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23日-24日,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联盟第一届常务理事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章程》,标志着联盟组织架构形成,正式开始运行。
  此次大会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来自中央和地方50余家联盟成员单位近百人参加了大会。联盟成员代表在会上就如何发挥媒体在推进全民阅读中的作用、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下一步发展进行了交流。
  另外,“2013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启动在即,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成员单位围绕“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总结推荐经验,如何借助媒体联盟的力量,进一步扩大“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品牌影响等话题建言献策。
  “有了联盟,终于找到家了,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这是此次大会给予许多记者的共同感受。
  11月23日至24日,京城已是寒意阵阵,但在北京香江戴斯酒店一楼会议室召开的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却气氛热烈。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的成立,以及《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章程》的出炉,标志着由《中国新闻出版报》联合78家媒体倡议发起成立的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瓜熟蒂落,联盟将开启全新的历史篇章,并在引领全民阅读、聚合媒体力量,倡导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把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这件事情对于我们利用媒体力量推动全民阅读、营造书香氛围、提高中国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且功德无量的事情。”被聘为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名誉理事长的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高度评价了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成立。
  被聘为联盟顾问的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则相信,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一定能为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的建设作出贡献。从事新闻工作12年,跑新闻出版口也整整10年的经历,让《人民日报》记者张贺强烈感觉到出版与阅读是一个关系千家万户、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强盛的重要领域。他认为,媒体联盟的成立使联盟成员之间加强联系、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合作共赢,使原来分散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绳。“我相信随着阅读联盟未来持续开展活动,它在传媒界和读者中的影响力一定会越来越大。”
  “第一次参加阅读联盟组织的活动,是参加联盟走进杭州。那次才发现,竟然还有这么多同行者,和我一样,在为推广阅读而努力。”参与联盟筹备工作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副总监贺超,对联盟的成立更是充满了兴奋。“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一家媒体的声音总归是孤单了些。毕竟孤掌难鸣。”他认为,联盟作为聚合的平台,无疑更好地放大了阅读媒体的报道声音,让各家媒体可以联手推送更有力量的报道,为书香中国而呐喊。在他看来,两天的会议,没有走形式,很务实地探讨了联盟的组织架构,活动章程。“大家有义务,有责任,让书业媒体的平台良性循环。”
  “联盟作为读书媒体的交流平台,将为全民阅读活动的普及带来更大的声势,产生更好效果。”《经济日报》记者李丹感到,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理事会的成立,使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工作更加规范,不仅有利于全民阅读活动更好地开展,而且将媒体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对推广阅读一定会起到积极作用。
  及时把好书推荐给读者
  “有了联盟,终于找到家了,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这是交流中,许多记者的共同感受。“我坚信,只有喜欢阅读的人,才能坚守在推广阅读的岗位上,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贺超说,人以群分,或许这就是冥冥中成立全民阅读联盟,并且吸引全国阅读媒体踊跃参加的原因。“热爱,可以缩短所有的距离,热爱可以消弥人和人的隔膜。”贺超感到,书,让大家一见面,就觉得是熟稔的。“或许是因为曾经看过同一本书,采访过同一位作家,喜欢过同一篇文章。”
  “参加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看到祖国各地的读书版记者们千姿百态,奔赴北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组织,很为他们,也为我自己高兴。”《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萧三郎认为,阅读推广是关乎精神追求,或是文化传承之事。能如此坚持,如此执著的都是爱书人。他希望联盟以后多组织走进全国各地的联合采访活动、不同媒体的深度交流对谈、名家名人奔赴地方的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壮大联盟自己的声势;另一方面真正能将全民阅读推进到各地,同时也能让大家真正感受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乐趣。
  “如何在茫茫书海中为好书找到读者、为读者找到好书越来越难。媒体能联合起来为推进全民阅读做点儿事,确实很棒!”张贺认为,随着每年出书品种的不断增加,媒体发挥触觉敏锐的优势,广泛联系出版界、读书界,及时把有价值的好书推荐给读者,在今天就显得格外重要。他希望今后联盟能在吸引、引导和鼓励大众读书方面做点儿实事。
  《工人日报》记者苏墨表示,非常高兴看到联盟不断壮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能有这样迅猛的发展,是我始料不及的,这要归功于每个成员推动全民阅读的热忱与执著。”她期待联盟能为大家创造更多相互学习的机会,搭建共同推介、共同发展的平台。
  “推动阅读,传递书香,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了,联盟更强化了这种意义,并为之添翼。”在《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主编王珺眼里,以前大家在各自媒体,在不同的读者群倡导阅读,推介好书。“今天联盟的成立,为我们提供了更大平台,更有助于我们整合力量,集中发力,扩大影响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选举联盟第一届常务理事会、参加代表大会、交流经验、聆听柯传奎教授健康知识讲座、参观国家博物馆、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798朱炳仁艺术中心……两天的代表大会,内容丰富而又充实,大家在共享联盟理事会成立喜悦的同时,交流了经验,增加了友谊。
  苏墨曾参加联盟走进武汉和杭州,但对这次代表大会,她感受到与前两次活动不同的触动。她说,随着大家越来越熟悉,彼此之间的沟通也不断地深入起来,一起探讨各自工作中的经验、不足与困境,真挚坦诚。“我也在短短两天的活动里开阔了眼界,对如何应对电子阅读时代来临、如何更广泛地满足各类人群的阅读需求有了全新的认识。”
  “联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媒体交流的机会。”这是《光明日报》光明书榜副主编吴娜参加两天活动感受最深的体会。“一些同行谈到的新媒体的应用,可以使传统纸媒的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推广,提升媒体影响力,使我很受启发。”她建议,联盟要根据媒体的不同特点和优势,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例如传统媒体可以利用在自身领域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等,以深度采访和信息采集为主,从源头提供更多更有传播价值的内容;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多元、更直接,在具体的推广方面更能体现价值。”
  李丹也希望联盟今后能发挥更大作用,定期组织采访、交流活动。“听到媒体同行分享的经验,为我们下一步办好阅读周刊提供了宝贵借鉴。相信在联盟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会为全民阅读一同贡献力量。”
  “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一件事要做成都不容易。良好的开端会是成功的一半。而一切,只是为了人与书的遇见。”贺超说出了每一位代表的心声。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