核心的价值观。如香港维多利亚海港的设计,通过“根”的理念和全局观的创新,对其进行全新升级。维多利亚海港在我国香港这个城市的历史上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因此针对维多利亚海港的设计,要有当地的文化和历史特色。同时在该地区构建历史街区项目。一方面,该街区标志设计体现厚德载物的文化理念,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把该概念进行发散,传递给所有的社会阶层,让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街区的韵味。另一方面,在标志中将整个街区设计成了环形,代表流动、团聚、向心力和归属感,并且在实用中更加高效、简洁、方便。
  此外,公共艺术也非常重要。除了设计主要的广场和公共场所之外,艺术家还应该在各个方面都参与到城市设计当中来,不仅仅是摆放雕塑,而应该在各种细节上都参与进来。
  城市品牌设计:7大支柱
  ■白崇亮(奥美集团董事长)
  城市,不只是一块土地、一个空间、一座座建筑,它还是人们对它的记忆、想象和认同。纽约是梦想者圆梦的地方,巴黎代表着精巧与浪漫,罗马是文化古城又不乏新时代设计潮流,这些都是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刻板印象”,也是城市核心品牌。
  与产品一样,城市也需要营销和设计,即通过对城市特色的推广,让人们深化对城市的了解,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内涵。具体来说,城市品牌设计与营销可以围绕7大支柱展开。
  采用有效品牌创意以产生差异性。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元素,但中国城市表现出来的面貌却很接近,这对于城市品牌的打造并不利。一个城市除了空间和建筑之外,城市里的生活、城市中人们的状态,甚至人与动物的状态,都可以成为其特色的诠释。
  以泰国曼谷为例,它如何表现与其他城市的不同呢?泰国有“万象之国”的美称,在泰国的宣传片中,通过大象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大象”的口吻讲述曼谷故事,表现城市的魅力。再如伦敦,在申办2012年奥运会时,伦敦推出影片进行阐述。片中,每一个生活场景中遇到的人都可能是奥运会运动员,时刻的运动、时刻的参与,传递了奥运会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理念。
  精确锁定目标受众。在设计和建立城市品牌之前,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城市品牌打造的目标和对象群是什么?
  新西兰在建立旅游品牌时,因为国家面积较小,因此在吸引观光客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的观光和休闲,而要重视质量,让游客感到身心年轻(心理上而不是年龄上),注重与新西兰环境之间的互动。
  实事求是,弘扬本地特色。首先要找到本地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其次,围绕这一特色进行宣传,将特色集中发挥。
  对于来亚洲旅游的游客来说,马来西亚并不是首选之地,其周边的中国、印度、泰国等,都独具特色。那么,马来西亚如何进行品牌设计?于是它开始集中精力思考怎么样来吸引人们到马来西亚来,马来西亚的真正特色是什么?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多样化人民和文化的地方,在马来西亚有马来西亚人、印度人、华人,还有其他的少数民族。因此,马来西亚以“Malaysia!Truly Asia” (马来西亚,真正的亚洲)为宣传语,告诉游客:在马来西亚,可以看遍亚洲的民族和文化。通过对这一特色的打造,吸引游客。
  运用视觉标志强化品牌印象。如果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丰富,怎样才能让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运用现代设计去创造视觉标志。例如,想到悉尼,脑海中就会呈现悉尼歌剧院的造型;说到迪拜,就联想到奢华,想到造型独特的高楼;看到鸟巢,就会想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想起鸟巢与北京的关系;再如我国台湾的台北101大厦,虽然其世界第一高楼的称号维持的时间不长,但已经成为台北的标志,被人们熟知。因此,通过视觉标志所带来的特色和特性,强化品牌印象,并让品牌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才是品牌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事情。
  充分展示城市文化艺术与遗产。现代城市的设计是由城市文化和艺术遗产所构成的,这些元素对于城市品牌的打造加分不少。成都的武侯祠、佛罗伦萨的雕塑、印度的泥人文化等,都充满了地域色彩。以现代的方式塑造历史遗产,其带来的震撼效应和传承效应,将助力城市品牌营销。
