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出版企业社会责任研讨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2~2013)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科研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人民出版社、《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百道网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转型期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以及如何将社会责任践行与企业经营融合实现多方和谐发展等问题,并正式发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2-2013)》。
首创学术出版CSR管理体系 引领出版行业标准
    作为中国出版业内单体出版社的首部系统化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2~2013)》(以下简称《报告》)由社科文献出版社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依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CASS-CSR2.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实质性、利益相关者参与度、可持续发展背景、完整性等原则编写。
   《报告》以“实现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价值最大化”为主题,系统性地阐述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由中国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术出版机构如何成长为优秀企业公民所历经的实践和思考。值得关注的是,该《报告》极具创新地提出通过促进学术传播、专业学术出版、绿色出版、关爱员工、社会公益、供应链CSR管理、利益相关方沟通七大战略,按照PDEI(Plan—Do—Evaluation—Improve),即“策划—执行—评价—改善”的管理模式,有效开展社会责任风险识别工作,运用内部审核等方法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最终实现“秉持‘让学术成果价值最大化’为社会责任理念,始终致力于将出版社的发展战略与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相结合,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参与等领域的基本原则,坚持高标准的道德要求、专业要求,关爱员工,确保学术成果传播的专业化、规范化”的企业社会责任愿景。
    作为我国单体出版社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出版行业步入了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成熟期”。
    通过CSR“七为”路径 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在这份拥有五大章节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视角放在了树立专业学术出版典范、打造专业学术成果价值开发平台、提供多元客户服务模式、共建出版未来、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倡导绿色出版、用知识助人自助等七个重要领域,详细记录了近一年来该社面向社会、行业和用户所履行的社会责任,而且还首次向外界详细披露了在员工培养、文化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的企业经验。
    第一,为行业——树立专业学术出版典范。多年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坚守出版行业的道德公约,维护学术知识的尊严,倡导学术原创,反对抄袭、行贿受贿等各种学术腐败行为,致力于营造原创、公平的学术氛围,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行业标准。该社不仅成立了由李扬、金冲及、章百家、李培林、蔡昉等35位著名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包括《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编辑手册》《作者手册》《皮书研创出版编辑评价手册》《社科文献精品译库编辑手册》等一系列学术出版规范细则,还联合人民出版社等五家出版单位发起《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从我做起》倡议,呼吁出版界应加强行业自律、严格执行学术出版规范。特别是在数字学术出版领域,该社不仅成立了数字资源运营中心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统筹管理数字出版工作,制定了数字时代下的产品分类标准,还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百道网、出版商务周报社联合主办了2013中国学术出版年会,共商数字学术出版产业的发展大计。
    第二,为学术——打造专业学术成果价值开发平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学科建设上不局限于参与者的角色,以出版平台建设为契机构建了以皮书年会和集刊年会为代表的不同类型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出于对构建学术共同体的责任感,该社在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设立了“社科文献奖学金”,连续11年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颁发此奖项,并在2012年全额资助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者的奖金,实现了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出版支持和经费资助。
    此外,该社长期以来还一直致力于搭建中国学术成果的发布平台。2012年度,该社与各学术研究机构面向海内外媒体举办各类新书发布会100余场,为媒体与公众提供最新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新闻资讯近1000篇。该社把国际出版工作列为第三次创业战略部署的重点,从出版模式构建、人才培养、考察学习、组织国际展览等多角度予以落实,不断助力中国学术成果走出去。不仅有序推进与博睿(Brill)、施普林格(Springer)、世界科技(World Scientific)等国际著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外文版图书,还在2012年伦敦书展上举办了题为“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学术活动。
    第三,为读者——提供多元客户服务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始终把读者视为最宝贵的财富,把为读者提供多元化、定制化的服务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坚持以“读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努力构建丰富、便捷的服务平台,逐渐建立起一个贯穿“读者开发—前期引导—消费咨询—售后反馈—增值活动”全过程的专业客户服务团队。在对读者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分级深度研究的基础上,该社精心遴选、整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产品信息资源,通过电子邮件、微博、微信、寄送等多种传播渠道向有特定阅读偏好的读者推送有价值的产品和活动信息;定期举办“社科文献大讲堂”等各种作者演讲或读者沙龙活动,并将讲座的内容文字、音视频等材料在网络、报纸、杂志等不同媒体上发布,供无法到现场参加活动的读者免费使用,成功搭建了线上线下的信息平台。
