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启蒙时代的《小蝌蚪找妈妈》,到懂事后所看的《大闹天宫》、《没头脑和不高兴》,如今细想依然历历在目。怀念那些经典之余,总是困惑,何以谈及中国动画的辉煌时代,便只能定格在那个年代?
在当年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工作室里,每个动画创作人员的桌上都摆放着一面镜子。前去参观的人都会问,你们画动画需要天天化妆吗?当然不是。绘制《大闹天宫》的时候,需要时时对着镜子做各种表情,才能绘制出动画人物的表情。想象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方能让笔下的动画人物活灵活现。考虑孙悟空的动作设计时,特地请来当时的“南猴王”教大家演“猴戏”。握画笔的手,如若能耍得好猴棒,那么笔下的孙猴儿便会虎虎有神威,离“有仁有义”的“美猴王”便近了……
王尔德说,我喜欢演戏,因为演戏比生活更真实。动画之所以有这样的魅力,是因为动画人物融入了创作者全部的心思和心律起伏。中国动画的辉煌,正是源于那代动画创作者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动画的赤诚之爱。动画载着他们的梦想和希冀,却又扎根现世,象是尘埃中开出的花。
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曾说:“与其关注人物的动作,不如去关心人物的内心。”与其关注动画的技术,不如关心动画中的人情。这决非只注重技术上的革新或是借鉴国外成功实例可得。中国动画的辉煌,尘封在往昔的岁月中,成为了我们这代人最初最美的回忆,却至今氤氲着温暖的气息。但愿这温暖的气息能有新的延续。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