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新文学百年经典系列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这是花城社继2013年出版王蒙《这边风景》、张欣《终极底牌》、余华《一九八六年》之后,将要出版的又一重要图书选题。这些图书的出版让花城社在读者中“很有名”。可殊不知,作为地方文艺出版社,能约到这些有影响的名家稿件其实不易。花城社以其特有的发展思路,为自己在市场中赢得了尊重。对于这些,花城社社长詹秀敏有一番理解。
    与作者合作坦诚很重要
    《中国新闻出版报》:近年来,我们注意到花城社出版了不少好书,比如王蒙的《这边风景》等。作为地方文艺社,最大的不足就是资源的局限性,王蒙等重量级作者图书的出版,似乎说明花城社此方面问题不太明显。
    詹秀敏:地方文艺社遇到的问题,花城出版社都会遇到。花城社之所以每年还能推出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家之作,主要靠作家朋友们对我们的信赖和支持。出版市场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优质作者资源的竞争,我社一直关注对优质作者资源的培育。我社办有《花城》和《随笔》两个文学刊物,当今活跃在文坛的著名中青年作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这两个杂志起步的。我们把刊物作为培育作者队伍的重要园地和挖掘图书出版资源的重要媒介。
   《中国新闻出版报》:众所周知,作者特别是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文学作者队伍,是文艺出版社的命脉。要实现拥有稳定的作者群,并获得作者的认可并不容易。您认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做哪些努力呢?
    詹秀敏:作为出版人,与作者打交道是必修的一个基本功。作者对编辑的认可,首先有赖于编辑对作者的作品价值的精准把握,其次是坦诚的合作态度,还有就是能把图书的价值充分挖掘和释放。我觉得有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反而是最有效的。比如与作者坦诚的合作态度就很重要。在获得作者认可方面,有时比拼的可能是你的知识和素养。
    另外,对阅读大众与渠道的话语权能否掌握,即营销力的强弱,也是近年来作者在考量出版社时的一个重要维度。营销创新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人性心理诉求的有效唤醒,2013年我们出版了文学大师王蒙的《这边风景》,在该书营销过程中我们紧扣权威和大众两个诉求基点来做,取得不错的效果。其中,权威诉求是指《这边风景》这部书不仅弥补了王蒙个人创作轨迹中“文革”方面的缺环,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前30年与后30年的连接纽带;大众诉求则是指这部完成于1974年至1978年的作品,在尘封了四十载后所引发的大众心理好奇,特别是作者对修订后的叙述(79岁王蒙与39岁王蒙的对话),更是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围绕着这些亮点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受到市场欢迎。总之,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拥有一批学有专长和高素质的编辑、营销队伍。
    常版书阵容须日积月累
    《中国新闻出版报》:文学图书的特性决定了它在销售上以常销图书居多,这就导致出版社短期内很难见到经济成效,您认为文艺社该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詹秀敏:文学图书与其他类别图书一样,畅销图书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图书能做到重版、常销就很不错了。我觉得出版社要立足做好常销书,只有通过精耕细作、日积月累,才能逐步形成常版书阵容。即使这样,做好常销书也不容易,它着实考验我们的定力,需要我们坚守文学的价值本位,抵御外部喧嚣和诱惑。
   《中国新闻出版报》:我们知道花城出版社创办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30多年来,文坛、出版界出现的先锋热、朦胧诗热、钱钟书热、程甲本《红楼梦》热,几乎都与花城社息息相关,这些也造就了花城品牌。由此看成就花城品牌的原因在哪里呢?
    詹秀敏:常常听到一些读者朋友说:“你们花城出版社很有名。”我觉得花城社的所谓名气是几代花城人推出的一系列品牌图书逐渐积累起来的。花城社历来重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探索性、试验性,屡开文学出版风气之先。同时,花城社也出版了不少充满人文关怀的书籍。至今,花城社还是比较重视这些传统,一方面致力于多出有益于社会的好书,另一方面多出具有创新品质的图书,坚守自己的产品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做好专业出版推精品力作
    《中国新闻出版报》:继自传体回忆录《王蒙自传》推出后,花城社又相继推出了“中篇小说金库”“蓝色东欧”“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及杨显惠有分量、有规模的图书,这些图书可以说为花城社新时期打造品牌作出了贡献。如此下来,今年花城社的目标是什么?
    詹秀敏:2014年的出版业整体市场环境依然是严峻的,面对复杂环境,花城社将继续致力于开拓文学品牌,发挥好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做好、做精专业出版,走专业出版发展之路。具体而言,那就是要在小说、散文、杂文等方面推出精品力作,形成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牌。希望能打造出几套具有常版能力的图书系列。同时,注重挖掘新生代作家作品,扶持培育青年作家。要审慎甄别出版青春、网络文学作品,满足广大青年读者阅读需要。花城社走过30多年,它虽经历风雨,却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步走到今天,我们奋斗的目标是让花城品牌长青。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