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市场指数最高,1月动销品种数最高
2015年1~10月,图书整体市场指数为99.9点,较去年同期上升2.8点,增幅为2.92%。动销总品种数为81.3万种,同比下降8.08%,整体表现欠佳。从各月看,整体市场指数最高的月份为7月,指数值为114.4;最低为4月,指数值为85.6。各月中动销品种数最高的月份为1月,整体图书市场中的动销品种数为46.64万种;各月中动销品种数最低的月份为9月,动销品种数为41.49万种。
从图1可以看到,7月是全年中图书零售表现最好的月份,在指数上居第一位,在动销品种数方面仅次于1月和3月,位居第3。观察各类图书各月的零售指数发现:1月的艺术类、文学类和少儿类图书的零售表现较好,而7月主要也是这三类表现突出,但零售指数要远高于1月,其他各类市场表现一般。7月市场主要由学生及家长购书支撑,因此零售最优的类别集中体现为学生喜爱的少儿类和文学类图书。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北京联合出版公司6月出版了成人涂色书《秘密花园:一本探索奇境的手绘涂色书》,7月又上市了《奇幻梦境:一本漫游奇境的手绘涂色书》,带动了艺术类图书的爆红。1月学生族购教育类书籍依然是主流消费需求,在3月市场中,成人购书要求也在春节假期和节后“新年新气象”的大环境中得到释放,二者的叠加因素导致了3月图书零售动销品种规模的冲高。同时,1月和3月的动销品种数高于7月较多,但其市场零售却低于7月,这一方面是1月临近寒假,图书市场主流消费群体学生族忙于期末复习,减少图书购买;另一方面是3月刚刚开学,市场需求虽旺,但寒假假期较短,出版业反而没有及时增加备货。这也提示出版业,尽管春节市场有着交通、人力和经济成本上的种种不便,仍应当在零售旺季到来之前,以更饱满的货源满足高峰市场的读者消费需求。另一个消费需求未能充分发掘的是9月市场,9月图书的指数达111.00,在2015年前九个月中居第1,但其动销品种数垫底。由于9月恰逢开学季,需求攀升,一方面需要改变图书市场供货紧张状况,另一方面要积极挖掘市场潜力,避免图书品种单一。
社科类表现优异
从细分图书市场的零售指标来看,文学类、少儿类、社科类和艺术类是各类中指数上升的类别。一直以来,文学类和少儿类图书都是市场的热宠,社科类图书因其内容广泛、门类众多、实用价值高等也具备相当优势,近年来艺术类图书也焕发出别样异彩。社科类在零售市场中的码洋份额、册数份额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是市场表现最好的类别之一。在各月零售中,社科类图书在4月、5月和6月的市场表现最为突出,零售指数均在各类中居第一。社科类图书在畅销榜TOP20中占18席,在TOP50中占27席,超过半数,在TOP100中占36席,超三成。2012年,“迎接党的十八大重点主题出版物”让“主题出版”成为热门显词。三年来,主题出版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探索”的思路、体制机制渐渐成熟,对出版业影响亦越来越深远,出版业无论从市场敏锐度还是选题策划,无论从运营模式还是传播功能,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类图书前三甲分别为学习出版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外文出版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学习出版社《法治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5》。习近平总书记的3种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摆脱贫困》《之江新语》分别位居文学类畅销榜第2、29和31位。从另一类市场零售表现较好的艺术类来看,其销售最热的月份主要是1月、7月和8月,在7月艺术类图书零售中,《秘密花园:一本探索奇境的手绘涂色书》《奇幻梦境:一本漫游奇境的手绘涂色书》《魔法森林:秘密花园第二部》位居前5,并延续着涂色书的热潮,三种书在接下来的8月和9月均居艺术类前三甲。此外,生活类、科技类和教育类三类图书在实体书店零售中,无论从市场零售还是市场份额的同比表现来看,各项指标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下滑,市场表现不佳。
出版社市场竞争版图
少儿类是优势出版社最大的类别
从市场参与情况来看,2015年1~10月在整体市场上中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出版社(码洋份额>0.1%)有198家,较去年同期减少5家;其中具有市场优势的出版社(码洋份额>1%)的出版社有21家(见20版附表1),较去年同期增加4家。京版出版社占据绝大多数,有16家之多,分别为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中信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外文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龙门书局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浙江、湖南、陕西、湖北和海南则各有1家,分别为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陕西人教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和南海出版公司。在这21家出版社中,北京联合、外文、党建读物和南海出版公司是去年码洋份额低于1%的出版社。在其余17家连续两年保持码洋份额超过1%的优势出版社中,今年的码洋份额较去年同期上升的有9家,下降的有8家;其中码洋份额下降的出版社中5家为京版出版社,3家地方出版社的码洋份额也有略微下降。