  建设好“软性”设施。当真正营销一个城市品牌时,质量才是关键。所以,建设好所有的软性设施是城市品牌一决胜负的关键。一个城市的软性设施包括服务质量、胜任能力、语言表达、礼节礼貌等等。因此,打造城市品牌,需要市民的参与,市民参与才能让城市品牌活起来,而不只是一个宣传口号。以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为例,其宣传片通过姚明的种种身份变化,展示“上海不只是一个姚明,有许许多多的姚明在提供服务”这一理念。
  形成共识。以加拿大多伦多为例,在推进多伦多城市品牌时,相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市民才是他们最宝贵的资产,城市品牌需争取市民的认同。所以,相关部门通过网络问卷、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征求市民的意见。如“你对多伦多这座城市未来的愿景和看法是什么?”、“你觉得多伦多需要更大一些吗?”、“你最爱多伦多什么?”等,通过问题寻找多伦多城市品牌真正的定位。美国俄勒冈州同样采取公众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需要什么样的投资者来到俄勒冈”等问题的设定得知,民众需要的不是大企业而是有梦想的创业家,因此,“俄勒冈的商业机会是给那些有梦想的创业家”成为城市的品牌理念。
  城市设计绿化:以人为本
  ■周文彰(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
  新型城镇化的浪潮正在中国的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城镇化是发展的主流和目标。在此情况下研究城市设计,十分必要。
  首先城市设计功夫要下在质量上。第一,城市设计要奔着“百年大计”进行开发,即不后悔、不危险、不忍拆。第二,城市设计要围绕以人为本,按照人的需求规划。简单说来,人们在城市中渴了有水喝,累了有凳子坐,车有地方停。第三,城市设计要坚持速度服从质量,任何一个项目最要计较的不是建设速度而是建设质量。第四,城市设计要尊重规划的延续性。
  其次,做好城市历史记忆的保留和开发。一方面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希望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拆除街区会破坏历史文化记忆,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度?第一,区分是纯粹的历史街区还是混杂的街区,所谓纯粹街区是指整个街区全是古院落、古街道、古风情,针对这类街区开发主要是整治环境、修缮建筑,配套基础设施。第二,历史文化街区一定要有鲜明的特色。其特色主要表现为四个字。具体来说,一是“文”,即整个街区都要有足够的文化风韵和文化价值;二是“古”,街区应当是古风古貌,古建筑尽量保留,并使用古元素;三是“雅”,从建筑、陈设、经营、风格等方面,都要古雅精致;四是“林”,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之后一定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有精品意识,选择好商业模式,并大力宣传推动。
  再次,城市绿化要追求实用美观。目前,“有绿无荫”成为城市绿化中的普遍现象,并陷入了三大误区,即绿色的目的是景观不是乘凉,绿色的动机在工程而不是服务,绿色景观只顾花钱不顾效益,从而导致城市绿化“只求好看不求中用”的现实。因此,城市绿化要改变做法,以人为本,在绿化文化上坚持社会效益为人,生态效益为人,景观效益还是为人,做到“植树造荫,实用第一,美化环境,造景第二”。
  支招成都
  任何地方都必须有其自己独特的资源。成都最独特的是什么?熊猫。
  奥美集团与政府一起推出“半数财富世界500强落户成都Can Do!Cheng Du!”传递成都新精神。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成都代表了一种新精神就是“Can Do”,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在熊猫穿的衣服上印满落户成都世界500企业的LOGO,将熊猫与企业融合,具有较强的设计感。
  另外,我送三句话给成都这座城市。第一句是文化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内涵。第二句是创意才是真正能够产生独特性的手段。第三句是需要有好的设计来帮助城市完成彻底的执行。
  ——白崇亮(奥美集团董事长)
  品牌应该深深植入人心。以捷豹汽车为例,其标志就能够给人带来力量感,让人们把品牌和动物结合在一起。对于成都,我希望如它的名字一样,“成为一个大都市”,通过各方面信息综合运用,调动多产业资源,达到一个发展新高度。
——米歇尔·博恩(荷兰MdB设计公司创始人)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