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关键词:长篇小说 原创能力 传统写作 报告文学 现实主义
  精品佳作丰富原创 优秀品牌带动传播
  2014年全国共有495家出版社报送文学类选题21484种,总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长篇小说选题2165种,含原创新书约600种;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文学评论、学术专著、文集等选题3089种;纪实作品选题1651种;传记选题1657种;中国古典文学选题802种;翻译外国文学选题3070种;少数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选题1225种;少数民族文字选题905种;盲文选题515种;其他种类选题6000余种。大部分种类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仅有少数民族文字选题数量大幅增加,较去年470种增幅近一倍。其中原创作品明显增多,反映了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学出版收效甚大。
  长篇小说:传统题材丰富厚重 类型小说异彩纷呈
  从长篇小说今年的选题来看,传统写作题材丰富,主题厚重,各有各的特色和亮点。在传统写作与出版比重都在减少的情况下,各文艺出版社不断加大对传统长篇小说写作的扶持力度,实施精品战略,不少名家进入了重点扶持之列。如湖南文艺出版社“大风”原创小说文库推出的4部小说均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分别为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的当下题材小说《小事记》、著名作家高建群的《西北狼》、现代派代表作家残雪的《黑暗地母的礼物》、卢一萍的传奇寓言《不会说谎》。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两位人气作家的最新力作:严歌苓以三个性格各异的女性为线索展开的《女人的故事》、杨志军书写的藏地精神的史诗之作《藏民》。漓江出版社推出的社级重点选题、老作家刘心武的力作《润》,着力展示中国社会转型期人的生活剧变与思维冲突。从这些选题来看,文化责任意识和文学启蒙担当依然是现实主义文学写作的鲜明标识。
  另外,一批新锐作家的小说呈现出了题材别致、贴近现代人精神生活等特点。如北京出版社推出晓航的《岁月离城》,列为省、部级重点选题,力图演绎人们改变原有的生活,也被新生活所接纳的大悲大喜;青年女作家孙未的《瓶中人》,以推理小说的外壳讲述有关抑郁症的故事;葛水平的乡土小说《骑草马上天》,为小人物代言,直面现实。
  类型小说在今年的选题中仍然占很大比重,种类涉及青春文学类的校园励志小说、都市小说、情感小说、职场小说等,题材涉及家庭伦理、爱情友情、事业和职场,表现当代青年的情感、奋斗、迷茫、挣扎与醒悟。此类小说既反映广泛的现实问题,又能满足读者浅阅读需要,是小说出版进入畅销书模式后最稳定的出版资源之一。
  散文随笔诗歌中短篇小说:努力维护品牌建设 着眼大众百花齐放
  文学出版中,散文、随笔、诗歌、中短篇小说这几种文学体裁,一般采取结集出版的形式,选本决定出版质量。今年出版社报送的选题主要还是以历代文学大师的名篇和当代名家作品为主,其次是普通作者的作品汇编、结集和名目繁多的书系。相比而言,专业出版社选题策划水平比较稳定,质量较好。虽然有不少再版书,但选题设计稳中有序,既有创新,又不与市场和读者需求脱节。如专攻散文的百花文艺出版社的传统品牌:“百花散文文库”,今年将推出鲁迅等现代文学大师的散文20种。
  从选题上看,出版社具有特色的品牌书系都有新增品种,如花城出版社社级重点选题、由林贤治主编的《中国新文学百年经典》,今年推出13种,旨在对百年来中国文学各个门类及相关作家与史料进行全面细致整理;科学普及出版社“中国科幻精品屋”将推出20种,旨在梳理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在期刊上发表的原创短篇科幻小说;作家出版社的《标准诗丛》将推出4种,汇聚了新时期以来各流派诗歌代表人物诗作;太白文艺出版社国家“十二五”重点选题“延安文艺档案”书系,推出《延安文论家》和《延安文论作品》两种,对延安时期发表的大量文论作品和有影响力的文论家们进行详细介绍。
  今年的选题中有了“微阅读”的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出作家魏剑美《微经典·我若暴发》,包括70余篇精短小说,幽默尖锐。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推出编辑家朱伟在微博上发表的《我的八十年代》,两个选题均是先拥有众多微博读者,而后经作者加工修改出版书籍。2014年,精短内容出版物很可能大量涌向传统出版市场,微博、微信或将成为传统出版社的新生出版资源。
  纪实作品人物传记:唱响中国梦 传播爱国情
  今年纪实类选题有两大亮点:一是对时代主旋律的积极呼应,共有100余种纪实文学选题涉及中国梦主题。如中国文史出版社社级重点选题《我以我血荐轩辕——中国梦历史读本》,以丰富的文史资料为基础,反映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所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五洲传播出版社推出“绿色中国梦”丛书10种,以纪实文学的形式讲述中国推动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深度展示中国在环保领域对国民的承诺和对世界的贡献。二是原创作品尤其是报告文学质量突出。如作家出版社推出一批关注社会民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题材原创作品:著名作家蒋巍反映中国现代煤矿史和煤炭企业发展历程的报告文学《历史为谁让路?》,赵学儒记录有关南水北调建设的报告文学《脊梁——中国南水北调建设志》等。
  人物传记选题基本保持原有格局,以书系带动出版,单种原创作品较少。如作家出版社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是中国作协发动百位作家参与的文化项目,继去年推出52种后今年又新增18种。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盲文出版社以盲文出版的“走近中国科技先驱丛书”(7种),向盲人世界介绍王选、钱学森等百姓熟悉的科学家既传播科学知识,又弘扬爱国情怀,十分有意义。
  少数民族文学民间文学:品种稳定 品质提升
  今年少数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选题共1225种,较去年898种有所增长。出版社上报的选题基本保持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在系统收集整理民族史料和民间文化遗产、古籍文献等方面均有权威的书系。如作家出版社落实中国作协提出的实施为期5年的少数民族文学扶持工程,推出社级重点选题“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5种和“金笔系列图书”12种;辽宁民族出版社重点推出“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56种。

  2014年,民文选题不仅数量成倍增长,也打破了民文出版侧重传统内容、当代原创作品薄弱的藩篱,选题中新增不少原创品种。如青海民族出版社省、部级重点选题“惠民书库·原创选读系列——长篇小说丛书”新增7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新增原创长篇小说书系“绿野清风丛书”,推出长篇小说2种,此外新增纪实散文类书系“智者慧眼系列”,包括作家乌仁高娃长篇纪实散文《蒙古人的超然智慧》;伊犁人民出版社将作家韩少功的长篇小说《日夜书》翻译成民文版,积极推动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