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更新人不老,江山依旧景长春。
经过忙碌充实的蛇年,出版人马年伊始又踏上新程:他们有的放弃与家人团聚,不远万里奔赴异国传递中国声音;有的关注现代传播技术,思考产业创新路径;有的梳理发展思路,谋划行业未来。
本刊邀请5位出版人说年俗品书香、谈感受话发展,他们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于勤勉付出中探寻未来,为马年开篇写下了生动注脚。
于殿利:年俗是一面镜子
对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来说,直到年三十下午办公楼变得越来越安静的时候,他才真切地感受到:过年了!
“我今年在武汉过年。”从小生长在东北、在北京生活时间最长、现在偶尔在南方过年的于殿利对各地的年俗有一个切身感受:无论年俗多么具有地方特色,总有一根无形主线,串着几个共同的主题,“这根贯穿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人社区的主线就是团聚”。共同的主题第一是吃,第二是发财,第三是好运。
“这个吃与平时不同,必须是全家聚在一起吃,那就是团圆饭。”于殿利认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什么变得没那么重要了,或者说仅存于形式了,而“团圆”及其所代表的亲情作为过年的核心或本质,已牢牢地固定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了。“压岁钱或送红包是亘古未变的年俗,延续至今。”另一件事是绝对不能免的,那就是到庙里拜财神,甚至把财神请回家。以武汉为例,大年初一和初五,老百姓都纷纷到归元寺上香,乞求财神爷保佑,其中以大年初五香火最旺。“中国有句老话叫‘平安是福’,不仅平实,而且道出了生活和生命的真谛,平平淡淡才是真。”他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近些年来中国的年俗又增加了新内容,或者说新的年俗正在形成。新的年俗仍然保持着“团聚”或“团圆”的主线,增加了“纯文化”的新主题:其一是全家游,包括出国旅游、驱寒游和冰雪游等;其二是赏花或逛庙会;其三是全家围着电视看春晚。
“年俗是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映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以及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人们的面貌,每个人都可以对照镜子照出‘本我’。让这个‘本我’成为健康年俗的有益成分,应该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吧。”于殿利如是说。
作为出版人,谈及目前在社会公众中对春晚的质疑声甚至谩骂声,于殿利认为对此不必惊慌。“因为在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文化多元、人格独立的时代,在几乎人人都会玩微信、微博以及人人都能成为意见领袖的庞大群体中,也许再没有哪一件事能赢得众口一词、齐声欢呼了,这就是社会的进步。”然而,他认为,对春晚的恶评倒是有益于我们反思,那就是同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版业,时刻都不能忘记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之生命就在于创意。”他谈道,自己春节给导师拜年时,85岁高龄的先生提到的观点很有价值:真正的创新不只是形式的花样翻新,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回答或应对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作为内容产业的出版业,更是要把内容创新聚焦在新时代所提出的一个个新问题上。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他说,目前“十二五”规划就是时代课题。“我把2014年定为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攻坚年,因为很多大项目在2015年能否顺利出版,关键在2014年。”他表示,春节后一上班就要对此进行安排和部署。
臧彦彬:“根本停不下来”
“今年大年三十在机场过,春节就在法国过了!”年前《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联系采访时,上海新汇文化娱乐集团副总裁臧彦彬即将奔赴法国戛纳参加第48届国际音乐博览会(MIDEM),这也是他连续第7次随团参加MIDEM。
1月30日,中国代表团从北京岀发,经过15个小时的颠簸终于顺利抵达戛纳。“今年MIDEM期间,外国人和我们打招呼最多的用语是Happy Chinese New Year(春节快乐)!这也说明中国文化认同度在国际上日益提高。”臧彦彬说。
