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新释

编辑推荐
《现代经济学新释》:在实践和思考中学习现代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引入中国后,被称为西方经济学,以区别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后来细化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中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等等。
  《现代经济学新释》内容包括:关于经济学的假设、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发展的主线、寻租:“看不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价值悖论与消费者剩余、机会成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垄断来自哪里、“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有什么不好、是市场在误解,还是人在误导、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吗、奥运冠军的报酬与胜者全得博弈、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所支付的代价、最有影响力的中央银行:美联储……
内容推荐
  现代经济学引人中国后,被称为西方经济学,以区别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后来细化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中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等等,等级划分的依据则是其包含的数学难易程度。
目录
代序在实践和思考中学习现代经济学
1.现代经济学在中国刚刚启程
2.关于经济学的假设
3.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4.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的另一个基本假设
5.什么是科斯定理?
6.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发展的主线
7.关于外部性和公共品
8.政府调控中的市场手段
9.帕累托效率是一种理想状态
10.帕累托效率与市场失灵
11.寻租:“看不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
12.效用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
13.效用理论的数学解释
14.价值悖论与消费者剩余代序在实践和思考中学习现代经济学
1.现代经济学在中国刚刚启程
2.关于经济学的假设
3.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4.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的另一个基本假设
5.什么是科斯定理?
6.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发展的主线
7.关于外部性和公共品
8.政府调控中的市场手段
9.帕累托效率是一种理想状态
10.帕累托效率与市场失灵
11.寻租:“看不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
12.效用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
13.效用理论的数学解释
14.价值悖论与消费者剩余
15.生产理论与企业组织
16.成本分析:企业决策的基础
17.机会成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18.生产与成本理论的数学描述
19.完全竞争的世界是一个价格接受者的世界
20.垄断是不完全竞争的极端形式
21.垄断来自哪里?
22.对垄断理论的积极解释
23.了解几个垄断组织的名词
24.美国的反垄断政策与实践
25.收入分配决定于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26.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27.再造恩格尔定律
28.奥肯的漏桶原理与所得税抵免
29.“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有什么不好?
30.工资为什么存在差别?
31.土地与租金
32.风险是资本市场永远不变的特征
33.资产的现值与股权风险溢价
34.托宾Q值:理论与实践
35.风险与投机
36.理性预期与有效市场理论
37.对市场的看法
38.是市场在误解?还是人在误导?
39.我们离有效市场有多远?
40.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吗?
41.比较优势原则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
42.贸易保护主义不可避免
43.关于特里芬难题和布雷顿森林体系
44.托宾税对我们的启示
45.再论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
46.人口与资源限制
4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48.公共选择理论和阿罗悖论
49.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
50.奥运冠军的报酬与胜者全得博弈
51.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所支付的代价
52.全要素生产率与丹尼森残差
5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和政策工具
54.GDP仅是一个统计指标?
55.总供给与总需求
56.总需求理论奠定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
57.为什么要强调经济增长?
58.乘数作用下的投资拉动
59.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假说
60.关于商业周期波动理论
61.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
62.货币与银行的基本理论浅谈
63.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64.最有影响力的中央银行:美联储
65.什么是流动性?
66.流动性陷阱是否存在?
67.失业是政府要关注解决的重要问题
68.关于菲利普斯曲线
69.IS-LM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上)
70.IS-LM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中)
71.IS-LM模型和宏观经济政策(下)
72.古典学派的核心是价格具有弹性
73.新古典经济学派的重要支撑在于理性预期
74.新古典综合派是凯恩斯主义的新发展
75.卢卡斯和理性预期革命
76.关于供给学派理论与拉弗曲线
77.马歇尔对经济学的贡献
78.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
79.经济学的一代宗师萨缪尔森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概念中,租金是永远没有供给弹性的生产要素(如土地)的报酬,它是诱使这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所必需的最小值的额外收益。后来,马歇尔发展了租金的概念,他把短期内缺乏供给弹性的生产要素(如建筑物、机器、工具等资本品)所得的报酬称之为“准租金”。现在一般的标准理论教科书对租金一词的解释为: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款项中超过那些资源在任何可替代的用途中所得到的款项中的那一部分,也即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不需要吸引资源用于特定用途的一种分配上不必要的支付款项。然而,在众多关于“寻租理论”的文章中,其分析是建立在对租金的下述定义之上的:租金是由于不同体制、权力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额外收益。而在我国比较权威的定义则是,由于某种天然的或人为的社会原因,使物品的供给量扩大受到限制,从而使市场价格稳定地高于成本而形成的一种长期的超额利润或要素的超额收入。
  现代研究发现,政府的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如进口配额、生产许可证发放、价格管制,乃至特定行业的特殊管制,包括对从业人员数量的限制等,都可以造成人为的稀缺,从而也会形成超额收入。因此,现在使用的租金概念就进一步扩大到包括公共权力对经济活动干预或管制所形成的超额收益。
  同样,对于寻租也有多种定义,布坎南等人认为“寻求租金一词是要描述这样一种制度背景化的行为:在那里,个人竭尽努力使价值最大化造成了社会浪费,而没有形成社会剩余”。他们把寻租描述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即一个人在寻租,说明了这个人在某事上进行了投资,被投资的这种事情实际上没有提高,甚至降低了生产率,但却确实给投资者带来了一种特殊的地位或垄断权利而提高了投资者的收入,租金也就是由此所得的收人。因此,柯兰得尔给寻租下的定义是为了争夺人为的财富转移而浪费资源的活动。而克鲁格则认为寻租是为了取得许可证和配额以获得额外收益而进行的疏通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