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月间,天气转凉适宜深居潜读,台湾图书市场适时推出了多种人文关怀书籍,藉由探讨自我身分认同、分析为人父母意义、生活价值等对现代人深具意义的话题来展现多元文化。此外,身心疗愈与人生励志、艺术美学探究与自我灵魂追寻等多元命题相互对话的新书纷纷出版,让读者在身与心、自我与社会、深层阅读与趣味娱乐间,取得均衡的阅读能量!
  《单一文化的陷阱》(木马文化)一书于2011年荣获乔治·奥威尔奖,备受肯定。作者麦蔻丝长期关注公共议题,该书从历史、经济学、教育、企业、宗教、医疗等与我们生活交织的六大方面,探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将会让我们忽视人性中的其它价值,如家人之间的亲情、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保护和忠诚等。唯有在个人生活中落实更多元的价值、更人性化的生活方式才能突破单一的文化陷阱。
  《韧性: 挺过挫折压力, 走出低潮逆境的神秘力量》(时报文化)的作者克里斯蒂娜·伯尔尼特,通过该书探讨何谓“韧性”,研究韧性的各种面向。韧性是一种人生态度,可以帮助人以快乐展望,取代悲伤回首。韧性也是一种自信,可以帮助人不在意嘲讽,只为自己留下具有建设性的批评。生活中的挑战无所不在,强化心灵才是远离挫折与压力的唯一途径。透过锻炼,你将日渐强化自己的心理抵抗力,不被挫折压垮,有能力克服多变环境与人生诸多挑战,进退得宜,适当取舍,从此变得真正的强大。《孤独的反义词》(联经出版)收录了22岁的耶鲁大学高材生玛丽娜的18篇短篇故事及随笔。2012年5月刚以优异成绩毕业的玛丽娜,在5天后因一场车祸离世。她在毕业前夕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孤独的反义词》,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不仅是因为文中洋溢的无限可能性与现实的对比令人震惊惋惜,更在于她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自己的志向与梦想是什么?如何善用自己的才能为世界带来改变?作品道出了各种人物的孤独:猝逝的暧昧情人、空巢期的父母、暗藏刺青的老妇等,不落俗套,篇篇撼动人心。
  《三十三年梦》(印刻文学)是朱天心的最新长篇散文。书中记录了一个人如何忠实地走过多变的时代,穿过不变的京都地景,寻找并看守灵魂“自由”的过程。作者自1979年至2013年间,曾数十次漫游京都。京都对作者来说,如同另一个故里。回望33年,从中再看过往岁月,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几番出入,这才发现,记忆深刻、情感强烈执拗,不因时间而流损。
  《台南:家》(本事出版)是旅美世界著名摄影师范毅舜发表的摄影散文,通过分享其镜头及笔下可亲可爱的原乡,揭示台南在每个人心中隐然成形的意象——“家”。他站在台江岸边,用笔、用镜头,验证沧海桑田不变的道理,在历史与当下之间穿梭,在神祇与自身的观点中转换,在光影中挥洒深情的笔触,描摹台南街头巷弄、庙会庆典、常民与神祇之间动人的故事,不说大道理,只说最平凡的人情义理。这简单的情理,只要用心凝视,在“家”里面都可以找到。《一线员工成就一流企业》(远见杂志)讲述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星野集团在15年间成长为日本最具规模的饭店集团的故事。第四代社长星野佳路向一线员工放权,由基层员工提出的各种创意方案,让饭店脱胎换骨,在日本树立了国际化饭店集团的新典范。
  《暴力犯罪的大脑档案》(远流出版)将焦点集中到暴力犯罪问题上。过去,犯罪学家从社会大环境中寻找犯罪原因,而现在,神经学家从大脑中寻找犯罪的可能性。全球顶尖的暴力学研究权威艾德里安·雷恩博士告诉我们,善用生物社会学理论发展出适合的预防及介入方案,透过改变大脑来改变行为,才能对症下药,起到预先防范的效果。
  《呼吸的自愈力》(天下生活) 出自理查德. P. 布朗博士笔下。现代生活的压力除了会导致焦虑、忧郁、愤怒等负面情绪外,还会造成人体早衰,引发心血管疾病及免疫功能障碍等。该书作者提出通过呼吸练习,学会启动人体与生俱来的能力,来预防并治疗疾病。
  有两部小说值得关注。一部是《北鸢》(联经出版),这是作家葛亮继《朱雀》之后的最新作品,是书写近现代历史、家国兴衰“中国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背景自上世纪20年代横跨至40年代末,描绘出中国最为丰盛起伏的断代。政客、军阀、寓公、文人、商人、伶人,群落交织,在作者笔下复活再现,灵动勾勒出一幅民国社会的生态图景。
  另一部《被埋葬的记忆》(商周出版)是享誉全球的小说家石黑一雄阔别文坛十年的新作。故事开始于一个遥远的国度,某个春寒料峭的清晨,一对夫妇决定去寻找他们依稀记得的儿子。一段充满惊奇的旅程随之展开,直到离目标愈来愈近,他们逐渐领悟到或许遗忘才能让人相爱。
  (诚品书店提供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