在整个MIDEM期间,从上午9点直至晚上19点闭馆,臧彦彬与合作伙伴的约谈基本未停,连午饭也是由工作人员帮助送进展馆,借用一句广告语就是“根本停不下来”。在他看来,本届MIDEM与历届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由于音乐产业正处于新的发展期,参会人数减少,但更具实效。“来往各展位间的人员少有闲庭信步,大多都是行色匆匆,但他们会事先做好功课,洽谈直奔主题。这和国内一些‘休闲式’展会形成了极大反差。”与中国参加的其他一些国际文化展相比,中国展团在MIDEM更加受到国外音乐公司的重视。“中国展位是本届MIDEM最繁忙的展位之一,前来洽谈业务的各种肤色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大都看好中国拥有的巨大的音乐消费市场,并希望了解东方的音乐文化。”各国政府对本国音乐国际化发展的支持力度呈现加大态势。以亚洲地区为例,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政府在参展组团、场地布置、会议活动等的政策和资金方面都给予了很大支持,如马来西亚组织了“马来西亚之夜”专场表演,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这些政府对本国音乐进入国际市场都有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指导和支持。“我国政府虽然对于企业参加MIDEM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但基本上是靠企业自身去做,对参展企业也没有更多鼓励和支持,这使得很多中国音乐企业缺乏走出去的自觉性和动力。”
“MIDEM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国际上数字音乐及传播技术发展的趋势,更让我们认识到各国对音乐作品的传承与创新的渴望,以及对能直接沟通与交流的国际性优秀演艺人才的迫切需求。”臧彦彬介绍说,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的支持下,此次新汇集团在MIDEM期间成功进行了产品推介,各国参展代表、MIDEM组委会负责人、法国数十家媒体近200人参会,对宣传中国文化、推动音乐产品走岀去起到了积极作用;与美、加、法、德、意等数十个国家签订了中国艺人演出及网络演出直播协议;开发的Album App也获得诸多海外公司的好评,未来将在数字音乐行销方面与多方展开合作;音乐库也将再增加近10万首音乐曲目。“中国音乐大踏步走出去的梦想可能不会在今天实现,但我坚信,只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下去,明天或是后天,我们一定会美梦成真!”
刘鑫:浓厚年味中品读书香
“今年把父母、岳父岳母接到北京,全家都在北京过年,省了我们春运的奔波之苦。”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刘鑫的春节过得很悠闲。
“从年三十晚上全家看春晚开始,我们正式进入了马年春节的节奏。”刘鑫坦言,由于担心北京PM2.5爆表,全家一致同意不放炮。“这是大家多年来第一次春节不放炮。而春节晚会似乎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给亲朋好友打电话拜年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刘鑫笑言。
大年初一早上吃过饺子,刘鑫全家去厂甸庙会和牛街转了转。“东西琉璃厂的庙会人不太多,但充满了文化气氛。古色古香的街道、建筑,传统的宫灯高旋,让人从心中充满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动。”刘鑫说,全家欣赏了水墨画,观看了奇石异玩,品尝了冰糖葫芦,听了几句京剧演唱。“传统的年味真是浓厚。”
大年初三,刘鑫和儿子一起到亚运村图书大厦买书,“也想顺便看看图书市场”。节日的书店人不太多,边看边挑的他们不知不觉待了两个多小时。“可能是为了跟网店竞争,一些畅销书在打折,比如经管、励志、文学等图书满百元送50元,一些历史、传记、少儿、教辅书等满百元送20元,这个优惠力度还是不小的。”刘鑫挑了几本小说和经管图书,儿子挑了几本科普图书和杂志,带着给父母选的几本生活养生书,父子俩带着满足感结束了书店之旅。
书店之旅让刘鑫感到,虽然现在微信内容多到每天都来不及全看,免费信息丰富到看不过来,“但作为出版人,对纸书还是难以割舍”。
春节期间,读完从网上买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图志》,让刘鑫感慨万分。他没想到,这个隶属于中国近代第一家兵工企业的翻译馆,居然在中国近代出版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翻译馆1868年正式建立,1913年解散,40多年间成为晚清政府官办的第一家科技出版机构,比1898年成立的商务印书馆早30年。在洋务运动的大背景下,以徐寿、华衡芳、徐建寅等为主的人士,以卓越的前瞻性、民族使命感和聪明才智,团结一批英美传教士,共同开创了近代中国引进翻译科技出版的先河。”刘鑫认为,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企业所属的翻译出版机构随着企业的衰落而消亡,“但或许作为一个案例,证明了出版机构走专业化道路才能永葆生机”。联想到今日部委、企业的出版机构,刘鑫深深感到,只有坚定走企业化、专业化、市场化之路,才能融入出版主业,才能长期生存。他表示,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整合行业内外图书、报刊及文化资源,通过集团化发展、数字化转型、资本化运作,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争取早日建成航空与国防军工特色鲜明的现代出版传媒企业、科技信息服务商与综合文化服务集团。