在细分市场中,少儿类是各类中优势出版社最多的类别,有26家出版社的码洋份额>1%;教育类中有一定竞争力的出版社则在各类中为最多,有130家出版社的码洋份额高于0.1%,社科类紧随其后,有129家。在表2中可以看出,除了文学类的优势出版社有所增加,少儿类和生活类的优势出版社数目持平外,其他各类的优势出版社都有减少。而在所有类别中,有一定竞争力的出版社中,科技类和少儿类增加,艺术类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他均不同程度减少。
市场集中度仍较低
结合集中度表现来看,仅有少儿类CR100下降,其他各类的市场集中度无论是CR10还是CR100均上升,基本呈现了“强者愈强”的局面。在市场集中度方面,图书整体市场的市场集中度仍然相对较低,远低于准中寡占细分市场(CR10>50%)的门槛,是十分明显的低集中产业(CR10<50%)。在各细分市场中CR10>50%的仅有科技类,该类是唯一符合准中寡占细分市场(CR10>50%)的类别,文学类和少儿类的市场集中度CR10位居科技类之后,是各类中较为有望由低集中细分市场(CR10<50%)过渡到准中寡占细分市场的类别。
细分市场中表现较好的出版社都有哪些?在文学类,湖南文艺社依然高居榜首。今年该社的暖心文学《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亲笔签名海报版)》《阿弥陀佛么么哒》零售表现均不错,《十宗罪5:中国十大恐怖凶杀案》是该社又一亮点;而重庆出版社推出的刘慈欣亚洲首部“雨果奖”作品“三体”系列成为主打图书。
从社科类来看,外文社和党建读物社的时政类图书热度不减,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著作和党员干部系列培训教材的出版,促使两社排名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53位和129位。
在少儿类,码洋份额最高的两家出版社分别是浙江少儿社和中少总社,前者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查理九世”系列,后者的“保卫萝卜神器战士故事系列”、“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均有较好的零售业绩。另外,表现比较突出的人民邮电社,少儿类图书排名同比提升了43位,占其码洋份额的11.83%。
从艺术类来看,北京联合凭借着涂色书的巨大风潮,从去年同期的第54名一跃飞升至今年艺术类出版社的榜首。湖北美术出版社的“墨点字帖·经典文化”系列也表现不俗。
在生活类,测绘出版社排名较去年同期提升65位,该社的“疯了!桂宝”系列品牌漫画满足了人们寻求身心放松休闲的现实需求。作为长期以来市场优势最大的类别,龙门书局教育类产品占该社零售码洋的96.73%,在整体市场跻身TOP20。
新书市场版图
整体及各类新书上架品种数均下滑
在2015年的新书市场上,从新书的上架与铺货来看,整体及各类新书的上架品种数均较去年同期下滑,而新书在书店的覆盖率表现,也较去年同期下滑。
在新书的动销层面,整体及各类新书的动销品种数较去年同样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新书的动销率除生活类,其他均全面上升,其中教育类上升幅度最大,上升了5.56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出于教育类新书上架品种数的下滑幅度较大,另一方面,教育类图书的需求有较强的稳定性,其在动销品种数上的滑坡程度相对要小得多,但教育类新书的动销率在各类中只是处于中游水平,各大教育出版商在出版品种方向上仍然有必要做出调整。进一步来看,教育类新书在零售中也体现出不稳定性,教育类新书在教育类中的零售占比下降7.24个百分点,在新书的零售码洋份额中则有8.82个百分点的下降,降幅相当大,这与教育类图书的阶段性销售高峰低谷有关。然而,当今的教育图书市场,学生群体阅读过于局限,一方面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但也与出版机构提供的图书产品结构过于单一、满足不了多种阅读需求有关。因此,出版机构应该适时扩大图书出版范围,多提供优质的非教材教辅图书。
仅社科类零售占比、零售码洋均上升