    第四,为伙伴——共建出版未来。为实现高效、顺畅的出版发行流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经营商、渠道商等上下游企业共同营建学术成果呈现、学术信息推送的出版黄金链条。2012年,该社邀请有合作关系的排版公司、印制公司以及材料经营商召开生产合作会议,以“互惠互利,与时俱进,共同发展”为主题进行研讨,增进了出版生产链条上各个工作环节的交流与沟通。此外,该社还强调与渠道商——经销商、馆配商、图书馆建立了共生合作的关系。目前,该社与全国29个省(区、市)的80家门店建立了长期的产品供销渠道,与以当当网、亚马逊中国、京东等为代表的电商建立了网络销售渠道,并与以人天、三新为代表的面向图书馆客户的图书经销机构建立了产品供销渠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该社与中信机场书店、蔚蓝机场书店建立了机场书店广泛的产品供销渠道,与以亚马逊中国为代表的面向海外读者的图书经销机构建立了产品供销渠道。同年,该社一方面派出多组由馆配专员、销售经理、产品经理、编辑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参加近30场图书馆配会,另一方面接待40场图书馆现采团队,并通过定期发送新书数据、为图书馆提供定制数据制作服务、定期拜访了解图书馆最新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现采服务等方式,为图书馆采购人员集中采购图书提供便捷服务。
    第五,为员工——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生活喜忧,关注员工所需所求,始终把员工的利益作为企业长存的根本。该社提出“阳光创业”的人才管理理念,通过建立员工专业和管理双向晋升机制、推行中层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制度、实行员工轮岗制度,引导人才沿着符合自身特点的道路发展。同时该社高度重视人才的培训开发工作,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开发多元化特色培训项目,深度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2012年,该社共举办社内专题培训19期、参加社外培训44场,员工平均参训4次/人,平均27.5学时/人,总培训率高达90%。为了使员工共享发展成果,该社改革分配机制,在岗位价值的科学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坚持以岗薪制为核心,初步建立了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特点的多元化、灵活的薪酬制度,形成了科学、合理、有效的薪酬结构、调薪机制和福利保障制度。如今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经逐渐形成了爱岗敬业、自强不息、讲求合作、永葆创业激情的企业文化。
    第六,为环境——倡导绿色出版。为实践“绿色出版”的理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做传统出版行业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为己任,先后实施了办公OA系统、图书发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15个信息系统项目,基本实现“协同办公”的理念,满足了绿色办公、无纸化办公的需求。同时,该社与客户积极沟通绿色出版理念,积极推行POD(按需印刷)技术,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减少纸质单据的传递,避免了废水等有毒物质的产生,共同构建绿色节能的出版体系,推动出版行业可持续发展。在日常办公中,该社也通过采用二次纸打印、设置可回收垃圾箱等方式践行节能环保理念,积极实施“绿色出版、绿色世界”的战略,用实际行动缔造美好未来。
    第七,为社会——用知识助人自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始终坚持回报社会,努力为教育、公益和赈灾救助事业作出贡献,成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从2002年开始启动的、至今已是第12届的中日韩夏令营活动,不仅让中、日、韩三国青少年理性、全面地认识历史,正视历史,更为三国历史老师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搭建了中、日、韩三国人民友好文化交流的平台。另外,该社与高校本着“互惠互利、义务分担”的原则,构建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在尽可能为在校学生多提供实习岗位的同时择优录用,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013年6月,该社团总支开展了“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以“美丽中国,美丽家乡”为主题,组织团员与河北定兴一中团委开展座谈活动,为定兴一中的莘莘学子募集善款近4000元。此外,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由该社筹建的中国救护网(www.jiuhu.com)以普及群众性安全救护知识为己任,宣传博爱、人道、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救护知识,开展救护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该社一直与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合作,积极参与“光华书海工程”,为基层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广大农村赠书,并曾先后向江苏省消防总队医院、安徽省休宁县委党校、西藏社科院、牡丹江图书馆、蔚蓝基金等单位和机构进行捐赠,用现代网络手段架起图书捐赠者与需求者之间的桥梁,为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聚焦行业CSR指标构建 推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为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术出版机构,始终以“成为具备独特竞争力的人文社会科学内容资源经营商和海内外知名的专业学术出版机构”为企业愿景,聚焦企业社会责任。特别是近年来,该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要求,认真落实《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将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和对社会的回馈之心融入日常工作中,将社会责任纳入整体战略管理中,把和谐发展的理念植入运营过程中,树立有担当、负责任的学术出版形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关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指示,继续秉持“努力实现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价值最大化”的社会责任理念,根据出版社五大能力和人力资源工程建设战略和“权威、前沿、原创”的产品定位,不断加强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并逐渐扩大范围,构建适合出版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