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需要推荐,阅读需要引领。现在每年的新书品种上千万,一份好书单能够起到内容筛选的作用,替读者省去不少时间。读书需要选择,只有那些真正的好书才能走进读者的心里。一份有品质的书单则是碎片化阅读时代不可或缺的阅读力量。高品质的好书评选、推荐活动,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挑选到好书,一定程度上也在促进全民阅读。
1月15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主办的“2015年度中国30本好书”在京揭晓,其中社科类8本、文学类4本、经管类3本、生活与科普类7本、少儿类8本。在当今“主要看气质”的年代,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份书单的“气质”,那就是用阅读热点定格2015。
回望过去的一年,有太多让我们为之动容的瞬间和值得存留的画面。在政治领域,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阅兵场景让亿万中华儿女为之动容。
在科学领域,诺贝尔主题演讲会的主持人卡罗林斯卡学院传染病学教授Jan俯身半跪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哟呦手举话筒坚持近30分钟,这位教授用这个不经意的细节表达着对这位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敬意,这也正是电视机前的我们想对屠哟呦表达的深深敬意。
在文化领域,这一年,从8月获“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到9月获“银河奖”——科幻功勋奖,再到10月获“星云奖”——最高成就奖,科幻作家刘慈欣一年获三奖,横扫科幻文学大奖。刘慈欣所到之处签名、售书热闹非凡,他以一己之力带动了阅读科幻的热潮。
……
另外,“大家写小书”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故宫营造》为单士元的故宫随笔集。以故宫建筑为主题,为喜欢故宫的读者提供权威的解读,也意在重温那位日日行走于城墙内,走遍了故宫每一个角落的老人对这一人类建筑史、博物史上之瑰宝的热爱。《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带领我们辨识文学作品中的植物,使我们对古典文学以及植物世界均有新的认识。《昆虫漫话》用110幅手绘插图,生动地讲述了蜜蜂、蝴蝶、萤火虫等14种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关于它们的寓言、传说、诗歌和历史。
“大家写小书”,或者说名家给普通读者写书,它们有个共同点:作者都有深厚的学术背景,以一种大家写小书的姿态面向普罗大众。他们或是用细节打开了解历史的新纬度,或是关照日常,让我们重新发现身边的诗意生活。在此次书单上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成人作家为儿童写作。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的长篇儿童小说《寻找鱼王》、作家赵丽宏的《渔童》等都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也呼吁更多的作家为儿童创作。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