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赶赴湖北,参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农家书屋主题实践活动。一路走下去,真切感受到农家书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记者看来,农家书屋建设10年,其四大平台作用日益凸显——
       一是开展全民阅读的平台。建设农家书屋,把图书等精神食粮免费送到农民家门口,目标是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阅读权利。随着党和国家近年来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如今的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村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大平台。如湖北省依托农家书屋开展的“书香门第 耕读人家”活动让荆楚农村书香飘溢,让成千上万的农家以读书为荣;而宜昌市连续10届依托农家书屋举办农民读书节,使其已由最初的村民自发行为变成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惠民大事,从活动形式到阅读内容均在不断提档升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读者。
       二是文化建设聚集的平台。读书是精神文化活动,但农村的精神文化活动并不仅仅只是读书。现今的农家书屋,既在发挥着“书”的价值,又在凸现出“屋”的作用。此次湖北之行,记者看到的许多农家书屋,不仅是农民读书的所在,增添电脑连上互联网就是党员教育的讲堂,请来专家技术人员就是科技知识传播的殿堂,到了寒暑假期就成留守儿童的第二课堂,旁边安装了健身器材就是农民健身的场所,在人口密集地方甚至还是农村广场舞大妈们的聚集地……文化建设的聚集作用使农家书屋越来越成为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心,这些文化功能的不断添加,让农家书屋更有引力,也更具魅力。
       三是基层实践创新的平台。农家书屋,建是基础,管和用是关键。如何管好、用好农家书屋?到农家书屋实际走一圈儿,记者不得不感慨“高手在民间”。农家书屋图书品种少,有的地方创造了村际间的图书互换流转;阅读仍然不便利,有的地方尝试建立了文化中心户;管理员缺乏管理经验,有的地方开展了管理员到图书馆跟班培训;为提高图书利用率,有的地方采用挨着学校办农家书屋,并因地制宜探索出“四点半课堂”运作模式……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创新形成的延伸服务让农家书屋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四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平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两个百年”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生动而深刻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广大农村依然是建设的短板,而文化小康又是短板中的短板,培养新型农民,实现人的现代化,读书是最重要的途径。湖北农家书屋的实践表明,当前农家书屋在农村文化小康建设中已经担当起重任,提高老乡素质,农家书屋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目前,围绕农家书屋形成的读书氛围正在农村大地弥漫,但培养新型农民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温火慢炖,久久为功。这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注重农家书屋建设,各个农家书屋要吸引更多的老乡走进农家书屋,让农家书屋这一平台培养和造就大批新时代的新型农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