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小偷日记》(Diary of an Oxygen Thief)是居于纽约市东村、曾在伦敦和纽约做过广告营销的一位英国匿名作者2006年以自出版形式出版的一本爱情悬疑小说。该书只有160页,讲述了一位心灵受过创伤、染上酒瘾的厌女症患者与女摄影助理之间发生的故事。10年后的2016年,小说的平装本和电子书已卖出了近10万册,美国西蒙与舒斯特购买了其纸本书版权,并于6月出版了平装本。该书3周内即售出1.4万册。作者将图片分享社交平台Instagram和推特网作为宣传的主阵地,使小说大卖,并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
  2006年完成书稿时,作者在荷兰工作,曾向多家美国文学代理公司投稿但遭拒,幸好有朋友免费为他印制了1000册精装本。于是,他带着书到荷兰的书店去推销。书店的人担心卖不出去,只留了3本。没想到的是,很快这家书店又向他进了更多的货。世界其他城市也有书店(如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开始卖这本书。
  回到纽约后,作者干起了广告宣传工作。受到之前成功推销的激励,他又自费印刷了5000册平装本,并开始全力推销。纽约市的几家独立书店开始销售这本小说。为了能让书在巴诺连锁店上架,作者参与了书店的小社推广项目,通过电邮向书店会员发送书目信息。
  年轻的时尚达人是这部作品的目标读者。因此,作者挑选时尚人士为主要顾客的书店去推销。时尚达人也是最难以捉摸的,游击营销(即重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善于创造独特的传播模式)也成为作者的主要营销手段。他还向巴诺提供了一些在推特网站的短片,用于店内宣传。由于有充足的宣传资料和良好的销售记录作后盾,巴诺第一次就进货100册。
  作者为小说建立了谷歌搜索的通道,为促进在书店的销售,他走上纽约的大街小巷,将他自己设计的图书封面海报张贴出去,这些海报很像城市中到处可见的乐队海报。此外,作者还在一个很流行的相亲网站建了一个页面,用一位漂亮的女士图片作替身。这张照片引导有意愿的求婚者去读这本书。海报也起到了引起读者兴趣、开始网络搜索和阅读的目的。
  作者还鼓励读者在Instagram上分享自己与这本书的合影照片。因此,在Instagram平台的“o2thief”兴趣小组上收获了5000多名粉丝,粉丝们分享了数千张与小说相关的照片。这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在2015年产生了效应,亚马逊网站也收到大量订单。病毒营销奏效了。
  当小说进入亚马逊前60榜单时,引起了美国Waxman Leavell版代公司伯德·里维尔的注意。里维尔在2016年夏季找到作者,买下了版权。里维尔认为,这个题材读者喜欢阅读,该书日销1000册及在社交媒体上的火爆奠定了这本书畅销的基础。出版社编辑杰瑞米·鲁比-斯特劳斯说,小说的畅销、作者积极进行营销以及作品本身的价值都是他选择这本书的重要原因。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