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乍寒,瑞雪飞扬。11月22日,荣宝斋文化创意园奠基仪式在北京中关村顺义园举行。这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荣宝斋与北京市贯彻中央要求,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携手创新发展的最新举措。文化创意园的建设必将大大拓展荣宝斋这个百年老店的发展空间,必将大大丰富顺义区全面发展的文化内涵,对于文化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阎晓宏,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中央文资办主任王家新,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国,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副总裁刘伯根,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顺义区区委书记王刚、区长卢映川等出席奠基仪式。艺术家代表有著名书画家杨力舟、郜宗远、吴悦石、赵准旺、王鸿勋、刘正成、许化迟、崔晓东、蒋威、杨天颐、徐里、吴为山、张旭光等。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所属各成员单位代表、荣宝斋全体干部职工5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阎晓宏对荣宝斋文化创意园奠基开工表示祝贺,指出这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和荣宝斋以新思路应对新常态、新思路推动新发展取得的又一成果。相信文化创意园的建立必将为荣宝斋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保障,相信荣宝斋这艘中华文化的航母必将为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传播作出更大贡献。
谭跃在致辞中说,荣宝斋作为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从事艺术品经营的企业,近几年发展迅猛、成绩亮眼,已成为集团的主要经济支柱。希望荣宝斋在顺义区、在中关村顺义园这片热土上,尽快实现品牌经营与园区发展的有效融合,为“十三五”的新业态、新提升、新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成为集团发展的新的文化影响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刘大为代表书画界致辞。他说,荣宝斋文化创意园的奠基是文化艺术界的一件盛事,多年来,荣宝斋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自觉承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行业内始终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并始终保持着一种学术品位。荣宝斋的发展是有坚守的发展,是高质量的发展,是真正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发展。
荣宝斋党委书记、总经理马五一向来宾介绍了园区项目情况。她说,荣宝斋新记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磨砺中,已逐渐转型发展为集书画经营、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装裱修复、拍卖典当、出版印刷、展览展示、教育培训、茶文化、进出口贸易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随着经营领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荣宝斋现有空间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同时也不利于“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经过两年的反复考察、研讨和规划,根据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及环境优势,最终选定在中关村顺义园建设荣宝斋文化创意园。按照设计,园区未来将建设“一院一地五中心”,即荣宝斋艺术学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艺术家创作中心、新产品研发中心、数字出版中心、图书制作中心、物流中心。荣宝斋文化创意园的建设,将进一步拓展企业未来发展空间,进一步挖掘和创新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实现传统工艺、传统产业与当前的信息、物流等先进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传统文化的竞争能力和传播水平,对北京市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工作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一院一地五中心”的建设不仅将为荣宝斋“十三五”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才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将为壮大我国文化产业,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随后,10位嘉宾共同为荣宝斋文化创意园培土奠基。
荣宝斋文化创意园占地146亩,规划建筑面积12.83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63万平方米,地下3.2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周期36个月,预计2018年年底完工。整个文化创意园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2亿多元,并可新增200~300个就业岗位,在为企业创收的同时极大地带动相关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文化创意园的奠基开工,标志着荣宝斋这个百年老字号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按照设计,创意园主体建筑外形将如一艘正待远航的航空母舰,相信荣宝斋这艘中国传统艺术的航母,必将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厚重积淀,驶出中国,驶向世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