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7天长假,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在此期间,有人外出旅游,饱览壮丽山河景色;有人探亲访友或与家人共度休闲时光;但也有很多人选择诗意地栖居,在假期里品尝经典,拥抱文化,将自身化作了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美丽风景。节日期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就来到各地的书店、图书馆、影院等文化景点,随机抓取了几帧其中最美丽的文化风景。
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共享亲子阅读好时光
□本报记者 王坤宁
李雪告诉记者,3岁的女儿可喜欢和她一起读绘本了,“书店绘本多,刚好休息,就带她来看看,顺便买几本她喜欢的。”
“是我叫爸爸到书店来看书的,先看看,再买一些回去。”8岁的男孩华飞越席地而坐拿着一本《淘气包马小跳》看得津津有味,旁边的爸爸安心地听着音乐……华飞越的爸爸告诉记者,孩子在西苑小学上三年级,平时就很喜欢看书,家里已经有好多书了,国庆假期回了一趟老家,回来他就要来书店看书,“看完《脑筋急转弯》,还会来考我,我答错了,他很有成就感。书店氛围浓,有书香,孩子喜欢。”
在书架的另一边,正在低头看《成长胜典》一书的79岁的王金柱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带着9岁的孙女来书店挑书的,“书店书多,你看现在她不知去哪看书去了,我在这给她挑书,看值不值得买。”王金柱说,现在的孩子就是喜欢图文并茂的书,他指着手里《成长胜典》之“灵感故事”说,“这本书不错,思路敏捷,可以启发孩子智力。”
家住中关村,专程来给孙女挑生日礼物的周女士告诉记者,10月17日就是孙女的生日了,她专门来给孙女挑了一套《一生必读的书》,“书是最好的生日礼物,孩子可以从书中汲取营养,多读书可以让孩子更聪明。”
“国庆假期,这儿的人气最旺,大部分都是家长带孩子来的。”图书大厦工作人员徐婕告诉记者,这几天在这看书读书的人很多,少儿图书和音像制品的销售都不错。
中关村图书大厦副总经理田淑芝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国庆假期的图书销售,大厦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分析了市场和客流,备足了货,书店的图书种类很丰富,同时对书店环境也进行了布置。“客流比预计的要好,成交率高。几乎来的都会买一些回去。”
武汉光谷书城:书店度假其乐融融
□本报见习记者 汤广花 文/摄
节日假期,怎样的过节方式更有意义?不少人给出的答案是:读书!
10月5日10点,在武汉光谷书城内看书、买书的人络绎不绝,大家或站或坐,有的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有的正忙于选购自己心仪的图书,其乐融融。光谷书城企划部主管吕品田说:“从早上开门顾客就络绎不绝,小学生看课外书、绘本,初中生看名著,青年人大多在文艺、考试类书架前停留,老人则更愿意看历史书。针对需求量,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供读者阅读和购买。”
在儿童读物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看到读者王丹丹正绘声绘色地给女儿讲着《鱼姑娘》。“这个故事来自中国的民间传说,通过童话式的处理,可读性强。另外,画风也很精美,故事能给孩子传达什么是真善美。”王丹丹告诉记者,她住在江夏区,早上特意乘了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来到书城。女儿小意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每个周末,王丹丹都要带女儿来书城学点知识,同时也选购一些与学习相关的辅导书籍。“小意很爱看书,特别是绘本类的图书,我们常常在书城里一待就是一天。有时晚上书城要关门了,她还不愿意离开。”王丹丹说道。
在计算机类图书前,一名叫刘峰的年轻人捧着一本《Java学习指南》席地而坐,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刘峰是云南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今年开始找工作。由于家就在湖北,他希望能在武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我现在住在武汉一个朋友家,离光谷书城很近。国庆期间我一直在书城学习,主要看计算机语言类的书籍。”刘峰坦言,面对即将到来的求职过程,他倍感压力,所以选择假日学习“充电”。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他还随身带了水和面包当午餐。
“工作后,几乎每年国庆节,我都是在书店度过的。”李婷在武汉工作多年,她向记者表示,假日期间家人纷纷往书店跑,这几天全家人共往家里“搬”回了十几本书。在李婷看来,利用假期到书店来消费,不仅时间上合适,而且还可以增添家庭的节日气氛。
北京首都图书馆:泡在艺术海洋
□本报记者 邹韧 文/摄
“我是和妈妈一起来的,我们每个月都要来一次,还书借书,到这里要坐好几站车呢。”10月3日,在北京首都图书馆,一名在北京市朝阳区星河实验小学上二年级的小朋友一边在图书馆大厅里看触摸电子屏上的动画片,一边和《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聊着天。
