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人教版装帧设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让亿万中小学生的文化和美育共同成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当初决定改变人教版60余年教材装帧设计一贯风格的初衷。为实现该出版宗旨,两年的人教社教材装帧设计改版之路是艰难的,但是人教社升级创新的决心始终没有变。从社长、总编辑、室主任到普通编辑,办讲座、开座谈会,坦陈己见,求同存异,互动交流,期盼共识。全社上下实实在在的改革劲头,让人很受感动。
教科书也能展现书籍之美
书籍不仅要有功能性,还要有审美性。“以往的教科书多偏重内容而忽视审美。这套教科书让我们在审美中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并展现出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书籍之美’。”身为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委、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评委的符晓笛,在谈及人教版《第十一套义务教育教科书》缘何获奖时这样说道。
符晓笛认为,人教版《第十一套义务教育教科书》能够分别获得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提名奖、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教育类最佳奖,是因为这套教科书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美观设计、装饰设计,而是在感性基础上赋予理性的信息梳理与设计,以秩序化、网格化手段,诠释出多学科下教科书的“编辑设计”理念。
清晰地诠释出“编辑设计”理念,正是该套教科书装帧设计的第一个创新。人教社美术设计部编辑室主任张蓓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该套教科书之所以应用网格设计理念,其目的在于通过隐形的倍率网格,使教材内容和版式形成统一的视觉感受。设计中,由于考虑空间、形态、比例、节奏、动势等设计元素在整体框架内的组合表现,文字与插图在网格秩序允许的范围内游走,避免了以往教科书呆板的中规中矩。特别是留白处理到位,既活跃了教科书空间,又为阅读带来书卷气和愉悦感。
这种为“当今的孩子创造更具诗意的阅读天地”的理念,得到广大师生读者的喜爱和认可。使用新版教科书已半年的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数学教师白光敏说,修订后的教材版面设计疏朗大方,图文位置编排适当,更适合教学的需要,翻阅整个版面给人感觉清清爽爽,没有之前版面内容过于紧凑所带来的压迫感、紧张感。
留白设计获得专家喝彩
根据阅读与审美的需要,在内文设计上较以往留出了恰当的“白”,是人教版《第十一套义务教育教科书》装帧设计的第二个创新。
对于留白——这个书籍装帧设计界颇受争议的话题,书籍装帧设计名家吕敬人认为,教材中彻底砍掉“留白”是减少了一点成本,但毁的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素质传承的机会。对此,第八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评委刘晓翔表示赞同。他说:“在这套教科书中,我看到作者、编辑者、设计者及出版社,在内文设计上为阅读与审美的需要而较以往留出了更多的‘白’,这是一种对于阅读、对于汉字的敬重,有助于美在学生学习中渗透和养成!”
可现实中,专家们的留白理论并不容易为社会接受。张蓓告诉记者,现在还有一些人认为,教科书留白多是在卖白纸。人教社之所以冲破这种固有思维,“是因为我们注意到,有目的的留白可以使每篇课文更加便于阅读,同时增加透气感,也使学生在重点批注时有足够的空间。”事实证明,留白没有使页码增加,也没有使内容减少。将空白留在合理的位置,学生反馈说可以方便做课堂记录。这套获奖教材正是因为打破了自上世纪50年代起形成的惯性思维,被大家称之为耳目一新。
规范插图提升教科书品质
教育部教学大纲及《中小学教科书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要求》中,对教科书的内容、开本、印张、版心、字体、字号等均有着严格规定。在阅读不再是白纸黑字的当下,怎样协调好这些元素,按照教学内容配置插图,并在表达内容的前提下体现美的需要,让人教社设计团队颇费脑筋。
谈及为何要给教科书配插图,张蓓的解释是:一幅好的插图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冗长单调的文字变得简单,进而更易于孩子们接受与理解。设计理念有了,但是如何找到合适的插图画家,也是一个颇费周折的事情。“插图作者难找,尤其适合教科书插图绘制要求的、高水平的插图作者更难找。好在经过严格筛选,一批能够精确掌握文字内涵,善用表现力与美感创作的插图画家,还是被人教社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了出来。经过几番磨合,这些插图画家创作的插图,满足了人教社要求的:弥补文字之不足,启迪学生思维,产生美的感受。
插图与内容相得益彰,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们对此是肯定的。广西柳州市弯塘路小学数学教师罗静说:“与以往人教版教科书相比,《第十一套义务教育教科书》构图更加美观。特别是插图,每张图像都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精当贴切。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还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增强了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
为百余本教材设立识别系统
为义务教育阶段教材设立识别系统,是人教版《第十一套义务教育教科书》装帧设计的大胆创新。记者了解到,中小学教科书的学科性强,是涉猎学科最多的综合性图书,它涉及语文、数学、物理等多个学科,同时对科学性和严谨性要求较高。人教版教科书因其覆盖面大(全国中小学生2亿多),示范意义强,对设计者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一一摆开各学科教材的封面,张蓓告诉记者,尽管年级信息底色的中性色温和人教社系列教科书专属绿色需要统一设计,但是当大批封面摆放在一起时,这两个色彩并不容易与其他颜色混淆与冲突。具体到书脊设计,他们着重考虑的是色彩延展法,即书脊上段1/3为系列绿色;中段1/3是学科色彩和年级段颜色的混合,且混合图形是三个年级段封面上图形的延续;下段1/3是封面插图的过渡。全年级的书放到一起,可以看到书脊上系列书的颜色带贯穿始终,中间一致的图案将不同学科的色彩混合同样的年级段颜色,下方是插图展现出的丰富色彩。这样一个年级的教科书既个性鲜明又成为一体,套书的气势尽显其中。
人教社的这一设计理念,恰恰是评选专家的欣赏之处。刘晓翔说,人教版这套9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突破以往教科书设计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封面空间进行理性划分与功能整合,无论整体色彩还是学科区隔及年级、上下册等均达到了易于识别又完美统一。符晓笛说,封面是一本书的外衣,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封面设计凸显了这套教科书独特鲜明的文化个性。
从小开本到大开本,从黑白版到彩色版,从敢于留白到大胆留白、提升插图品质、设立识别系统,人教社60余年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过程,成为中国教科书出版史重要的组成部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第十一套义务教育教科书》装帧设计之所以引起业界强烈反响,正如评审专家韩詹宁所说,这套教材的内容之美和设计之美,会在美育与审美方面给予学生长期的耳濡目染。还犹如吕敬人所说,做书严把内容关固然重要,然而培养出来的是一群群有知识的“美盲”,实乃不完美的教育。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切美好的愿望都从这一本本教科书开始吧。这是人教社的希望,也是中国家长、师生的希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