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许多出版社争抢有限的国外优秀图书版权,引进图书的竞争日益加剧,版权的购买流程大大加快。再加上有些编辑经验不足,对国外图书门类不熟悉,只重视书名和简介,忽略内容优劣。这些图书选题一旦得到批准通过,发现问题又不能出版,会给出版社造成很大损失,还会影响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关系。有一定思想水准和审读经验的编辑,对此已有相当的认识,在审读过程中应当倍加关注。
  第一,涉及道德观、价值观的图书要谨慎。其中有些对青年人容易引发思想混乱,造成思想困惑和心理障碍的观点,要予以严格把关。美国版《聪明人:如何从规则中获益》一书,教人如何摆脱秩序的控制,在社会生活这个“控制性游戏”中处处讨巧获利、占得上风,做所谓的“聪明人”。该书以自我为中心,基本价值取向和处世方式是以损人达到利己目的,以主动出手先发制人,力求作为“聪明人”摆脱一切控制和约束。如是内容和观点,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若是引进出版那定会贻害社会,贻害青年。
  第二,对引进儿童教育类的图书要谨慎。在西方社会合适的,我们这里不一定适用。《养育一个喜乐的孩子》这本外版图书,在审读中发现大问题。希望每个孩子都成长为一个善良、有感恩之心的人,是本书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同时书里涉及大量关于宗教、灵魂的思考,如一本少儿版的福音书,通篇贯穿着浓厚的宗教气息,不适合我国儿童教育用书,最终未能出版。
  第三,引进日本漫画时要注意其色情和暴力倾向。现在一些出版社经常成套引进日本漫画图书和动漫技法图书。丛书中大部分图书的内容是好的,但其中有些漫画在描绘美少女时,画得袒胸露乳,近乎全裸,造型又十分夸张。一些漫画还有表现同性恋的场面,或夹杂有血腥暴力的内容。审读要就得认真检查,并提出修改意见。
  总之,在审读外版书稿中,主要内容没有问题的,应把不合规、不合适的内容删改后再出版。如果全书主体部分有问题,一般来说那就不适宜作为公开的、向社会广泛发行的出版物来引进、出版了。同时,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正式购买外版图书版权时,在版权合同条款中一定要写明,对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内容有删节、变动的权利。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