俞晓群: 又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真好!北京的街市一下子冷清了,时而晴朗时而阴霾的天空,构成了北京假日的常态。”向《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谈及马年春节的感受时,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如是说。他表示,这样的长假人们一般要做两件事:一是休息、放松,一切与工作相关的事情都应该暂时忘却,回归家庭、回归自然、回归原生态。“但有了网络,有了微信、微博,有了电视,这些都变得不那么纯粹了。”二是春晚,或赞扬或吐槽或感叹,还是跳不出“关注”二字:他关注貌似冯导突破重围,给节日文化娱乐生活带来一丝新鲜空气;他关注一些老面孔淡出、一些新人纷纷步入春晚,姚贝娜、蘑菇头、二妮儿、霍尊,有了“新桃旧符”的转换;他关注冯巩等人的小品,觉得他们“演得真好”,看后却给人酸溜溜的感觉;他关注本山大叔为首的东北风几乎全军覆没,使节日生活少了几番傻笑,多了几分冷清。
春节长假期间,俞晓群一点儿也没闲下来。他先是发了几条微信,包括“二○一三年海豚记忆”,贴上9本海豚社好书的书影;“二○一四年海豚新书展望”,贴上马年即将上市的新书书影,包括《田野里的大师》《书中日月长》《抱婴集》等;“新春时节海豚出版社献给孩子们的部分新书”,包括《缘缘堂书丛》《真的假的啊?》《海龟与鸽子》等。他还发了两篇博客,一是为《书中日月长》写的序,二是沈昌文先生为他的新书《那一张旧书单》写的序《“穿帮”的愉悦》。从除夕夜开始,他为马年将在海豚社出版的“毛尖作品集”写序《说毛尖》,“3000多字,心静笔健,很快就完成了”。再接着,他开始读王云五先生《八十自述》,边读边做《王云五年谱》,“王先生活到92岁,我为他的年谱已经写到60岁了”。他说自己平时工作太忙,节日期间要抓紧时间做完这些工作,“有时间还会续读他的《最后十年》”。
“2013年,海豚出版社的生产规模比2010年增长了5倍,达到1.5亿元,实现了原创书为主的经营战略。”回首过去一年,俞晓群对新的一年有了清晰的思考:一是认真研究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变化,在股份制、资本运作等方面有所推进;二是继续坚持好书战略,创品牌、创精品,在继续出好《幾米绘本》“董桥作品”“丰子恺作品”等品牌书的基础上,推出《丰子恺全集》四十余卷,以及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格萨尔大辞典》《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等;三是在童书出版领域找到突破口,海豚社已经拿到幾米品牌授权,未来将创意、生产更多的文化产品。“未来一年,我们将结合市场需求和渠道变化,推出一大批新产品,包括笔记本、文具、玩具等,彻底改变我们产品构成的单一局面,寻求产业结构创新的新路径!”
孙建江: 关注研究微信等 现代传播方式
今年春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孙建江是在杭州和宁波两地过的。“往来两地过去需要花费三四个小时,现在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跟同城的感觉也差不多了。”他对《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谈道,杭州和宁波皆属大中城市,与诸多都市过年的文化气氛大同小异。“在中国,可能越是农村、越是乡下,才越有独特的年味吧。”
“这几天最大的感受是:微博逐渐被微信取代了。”孙建江表示,在都市生活中,登门拜年的人越来越少,亲朋好友、师长同事道贺新年多改为空中进行。“早些年是电话拜年,后来是电子邮件拜年,再后来是微博拜年,今年改微信拜年了。”他感到,今年春节,朋友们似乎约定了似的一股脑儿聚集到微信上拜年,“连红包都在微信上派发和领取了”。由此他想到,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联络方式,甚至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传统文化习俗。“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和无视现代科技的重要性及其巨大的影响力。”他认为,现代传播手段和方式的迅猛发展,与出版工作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关注、研究、借重包括微信在内的现代传播手段和方式,无疑有益于出版业自身的发展。
“保持内心定力,关注行业动向;夯实基础,突出主业,多元发展。”春节期间,孙建江也不忘对浙少社新一年的发展作出梳理和思考。他说:“脚踏实地,走自己的路;天上不会掉馅饼,唯有努力勤勉付出,才有可期的未来。”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