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从浙江省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杭州市局正着手推动全市范围内的农家书屋实现“一证通”,并拟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从而确保农家书屋长效运行。此外,还将扩大农家书屋数字平台的知晓率和关注度,全面推进农村全民阅读。
  “2013年,杭州市农家书屋在此前2016家覆盖了所有行政村的基础上,扩展到了2080家,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但在管理使用过程中面临管理人员缺乏、经费不足、书籍陈旧等问题。”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郝志毅介绍说,面对这些问题,杭州市边实践边探索,通过资源整合、借势发挥、创新发展等方式,提升农家书屋使用率。
  在四级公共图书服务网络体系框架上,杭州市把农家书屋建设成为县级图书馆的分馆和四级图书服务体系在农村的终端。在此基础上,萧山区率先于2012年年底前就在全区481个农家书屋实现了“一证通”,“一证在手,借遍萧山”,为全市农家书屋规范化管理树立了典范。
  此外,针对书屋管理员不足的问题,杭州市局在余杭区试点农家书屋志愿者队伍建设,并就此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与制度,组建了志愿者个人信息数据库。此后,余杭区与蓝天义工服务社合作,安排公益组织的义工到村(社区)图书室开展志愿服务,并健全了农家书屋志愿者管理机制。
  考虑到农民群众买书难的问题,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杭州市局联合浙江华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省率先开发了农家书屋官方数字平台,运用移动智能终端,开通网上农家书屋平台。平台响应“互联网+”思维,智能手机用户只要关注“hznjsw”微信公众号即可开通。该平台开辟了农村资讯、农民文学和农家社区等板块,开设了新闻、政策、活动、作品欣赏、书籍推荐等栏目,每日更新,即时传播新鲜的阅读资讯,定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热门书籍和市局举办的一系列农家书屋活动。
  郝志毅说:“今后杭州农家书屋还将在数字电视、PC端平台展现,真正实现三网融合、文化惠农的目的。”
  郝志毅还表示,杭州市局在完成图书配备、提升借阅率、开展活动等规定动作以外,积极在全市农家书屋开展惠农惠民举措:一方面为全市各农家书屋征订《家庭医生》《幸福老年》《杭州日报》等报刊,推进农家书屋配书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世界读书日、西湖读书节、学习型城市建设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平台,指导全市农家书屋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并使之形成品牌化、特色化、趣味化、大众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