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民营融资骤增
以往出版产业受投资关注的程度较弱,表现并不活跃。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开放、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出版领域的投资案例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民营出版策划机构与投资者频繁合作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容小觑的趋势。早在2008年,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便得到了基石资本5000万元的风险投资;2009年,盛大文学入股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2010年,雄牛资本向山东世纪金榜书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今年3月,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SequoiaCapital)出资约1.5亿元投向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这也号称是当前民营书业获得的最大单笔投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强烈关注。尽管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俊并不愿透露细节,但还是有消息人士爆料,去年年末开始,新经典持币收购民营渠道,譬如选择各省排名第一的社科文艺图书经销商注资并控股,各经销商将自己原来的公司关掉,注册名为“新经典”的新公司。像成都新经典、南京新经典、济南新经典、长沙新经典等公司均已成立。据该人士判断,约1.5亿元风投中,用于收购渠道的经费可能在三四千万元左右。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2年间,国内共有33家民营出版企业累计获5.09亿美元VC/PE融资,平均单笔融资规模为1544万美元。其中2008年至2010年获得融资情况逐年递减,2011年后融资规模有所回升,当年获VC/PE投资规模为1.85亿美元,达到近5年最高值。2012年共有7家民营出版业获得融资,总融资规模为1.16亿美元。
面对这组数据,业内人士分析称,政策上的允许是投资者向民营出版机构连续示好的主因之一。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2010年出台的《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提出“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发行企业债券、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上市融资等多种渠道为企业融资。开展与国有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加快建立和发展中小新闻出版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允许投资人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新闻出版企业,为产业发展争取良好的融资环境。”这一利好消息的发布,使得民营出版机构在2011年后获得VC/PE融资规模骤增,新一轮的“投资热”也有望延续。
战投活跃升级出版业务
不难发现,出版领域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还将有机会为投资机构创造更多、更大的投资价值。尽管民营出版机构逐渐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但近年来各家出版集团积极筹备上市融资,欲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合纵连横”,已经上市的出版集团已经在投资领域小试牛刀,文化产业存量领域才开始与资本市场真正地全面接轨。
日前,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走访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谈到发展近况,该公司总经理刘鑫的欣喜溢于言表,“中航传媒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等于拥有了融资平台,当需要资金的时候就可以在股市募集资金,这将加速我们的市场投建和后期运营,利于实现与中国航空产业共同成长”,他笑称“‘引入战投’是我们近期做得最漂亮的一件事”。据了解,2012年9月,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同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研究院以及中国航空报社向中航传媒增资3300万元。中航科工将负责其中3000万元,并以自有资金支付。中航科工表示,增资可以利用中航传媒发行航空信息或出版物等优势,优化其品牌知名度,拓展合作机会,更有效地掌握航空制造业资料,从而提升制造水平。
在业内,类似中航传媒这样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案例并不在少数。一些出版企业借力发力,不仅在出版领域有所建树,又转向扩宽传媒和文创市场,也做得有声有色,背后就离不开战略投资者的鼎力支持。
譬如,此前上海童石在获得文具品牌服务商晨光文具的首轮投资之后,上海童石官方微博宣称,童石将与晨光文具合作,计划用2年时间,在晨光全国直营的4万家零售店中,设置童石图书专售书架。这一工程预计在2013年底全部完成。上海童石CEO王君在受访时提到,“届时公司将在3~4级市场发力,将线下体验做到儿童500米以内可以接触到的地方,这也是童石的梦想”。童石与晨光文具作为战略投资中的一环,晨光店中店的系统构建,将为传统的出版物提供多元产品的体验专区,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出版物,还有铅笔盒、橡皮擦和学生用笔等衍生文具,甚至不乏游戏、玩具、公仔等周边产品的“助阵”。可见,战略投资者能为童石的渠道创新、业务创新提供更多的选择与保障。据了解,童石身后还有华映资本、达晨创投、俞敏洪和光股权基金等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这对其打通线上、线下,涉足全产业链,恐怕都可以提供不少的支持与建议。此类以跨地域、跨产业链上下游为代表的兼并重组在未来也将成为大势。
当然,战略投资远远不止“投资行为”这样单纯,除却业务本身的升级,出版企业还可以从中借鉴专业化的管理。投资公司往往都有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利益和责任约束机制,这类严谨的风险投资操作程序和规范沿用如果能够投射到出版领域中来,小到图书选题的把控、大至出版战略的部署,业内或许都将受益良多。
金股或成共赢新鲜视角
作为单体的国有出版企业,如何与投资者形成合作、开拓融资渠道呢?其中,“金股”的理念颇具代表性。金股能够保证国家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命脉的企业的控制权,政府作为股份的所有人可以否决其他股东的决议。尤其是当前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资金进入出版领域的限制,但却可能造成出版产业在有关国家安全和利益方面的控制权旁落,金股制度的引入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不但确保了政府对国有出版企业的控制权,也可以使得后者管理方式从行政管理向持股管理转变,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当然,这样的构想如何有效实现共赢,更好的权衡政府、企业与投资者三方的利益,仍需要业内同仁与有识之士共同探讨。
与此同时,面临数字出版的崛起,VC/PE机构等投资者也将目光投入到该领域。这一现象或许也该引起更多出版企业的注意。启明创投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邝子平谈到,启明创投在2011年投资了专注于提供“知识性文档内容”的豆丁网。豆丁网参考eBay的模式,把文档放到网上进行C2C交易,利用社区的力量来鼓励用户参与分享和评比,同时向部分优秀的用户开放文件售价功能。类似数字出版形式,在传统的出版企业的理念中还不常见。邝子平谈到,电子阅读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着实吸引了资本的高度关注。豆丁网每天有超过1万个用户在该平台上付费,其中不乏出版企业如中信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与网站合作,把正式的出版物在豆丁网上发布,然后与其分成。
投资者围绕出版企业的投资,大多属于长线投资,在短期内并不急于“退出”。但毕竟能够功成身退的成功项目的概率有限,而且出版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经验远远不足,因而在退出层面也埋下隐忧,对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严峻的挑战。要发展出版领域的风险投资事业就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而退出机制的核心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如何打通出版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加强产业并购整合,进而开拓更为多元化的退出方式,对业内投融资的活跃与否至关重要。
(来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