记者大约10点半左右来到首图,首先看到的是“原创十年·绘本原画展”,一进展厅就像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展场内放置了很多大南瓜、小兔子等各种有趣的卡通造型,很多孩子一看到这些卡通造型马上就走不动道了,不是缠着爸爸妈妈给照相,就是围着它们追跑玩耍,整个展厅到处都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则坐在爸爸妈妈腿上听他们念这些绘本里的故事。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展览是首图与北京蒲蒲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策划推出的,为期一个月,将持续到10月24日。展览上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这不仅是一次对我国本土绘本10年原创道路的真诚回望,更是对绘本艺术、对未成年阅读的一次有利推广。除了这个展览外,在十一期间首图还推出了“乌鲁木齐印记——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摄影图片展,以及《北京神韵》创作记讲座等。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首图每个阅览室都是满满的一屋人,不过来看书的还是以学生居多,很多都是结伴来复习功课做作业的,而有些学生干脆连午饭都带着,在图书馆一泡就是一天。其中,B座二层的数字文化社区样板间最有特色,里面分别设有老年学习区、数字资源区、高清交互电视体验区、少儿体验区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个样板间涵盖300万册电子图书、1万种电子期刊、2000种中华文化视频、1万种古籍,还有触摸式一体机、触摸读报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让读者体验数字化、网络化的阅读方式。
“我最喜欢看文学和哲学类的图书,我孙子一般是老师让看什么,我就给他借什么。这不正好赶上小孙子放假,我就带他来还书,顺便再借几本。”一位刚借完书的徐阿姨告诉记者,她家住西三环,虽然每次来借书还书都要坐一小时公交车,但因为她非常喜欢首图的环境,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
别看是假期,来看书的读者可一点都不少,据工作人员介绍,10月2日进馆的有12811人次,这与平时的进馆人次基本持平。
福州越洋图书城:假期遨游书海
□本报记者 张福财
国庆长假去哪玩?在福建省福州市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外出旅游,也没有走亲访友,而是选择利用假期遨游书海。
10月2日,在福州市越洋图书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看到,进出书城的市民读者摩肩接踵,其中有不少都是由家长陪同的小读者。“平时课余时间就喜欢看书,有时候会和同学一起来书城,这几天放假了当然要抓住机会多找些好书。”一位正在看书的四年级学生告诉记者。“孩子爱读书、好学是件好事,这比上网、玩游戏有意义得多。有时候我们加班没时间在家陪孩子,就把他放到书城,在这里也比较安心。”一旁的家长补充道。
记者看到,在书城里读书的孩子有的站着,有的坐在通往二楼的楼梯上,还有的干脆坐在书架旁的地板上,神情十分专注。虽然书城外面的五一广场热闹非凡,但依然没能分散图书对他们的吸引力。
据书城总经理赖忠星介绍,自10月1日起,每天上午一开门就有许多中小学生到这里看书。国庆期间,所有类别中销量最大的就是学生、低幼类图书。
赖忠星说,该书城国庆期间人流量、销售量较往常增加了一倍,并且客户的成交率相对较高。包括教辅在内的青少年读物以及社科类图书比较热销,养生等生活休闲类图书也卖得不错。其中《稻草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追风筝的人》《人生若只如初见》《管好员工就靠这几招》《秘密花园》等成为节日期间读者选购的热点书目。
京城电影院:看电影成假日标配
□本报记者 李彦 文/摄
国庆7天长假,《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京城4家电影院进行了观影调查。调查发现,看电影已成百姓假日生活的标配,80%以上的年轻观众从网上购票,中年人进影院的数量有所增加,年轻父母陪孩子看儿童片,中年人带自己的父母看电影的人少。《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是最热门的电影。
记者选择了北京4家有代表性的电影院。北京王府井东方新天地的百老汇影城和西单大悦城的首都电影院,这2家影院地处繁华的商业区。另外2家,一个是拥有IMAX的北京万达国际影城CBD店,一个是在非商业区的金鸡百花电影城。
10月4日下午2点多,在东方新天地百老汇影城,记者看到4台自动取票机前总有人在排队取票,大多数是年轻人,或是成双成对的恋人,或是三四个朋友相约,他们从网上订的大部分是《夏洛特烦恼》或《港囧》,少数是《九层妖塔》,在将近40分钟时间里,记者只看到一位40多岁姓魏的女士带着她的母亲来看《港囧》。这位女士告诉记者:“放假了,带母亲来看电影,放松放松,她平时很少进电影院。”百老汇影城负责售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放假这些天,看《港囧》和《夏洛特烦恼》的人特别多,几乎是一半对一半。大部分观众是从网上购票,来影院买票的人比较少。
10月4日下午4点多,记者来到位于西单大悦城10层的首都电影院,这里有10多个影厅,人流不断,仍然是年轻人居多,也有年轻父母带孩子来的。一位姓张的男士对记者说:“今天先到西单买了些东西,正好这有电影院,就顺便带孩子来看儿童片。”
从影院排片情况看,几乎是国产片的天下,《港囧》排片量最高,其后是《夏洛特烦恼》和《九层妖塔》。影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影院是按照观众的观影需求排片的,今天来的人不多,10月1日看电影的人最多。”
10月6日下午3点半,北京万达国际影城CBD店内比较热闹,有排队买票的人,也有等待看下一场电影的人,在20多分钟内,记者粗略统计,60%的人是网上购票,有四五对中年人来买电影票。因为拥有IMAX影厅,该影城的票价比有的影城贵一倍。一对中年夫妇对记者说:“这家影城的设施和服务都比较好,我们平时就来这里看电影。”
金鸡百花电影城地处北三环东路,属于非商业区,从人流量上看,明显不如地处商业区的影院。但这家影城周围有多所大学,一墙之隔有麦当劳快餐店,客流不断,几个厅的上座率都在40%以上。10月3日和10月6日,记者看到,年轻人来这家影城看电影的都从影城的7个自动取票机上取票,买票的人是极少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