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宗教(彩色图文版)
作者简介   休斯顿•史密斯(Huston Smith 1919~)为国际知名且广受尊崇的首席世界宗教学者。   他出生于来华传教的传教士家庭,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怀曼(Henry Nelson Wieman)门下求学,并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受业于裴柏(Stephen C. Pepper)。1947年进圣路易的华盛顿大学哲学系任教。1958年出版脍炙人口的《人的宗教》,累计销售200万册。 历任华盛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雪城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职,晚年回母校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担任访问教授。史密斯被公认为宗教史权威,他的文字流畅,通情达理;也是比较宗教哲学的领衔人物。他还是美国公共电视(PBS)比尔•莫耶斯所制作五集电视节目的访谈对象,获颁十二个荣誉学位,有十五本著作,包括畅销书《人的宗教》以及《宗教为什么重要》。
¥68.00元

人的宗教(彩色图文版)

  主编推荐
1.最通俗易懂的宗教人文名著:以说故事、讲历史与哲学思辨的方式阐述世界宗教传统的智慧。
2. 史密斯被公认为宗教史权威,也是比较宗教哲学的领衔人物,他的作品文字流畅,通情达理。
3.美国大学首选人文通识经典
4.世界宗教第一部可用的教科书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优美的文字和精彩的图片,先后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的传统,以及各种原初宗教智慧。作者在书中以说故事、讲历史与哲学思辨的方式,把世界宗教中蕴涵的生命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新增加了世界宗教艺术内容,以便充分展现出世界宗教的精神内涵。
史密斯尝试把世界宗教的精神性和艺术性传达给大众,围绕宗教所引发的价值,深入挖掘人性的奥秘。书中的内容丰富而精彩,语言生动流畅、通情达理,本书自1958年出版以来,累计畅销200多万册,成为美国各大学首选的人文通识经典。

名家推荐
  史密斯教授的写作策略很清楚,就是要展现宗教的最佳面貌。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既不是宗教史,也不是对宗教作全盘或平衡的论述,更不是比较宗教之优劣,而是环绕着宗教所引发的"价值"。这种价值,简而言之,就是促使人性趋于完美的力量。                               
  ——傅佩荣,台大哲学系教授
 
  读这书宛如回到年轻时读大学的味道。读史密斯的书,他真能出之于同情理解的态度,出入世界各大宗教,顿生亲切之感。 史密斯搜罗的材料丰富,把各精神传统当作活的传统来看。他也真能做到深入浅出的地步。
——刘述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部书不像一般哲学书只讲一些抽象的观念,同时配合着丰富的比喻、感受与实际的作为。最特别是人物——释迦牟尼、孔子、穆罕默德、耶稣的描写,对于境界的描写亦然,由此岸渡到彼岸的比喻,写得就是美。看了这部书,就算不被它说服,也会感到心弦触动。
                                        ——刘安云,《人的宗教》译者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起点  5
 
第二章   印度教  15
人们想要的是什么?      16
人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22
内在的超越      25
通往目标的四条道路      27
通过知识走向神的途径      29
通过爱走向神的途径      31
通过工作走向神的途径      36
通过身心训练走向神的途径      39
生命的阶段      47
生命的状态      50
在你之前所有的话语都消退了      55
在宇宙中成长      58
世界——欢迎和再见      61
走向同一顶峰的许多途径      67
 
第三章   佛教  71
醒悟了的人      72
沉默的圣人      77
叛逆的圣人      81
四圣谛      85
八正道      88
佛教的基本概念      96
大乘和小乘      102
金花的秘密      110
金刚霹雳      117
渡河的形象      120
佛教与印度教在印度的合流      125
 
第四章   儒家  129
至圣先师      131
孔子面临的问题      134
儒家对手的答案      138
孔子的答案      140
理想传统的内容      144
孔子的方案      149
伦理或是宗教?      153
对中国的影响      157
 
第五章   道家  163
老子      164
道的三种意义      165
三种道家思想      167
有效的力量:哲学的道家      167
扩大的力量:道家养生和瑜伽      169
替代性的力量:宗教的道家      172
力量的混合      175
创造性的静      176
道家的其他价值      180
结论      187
 
第六章   伊斯兰教  189
背景      190
先知的封印      192
走向胜利的迁徙      197
持续的奇迹      200
基本的神学概念      205
五根支柱      209
社会教义      215
苏非主义      224
伊斯兰教何处去?      233
 
第七章   犹太教  237
神的意义      239
创造的意义      241
人类存在的意义      244
历史的意义      246
道德的意义      249
正义的意义      251
受难的意义      255
救世主信仰的意义      258
生命的神圣化      260
启示      263
选民      266
以色列      270
 
第八章   基督教  277
历史上的耶稣      278
信仰的基督      282
终结和开始      287
佳音      289
耶稣的神秘身体      292
教会的心灵      294
罗马天主教      300
东正教      304
新教      307
 
第九章   原始宗教  313
澳洲经验      314
口述性、地点和时间      317
原始世界      322
象征的心灵      326
结论      330
第十章   最后的考察  333
宗教之间的关系      334
智慧传统      335
聆听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