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中国新闻出版报》走基层·全民阅读纪行采访组走进江苏,从南京到徐州再到苏州,行走在金秋收获时节的苏北苏南大地,所见所闻,在感慨江苏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裕的同时,更感受到江苏省推动全民阅读、打造“阅读大省”的浓浓氛围。
一个“经济强省”为何要打造“阅读大省”?全国的“出版强省”需要转型“阅读大省”吗?读者关心的也正是记者所关注的,那就让我们沿着江苏省推动全民阅读的路径,共同去探寻其中的答案吧!
党委政府:
顶层设计 全力倡导
10月8日,江苏省人大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列入明年立法项目。闻此,参与这次江苏全民阅读纪行采访的采访组成员不禁感慨:江苏全民阅读搞得好,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分不开!
党委政府为何要倡导全民阅读?许多人会说,因为党的十八大历史性地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报告。没错,这是重要原因,但记者在江苏上上下下的采访中切实感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重视并推动全民阅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要通过全民阅读破解江苏发展中碰到的实打实的问题。
作为我国经济强省,江苏省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但在江苏经济最为发达的苏南率先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却发现,实现现代化不仅需要经济发展发达,更需要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恰恰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短板”,而要补齐这一“短板”,全民阅读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实现途径。
破解实打实的问题需要实打实的措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江苏省委、省政府开始了顶层设计,将居民综合阅读率纳入新修订的《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纳入《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书香江苏”建设目标,将全民阅读纳入全省“十二五”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之中,不仅提供经费保障,而且细化考核指标,同时重点跟踪督办。2011年,江苏省就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分管副省长为副组长的江苏省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推动全民阅读由活动推动向常态化规范化转变。同时,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等领导还身体力行,不仅多次亲临江苏书展,还带头读书、荐书。2011年罗志军推荐的《精神的力量》《中国震撼》《创业的国度》3本书,在全省产生积极反响,“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全省蔚成风气。
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倡导,在全省各地形成巨大示范和推动力量。各省辖市将全民阅读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分解到各职能部门,13个省辖市先后成立了全民阅读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全省全民阅读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张家港市去年发布全国首个覆盖城乡的“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将民众阅读活动的参与率、阅读成效的满意率等纳入评价范畴。江阴市委、市政府启动“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每家一个书柜、两种报刊、300册图书),目前“家庭读书工程”覆盖率已达到70%。泗阳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委书记李荣锦说,经济发展水平与全民阅读不是因与果的关系,“只要学习不‘欠账’,发展也不会‘欠账’”,硬是通过“政府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掏一点”,打造了“10分钟读书圈”“一里路读书点”……记者在苏州、徐州采访时都感到,这里的市县领导,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已将全民阅读摆上工作重要议程,不仅在人财物方面大力支持,而且通过亲自参加当地读书活动、向读者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等方式倡导大家读书。
保障公民阅读权利是党和政府的责任。认识上的高出一筹,形成行动上的领先一步。目前,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已制定并将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书香江苏建设的意见》,提出实施“六大工程”、办好30件实事,拟在全国率先从制度层面设计并形成长远推动全省全民阅读的长效机制。
行业系统:全力以赴 务实推动
如果和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周琪聊天,聊不上三句话,他准会把话题拽到全民阅读上,并且滔滔不绝,讲意义头头是道,说情况如数家珍,这次采访组采访周琪局长,大家对此深有体会。
全民阅读是周琪局长的兴奋点,也是江苏省新闻出版工作的着力点。办读书节、开座谈会,协调各界参与、组织媒体宣传……不遗余力地推动,正呈现积极的效果。一批“书香”品牌得到培育、巩固,“苏州阅读之星”、淮安“周恩来读书节”、南通“邹韬奋读书节”、张家港“家在港城”新市民阅读行动等“书香”品牌已经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各式各类的主题读书活动在省内你方唱罢我登场,高潮接连迭起,书香四季弥漫。省局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书香之县(乡、家)”评选推荐,江阴市、张家港市、吴江区、泗阳县脱颖而出,成为全省全民阅读的榜样和标杆。与此同时,依托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在农家书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阅读需求的同时,省局又开始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让这一阅读平台活力迸发,发挥出更为重大的作用。
