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禅公案

公案宜参不宜解。参则得智慧,解则得思理。前人的公案之书,徘徊在二者之间,而偏于参,故甚多迷离仿佛之词,以希求参学者,因指而得月。现代宗门大多已失参的宗旨,似不必如前人的顾忌,故而着重于解,仍求不落于逻辑的理性思考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