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整体观》《教育与圆满人生》
李漫博,作为一工科学子,大学时期即著述了《道德经译注》一书。时任保定市经济开发区主任马学禄“慧眼识珠”,洞烛其读书潜质,便把他调入开发区,让其专心读书,重点的是融通易经之变易、简易和不易之学,包括去印度修佛若许年,可谓 “养士”、“得士”的当代“经典绝版”故事传奇。于是,漫博卅年如一日,目不窥园,心无旁骛,遂将儒释道融会贯通。最近,他在北京掀起一场“学术风暴”:频频亮相于北京大学礼堂、国家会议中心大讲堂等,将其赋有“颠覆意义”的学说娓娓道来。故而,他被学界谑称为“草根思想家”,被北京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马学禄,高级经济师,中国风能协会副会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低炭经济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海南智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更是当代“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一不小心便培养、成就了一个后劲十足的“潜力股”国学大师,较之孟尝君等“战国四君子”各自养了一群“鸡鸣狗盗之徒”(王安石语),何啻强于十万八千里耶!
¥66.00

《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整体观》《教育与圆满人生》

      全球统一的文化与文明模式或将在中国诞生。李漫博、马学禄先生历经卅年修为,建构的“全球视域·中华文化与文明”的学术体系,业已露出冰山一角,其中的两部著作——《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整体观》、《教育与圆满人生》,近日由海南出版社出版。该体系将高深学理思考予以通俗化解读,被学界称为“求道之书”、“救世之学”;为中国当下的文化教育诊脉开方,堪称“文化强国”战略的思想、学术基础。
       前书认为,中国乡村、印度丛林和西方城市这三大文化与文明体系,都是独立起源和成熟完整的系统,对人类社会均曾发挥巨大的作用。自汉唐迄今,通过丝绸之路、列强入侵和僧侣往来等多种渠道,三大体系的交汇和冲突在中国上演,已成为中国特有的文明现象,成为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存在,这固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和混乱,也带来了宝贵的资源和能量。于是中国得到了融合、创新三者的机遇,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只有开启了中国人的智慧,认清三大体系各自的本来面目,将其自性本体融合在一起,中国才能和平崛起,建立文明共和;只有中国建立了文明共和,才能自化化他,顺而治之,最终完成人类的文明共和。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西方最大化的价值文化已经捉襟见肘,暴露出其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大关系中的种种冲突,暴露出其在持续性、和谐性、平衡性、容忍性及协同性等方面的严重问题,而且这些均是靠其自系统无法解决的。于是,自己变成贪婪的饕餮,他人变成必杀的仇敌,天地变成攫取的美元。
        后书认为,教育是人类变革自我的过程,具有四大内涵——心性、道德、知识和技艺。只有四方面具足,方可培养完整的文化人格,从而实现圆满人生;内涵不同,教法、学法也就不同。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心性教育有止观教法,道德教育有反省教法,知识教育有通学教法,技艺教育有冥想教法,并贯彻知行合一的原则,其效率远远高于现代的拆分式教法。所以,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类迄今形成了三种教育模式:中国书院模式适宜道德教育,印度珈蓝寺院模式适宜心性教育,西方学院模式适宜知识、技艺教育;三者的共和便构成完整的教育模式。中国现代的应试教育是全盘西化的,存在严重缺陷。因而说,我们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重塑国人的文化人格,建立完整的教育模式,改变只重知识、轻视心性、荒废道德和技艺教育的窘境,进而摆脱教育的行政化和商业化。 
        购书联系人:
       马得原:18689607187,mayingiz@hotmail.com
       张瑞英:13400267089,gbt2005@sohu.com
       邵晓雷:13730272086,sxiao79@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