在新书的零售层面,今年新书在图书市场上的零售占比为19.70%,社科类是仅有的无论是零售占比还是零售码洋份额均上升的类别。艺术类新书在新书市场上的零售码洋份额也呈上升趋势,新书动销率也有小幅上升。与去年相比,除了常规的书法篆刻绘画音乐类图书外,艺术类新书榜单出现的新气象就是涂色书异彩纷呈,北京联合版入围TOP200的10种新书中,多达7种均为涂色书,其中3种稳居前三甲。同类入围书籍还有时代文艺出版社《爱的秘密:一本传递爱的涂色书》,湖南文艺社《她:女孩成长秘密的填色书》,清华大学出版社《舒缓压力的缤纷着色画/心灵瑜伽1》。社科类是所有新书中表现最好的一类,该类新书在新书零售占比和市场份额指标上,上升幅度最高,新书动销品种最多,新书动销率也小幅上升,这样的市场成绩无疑比较乐观,奠定该类图书的良好前景。细观今年社科类新书榜单,除了延续去年同期的时政类主题出版外,一个新亮点即经济类、励志类、名人传记类图书增多,活跃了新书市场。经济类如《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股市聊聊吧(精编本)》《互联网+》《中国2015:看清新常态》;励志类如《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你的努力,终将成就无可替代的自己》《先成为自己的英雄》《你远比想象中强大》;名人传记类如《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宿命:孤独张艺谋》《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
社科类、科技类新书上架品种最高
分析今年各类新书的市场表现指标发现,在新书上架品种数方面,社科类和科技类新书仍然是各类中最高的两类,均超过了2万种,对于出版商的产品线起到了支撑作用,这两类也同样是动销品种数最多的。在新书覆盖率方面,社科类、文学类和少儿类中的代表新书在近1/5的零售门店有过动销,说明这三类图书的热门新书更受到读者的欢迎,也较易为书店认同。
在新书动销率方面,少儿类和生活类新书的动销率领先,生活类图书最接地气,为读者喜闻乐见,其中销售较好的有《疯了!桂宝·13,如意卷》《疯了!桂宝·14,电影卷》《2015上海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图》,爆笑人气漫画天王朱斌作品的作品精选集也深受喜爱。此外,社科类对于新书的倚重程度是各类中最高的,该类新书占据了31.21%的码洋占比,而新书零售的支柱也是社科类,社科类新书在新书零售中的码洋份额接近四成,为35.68%。
一般畅销书的零售特征
TOP20中,地方出版社占优
科技类畅销书占有最多品种类别,其次是社科类和少儿类,三者合计占据了畅销书中66.58%的品种份额。其中科技类的品种份额在各类中最高,为26.09%。
再看TOP2000中一般畅销书的出版社分布情况,上榜图书最多的TOP20出版社中,地方出版社和京版出版社分别有13家和7家。地方出版社中,浙江少儿社以143种居首,明天出版社入围三甲,登榜图书为100种;两者的少儿类图书零售占比均在95%以上。在京版出版社中,中少总社登榜图书105种,其次是人民文学社和中信社,登榜图书均为43种。此外,地方出版社中,南海出版公司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各有1种入围前十;京版出版社中,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斩获榜首书,人民日报出版社、十月文艺出版社和中国法制出版社也各有1种入围前十。以上各家出版社均发挥其重磅优势,仅有北京联合在文学类、社科类和艺术类的零售占比稍具多样性,少儿类代表社浙江少儿社和明天社的少儿类图书零售占比均在95%以上;社科类代表社人民日报社和中国法制社的社科类图书零售占比也均超九成;上海人民社的文学类和社科类平分秋色,都超过45%;文学类代表社中十月文艺社最强,零售占比超过95%,南海出版公司的文学类占比也超七成,少儿类也接近两成。在畅销书市场前十出版社中,以明天社为例,该社整体市场排名较去年上升了6位。
国内少儿类图书作者表现优异
少儿类和文学类是畅销榜单的产出大户,分别有918种图书和467种图书入围了畅销榜TOP2000。从畅销书作者来看,在少儿类的国内作者中,杨红樱仍然领跑,她在浙江少儿社、明天社、作家出版社和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共有68种入围榜单。其后是笑江南编绘的“植物大战僵尸2·极品爆笑多格漫画系列”和“植物大战僵尸2·武器秘密之科学漫画系列”等共55种入榜。沈石溪、雷欧幻像、伍美珍和郑渊洁分别有44种、39种、23种和9种童书入围榜单。
除了上述作者,一些堪称中坚力量的少儿作家也表现不俗。其中曹文轩的“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和“曹文轩小说馆系列”等有20种作品登榜。《男生贾里全传》的作者秦文君有7种作品登榜,除了“贾里”“贾梅”系列,今年的《如果没有一个明星爸爸(2015年暑期一本好书)》和《逃逃》等新作也获得了销售佳绩。此外,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商晓娜和“辫子姐姐”郁雨君也都拥有较为稳定的读者群,分别有9种和6种作品进入了TOP2000榜单。
在文学类作者中,南派三叔以15种图书入榜居榜首;东野圭吾有13种入榜,居第2位;郭敬明和三毛分别以11种和9种入榜居第3、4位。入榜品种数超过6种的作家还有毕淑敏、韩寒和余秋雨,分别有8种、7种和7种作品入围了畅销书TOP2000榜单。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