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安徽省铜陵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组长李敬明带领由市文广新、公安、工商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对主城区内主要文化经营场所进行重点检查。
    1月23日下午,河北省石家庄市富强大街社区居委会干部朱晓风,正在向住在社区内的老人讲解如何辨别盗版书和正版书。
    1月25日是周六,江苏省“扫黄打非”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赵纪明骑着自行车在南京市内的大街小巷转悠着,街边的各种书报刊摊点一一在他的眼中被过滤着。
    ……
    这是今年以来,不同地区“扫黄打非”工作的几个片段。
    如今的“扫黄打非”工作已经形成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社会化管理模式,其中参与者也扩至社会各阶层。正如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反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司司长周慧琳所概括,2014年,“扫黄打非”工作正以社会化、精细化、责任化、信息化为创新支点,努力实现不断深入的目标。
    让社会力量充当主角之一
    对于“扫黄打非”工作的“社会化管理”,周慧琳说,我们一直倡导的群防群治、综合治理就包括了社会化管理的含义。今年我们不仅仅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而且让社会力量充当主角之一,比如推动“两新”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经济组织)在其组建章程中,就“扫黄打非”相关工作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管理综治平台,尤其在地市级以下要将“扫黄打非”方面的显性问题和潜在问题及时放到平台上,由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进行统一分析、排查、交办、处理、反馈、监督等全过程的管理,克服“扫黄打非”工作人手短缺、管理缺位的体制弊端,进一步推进“扫黄打非”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实现“扫黄打非”工作全覆盖。
    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
    周慧琳认为,今年“扫黄打非”工作将继续摒弃粗放式的管理方式,以环节监管为重点加强精细化治理。一是要强化对出版、印刷、复制、仓储、运输、发行、传播等环节的风险分析,落实对重点区域、地带、企业的整治和监管,打击非法、查处违法、保护合法,进一步完善7个台账管理制度;二是完善“黑名单”制度,对有劣迹的企业一律纳入“黑名单”管理;三是推动实行对游商的定点定位管理;四是将“扫黄打非”相关管理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以弥补行业管理和基础管理的不足。
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扫黄打非”一直被强调是一项政治工作。周慧琳认为,今年应该进一步完善责任制和实行责任追究制。
    落实责任制就是要继续落实各级“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一把手”工作责任,同时还要明确各级、各部门、各类工作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以制度为规范并落实到人头,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由于“扫黄打非”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因此落实也要靠基层。而责任追究制就是对出了重大问题尤其是突破了“扫黄打非”“三条底线”的地方进行责任追究。2014年开展的“清源2014”“净网2014”“秋风2014”和“固边2014”行动中,责任追究制将被进一步强化。
    互联网上“老虎苍蝇一起打”
    信息化是“扫黄打非”工作手段创新的重要支撑。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已成为“扫黄打非”的主战场。对此,周慧琳认为,互联网是“扫黄打非”信息化的基础,“扫黄打非”信息化又可以促进互联网“扫黄打非”工作。今年,对于互联网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将“老虎苍蝇一起打”,如通过网络监测、网络舆情分析等,将继续有效遏制淫秽色情及有害信息的传播和扩散,严惩违法违规网站的开办者、维护者,并公开曝光传播色情和低俗信息的网站名单。同时,坚持网上与网下相结合,持续深入整治少儿出版物市场,坚决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4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拟在继续完善《非法出版物数据库》的基础上,力争借助互联网4G技术建立“扫黄打非”工作指挥平台,开通“扫黄打非”微信,提升中国扫黄打非网的功能和影响力,在协调、指导、宣传“扫黄打非”方面有新的建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