省局全力以赴,各出版发行单位更是务实推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发挥集团出版发行的龙头作用,在出好书的同时,积极运用自身渠道和平台优势推荐好书、销售好书,通过创造让人们能够真正读到好书的阅读环境,全力推动省内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省内其他出版单位也纷纷投身其中,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积极参与矿工书屋、农家书屋建设,成为全民阅读的倡导者和引导者。此外,先锋书店、大众书局、可一书店、万象书坊等民营书业也发挥各自优势,在积极推动和服务全民阅读中发展壮大自己。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摆进融入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财政厅、法制办等部门新增为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这意味着这一协调推动全省全民阅读的组织机构成员已由当初的13个扩容至21个,而竞相参与“书香江苏”建设工程的机关、企事业牵头和责任单位已多达50余个。
江苏省的全民阅读活动不是由省新闻出版局一家在推,而是社会各界都在动,这不仅是记者在采访时的一个突出感受,也是大家公认的江苏省读书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环保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人口计生委、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关工委……在这里,每个成员单位绝不是挂名单位,而是要为全民阅读实实在在出力,个个都是活动的中坚力量。像教育厅开展的“经典诵读”、总工会的“职工读书月”、妇联的“女性大讲堂”“家庭阅读日”等活动都已成为“书香江苏”建设的助推器。
党政部门如此,社会各界也纷纷把自己摆进融入到全民阅读之中,像今年的读书节,国家电网江苏电力公司在去年捐资100万元的基础上,继续出资100万元捐助城乡阅报栏(屏)建设;南京地铁公司在1号线开出书香专列,使之成为传播书香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江苏移动赠送价值50万元的电子书券;江苏电信赠送价值100万元的流量;江苏联通向6万多新老“沃”阅读用户每户赠送价值32元的电子书券……
全民阅读作为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仅由行业推动,那就是“小马拉大车”,必然吃力。周琪局长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开展全民阅读就好比是在河里游泳,以前只有新闻出版系统一家在游,大家都在河岸上看热闹,你游得很累,大家的说法也很多。现在是把大家都拉进河里游,游好游坏大家都有份,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干好。
媒体宣传:树立典型 营造氛围
“‘最是书香能致远’,江苏将全民阅读当作全面提升公民素质的一个有力抓手,阅读不仅融入江苏人的生活,而且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现代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每一个人。而江苏沿着全民阅读的道路拾级而上、为实现‘两个率先’不断超越的身影,已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这是《光明日报》今年4月1日刊发的通讯《人人有书读 家家飘书香》中,对江苏开展全民阅读状况的一段描述。
媒体是推进全民阅读的一支重要力量,担负着引导和唤起民众阅读热情的文化使命。江苏省在推进全省全民阅读活动中注重并发挥媒体的推动力量。今年4月,江苏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组建,并组织开展了为时长达半年的“书香江苏环省行”活动。目前,已完成对全部13个省辖市城乡全民阅读的采访报道。采访活动还邀请了中央媒体共同参与,使宣传形成全国效应,产生积极反响,为全省全民阅读开展和持续推进营造出浓厚氛围。
也正因为组建了江苏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省内媒体对全民阅读活动的宣传形成了集聚效应。《新华日报》每月开设读书讲坛,《扬子晚报》每周开设读书专版,省电台多频道开办读书节目和开展主持人读书团活动,省电视台倾力打造《好书大家谈》品牌栏目,中江网在首页重要位置开设读书专题并积极筹建第三届江苏书展网上在线访谈室,等等,舆论对建设“书香江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由省全民阅读办主办,省、市、县各级阅读机构成员单位联办的“书香江苏在线”网站、微博也日益成为推动和服务全民阅读活动的广受关注的新平台。特别是江苏将媒体参与范围扩展到国内外知名新媒体,百度、当当、中文在线等均表示积极介入,为宣传造势增添了新生力量。
读者主体:自觉阅读 渐成风尚
“自小生活在苏州、因小时候调皮撕书挨过父亲打的小苏考上英国剑桥大学建筑系,酷爱图书的父亲将自己珍藏的善本《浮生六记》忍痛卖掉,作为儿子出国学习的费用。几年后,学有所成的小苏在回国前,从国外拍卖会上倾自己劳动所得拍得一套《浮生六记》,作为带给年迈父亲的礼物……”这是苏州市为推动全民阅读所拍摄的微电影——《书香苏州》讲述的感人故事。
的确,阅读说到底是人的活动,是由人表现出来的。全民阅读作为事关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民生工程。而在这一工程的实施中,读者作为阅读主体,始终是活动的主角,是“书香江苏”建设的最主要力量。正如盲人读者孙晓东所言:“你是我的眼睛,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
政府和社会的倡导和鼓励,让阅读慢慢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方式,记者在采访中不时“拍摄”到酷爱读书的群体和个人镜头。苏州市吴中区横泾街道为提高居民素质,号召打造家庭小书房,使家庭阅读蔚然成风,社区未成年人阅读量人均达到20本,同时通过“小手牵大手”读书活动,有效提高了成人阅读率。徐州团市委大力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20多人争做读书先锋,不仅在机关形成浓浓读书氛围,还带动机关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徐州泉山区彭祖园社区,一生酷爱买书、藏书的张绍堂老人,103岁高龄仍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写笔记……
“美好江苏,美在读书”,全民阅读正在成为7800万江苏人的共识,也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当一个“经济强省”同时又成为一个“阅读大省”时,人们必将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江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