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阅读行为需要引导,阅读习惯需要培养,阅读精神需要塑造,而这一切皆离不开那些关注阅读需求、献身阅读推广事业的人和组织的呼吁与行动,他们是推动书香中国前行的阅读力量。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默默耕耘,甘于奉献,用自己的辛苦和努力照亮
我们前进的阅读之路,让我们铭记他们的付出——
    阅读邻居分享个人阅读体验
    【简介】这是由3位爱书人绿茶、杨早、邱小石发起的读书会,每月一期,秉承阅读分享的精神。每次读书会举行的周末,参加者们在读易洞书房这个温馨的书香乐园里,以图书为载体,分享每个人独特的阅读体验。阅读邻居还坚持将每期的读书会内容整理成文,上传网络与更多的人分享。
    从2011年10月至今,阅读邻居读书会已经成功举办20期。“由学者、媒体、书店3种专业力量共同构筑的阅读邻居读书会,体现年轻知识分子的力量和公益心。阅读邻居的活动新颖别致、内容深刻、影响力大,已经成为北京市知名的社科类读书会。”因此,阅读邻居荣膺2013年北京市“阅读示范社区”。
    【点评】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好好享受阅读带给我们的奇妙世界。在阅读邻居,忙碌的人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事实上,在阅读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分享阅读,也可以在任何地域实现阅读分享。“阅读需要分享”,每个人在读书会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并接受别人分享的阅读体验,这样的互动和交流就是最好的阅读分享的体现。一个城市,如果有很多类型不同的读书会,那么阅读离我们会越来越近,并成为我们的左邻右舍,成为每个人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孩子”亲子阅读会 让孩子共享阅读平等
    【简介】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社区中心,每周二和周五的上午都会定时举办亲子阅读会。与时下很多社区开展的此类活动不同,和妈妈一起来这里读书的58个孩子,全部来自外来务工家庭。这个阅读会有一个可爱的名字——“绿孩子”。
    “绿孩子”的幕后推手,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儿童阅读研究中心。“80后”李玲是这家机构的执行董事。除了李玲和另外一名专职人员,“绿孩子”还有8位义工老师。参与活动的义工每个月都会在一起选书、集体备课,并且相互传授吸引孩子听故事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老师们还会进行示范,教会家长给孩子讲故事的方法。
    “绿孩子”不仅让孩子爱上了图书,也让家长们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自“绿孩子”项目启动一年半以来,在当地社区拥有2岁至3岁孩子的外来务工家庭中,已有20%参加了“绿孩子”亲子阅读会。
    【点评】“绿孩子”亲子阅读会作为由“80后”年轻人主导的公益阅读推广组织,不仅关注弱势群体,更关注科学的阅读推广方法以及效果评估。为弱势群体、尤其是外来务工家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通过阅读引导孩子,进而影响带动父母,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每一个孩子共享阅读的平等,是“绿孩子”孜孜以求、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彩虹花公益小书房 传播阅读的快乐
    【简介】在深圳市龙岗区,有这样一群妈妈,她们不但培养自己孩子的阅读习惯,还将阅读这件美事传递出去,将好的读物和阅读方法与更多的小朋友和家长分享。3年的坚持和收获,让她们亲手创建的亲子阅读小组拥有了正式的身份,成为民办非营利社会组织,并荣获深圳市全民阅读推广示范项目。这就是深圳龙岗区彩虹花公益小书房。
    从最初只有5个妈妈参与,到如今拥有40余名义工爸爸、义工妈妈和上千套藏书。彩虹花公益小书房规模在不断壮大,读书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从亲子读书会到读书宝贝秀,从绘本剧表演到会展中心参展,缤纷多样,其中,读书宝贝秀活动还成为深圳市读书月系列活动中的一个保留项目。如今,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义工妈妈们主动走向龙岗区的各个角落,分享亲子阅读经验,把阅读的快乐传播出去。
    【点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深圳龙岗区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的义工妈妈们,用3年的坚持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最初她们更多的是为了培养自己孩子的阅读习惯。而今这个小书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如今,小书房对于她们而言已经从兴趣变成了一种使命,不仅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从阅读中受益,而且让爱与奉献更传入人心。
    第二书房 让阅读构筑梦想
    【简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河橡树湾的第二书房,是附近居民最爱去的地方,那里举办的特色读书会等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前来参加。在260平方米的空间里,家长阅览区、亲子阅读区、儿童游乐区被室内错落有致的白色书架自然分割而成,却又相互联系。为了增强阅读的体验性,也为了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第二书房还专门辟出一间沙龙活动室用来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和儿童阅读活动。如今,在这里开展的读书会、讲座、沙龙等已成为第二书房的招牌活动。
    秉持“要为孩子提供优质图书、受益一生的书”的理念,第二书房的创办人李岩坚持亲自选书,他说:“第二书房坚持将好书介绍给孩子们,致力于培育整个社区的阅读氛围,我们的口号是‘阅读构筑梦想’,希望孩子们从阅读中汲取精神营养,构建强大的精神世界。”
    【点评】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孩子自小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有好环境、好书、好氛围、好榜样,而社区图书馆就是阅读最好的载体与平台。李岩以此为目标,努力将第二书房营造成除了家里的书房之外的另一个可以读书的地方,让处于都市喧嚣生活中的我们能够享受阅读带来的心灵上的宁静。这里已经不仅仅是保存书的“馆”,喜爱阅读的孩子和大人才是真正的主角。
    推广者:启航 实验跨媒体阅读
    【简介】启航,原名岂航,现任中国书店出版社副社长。开过唱片公司,建过音乐网站,做过自由撰稿人、电视节目编导和策划人的他,可谓是通晓“十八般武艺”,目前已出版有书话集《读家秘籍》《无间书道》《电影遇见书》,荐书歌曲专辑《把读过的书唱出来——当我谈书时我唱些什么》等。
    2007年,启航创办中文互联网上第一个视频读书节目《夏邦说书》,将脱口秀、用歌曲做阅读延伸等概念引入图书推荐。2009年,该节目并入搜狐读书频道,改版为《无间书道》,得到了业内及爱书人的广泛关注。以视频读书节目为起点,启航逐渐进入传统媒体,涉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媒体阅读推广人”。曾为《中国新闻出版报》《新京报》等报纸撰写榜评,在《出版人》《数字商业时代》等业内外杂志上常年开设荐书专栏,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品牌读书栏目《读书俱乐部》担任节目策划及嘉宾主持已近6年,为中央电视台等策划读书节目,并担任荐书嘉宾。连续3年参加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举办的北京阅读季活动,并担任策划及评委。
    【点评】作为一家出版社的管理者,启航并未简单满足于自己的工作。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从自媒体阅读推广做起,将影响力逐渐波及传统媒体,以一己之力,常年不懈地推进阅读推广工作,并不断创新荐书模式,从创意、电影、视频、音乐等方面探讨并实践多种推广阅读的新手段。
    设计者:许春宇 让阅读快乐流动起来
    【简介】雨枫书馆创始人。“70后”全职妈妈,兼职卖书人。2007年年初创办雨枫书馆——国内首家会员制女性阅读馆,当年荣获全国最佳小书店奖,并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有影响力书店、最佳创新书店、最佳专业书店等多项荣誉。雨枫书馆目前在北京有5家分馆。
    许春宇把雨枫定位为阅读俱乐部+图书馆的模式。为此,许春宇设计了很多与书店自身特点相关的活动推广阅读,如从2009年开始持续举办的“妈妈读书会”“小学生读书会”“青年读书会”以及“读书研习会”“书影同读”“亲子学堂”“书女学堂”等多种针对不同群体的阅读活动。这种让阅读快乐流动起来的方式,让雨枫书馆成为读者的心灵驿站,成为交流读书心得与感受的读书会,也让雨枫书馆在提供阅读服务的过程中,增加了读者黏性,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点评】书店是文化的传播地,一家有灵魂的书店,会影响走进书店的人,甚而会影响一些人的一生。许春宇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向阅读推广人的转型。对实体书店来说,如何做好阅读服务,是信息时代实体书店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而许春宇在这方面的探索无疑具有典型性。长期坚持举办不同特色的读书会并积极推广,让每一个走进雨枫书馆的人因为它的书和读书会而从此爱上阅读,让脚步停留,让心行走。
    实践者:贺超 融合传媒与出版优势
    【简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北京读书形象大使,曾主持北京国际图书节、北京大学生读书节等上千场阅读推广活动以及文化沙龙;参与策划大量阅读推广活动以及大型图书交流活动。
    2004年~2012年主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读书节目《品味书香》,这期间还参与主持多项以文化访谈为主的节目,如主持北京电视台读书节目《悦读会》《天天悦读汇》等;策划“飞扬五月书香校园”活动以及为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筹建14所“春芽图书馆”、为四川甘孜贫困小学募捐图书、联合首都40家媒体发起“小书包,献爱心”活动,为四川什邡捐助价值40万码洋的图书和文化用品等。
    此外,贺超还和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等文化单位,持续推出各种主题的朗诵会活动,策划成立社区读书机构“家园读书会”,在社区阅读推广方面做出新的尝试,策划搭建北京市心力量残疾人读书会,策划推出中国好文字网。
    【点评】这是一个爱书、创意多、想法多,更愿意付诸实践的阅读推广人,既在传统媒体发声,又跨界新媒体,带领团队打造中国好文字品牌;这是一个深谙媒体运营以及熟悉出版行业的阅读推广人,充分融合传媒和出版优势,致力于推广阅读。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在推广阅读的同时,他也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跨界制作话剧,打造画廊……让我们对阅读推广人的认识更为多元化。
    梦想者:徐玲 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
    【简介】很多人认识徐玲,是从阅读她的文学作品开始。从1999年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至今,徐玲已出版《我会好好爱你》《我和老爸的战争》等40余部少儿图书。其中,长篇小说《流动的花朵》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作为江苏省张家港市“书香城市”建设的首批阅读推广人,徐玲始终关注青少年阅读。她在张家港市保税区金港镇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益书屋,并以此为平台,积极推广引导青少年阅读。
    2012年年底,第一批2家“徐玲公益书屋”相继在新市民子女学校白云学校和农村小学德积小学建成,至2013年年底,第二批3家“徐玲公益书屋”相继在港区小学、南沙小学、占文小学建成。书屋里陈列的每一本书都由徐玲和她的义工团队精心挑选,确保每一本都是精品。她表示,我们要做好孩子阅读书目的“把关人”,为孩子们提供适合他们的读物,让孩子们少走弯路,让孩子们读上“放心书”,这是我的梦想。
    【点评】从儿童文学作家到儿童阅读推广人,从为孩子们写书到为孩子们读书,徐玲始终关注青少年阅读及精神成长,她将无尽的“爱”的种子播入了全国千千万万孩子成长的心田。
    从事青少年阅读推广以来,徐玲有着自己的感悟,“推广阅读,要从身边做起,给孩子更多的阅读关怀和指导,带动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