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5名来自广西桂林市平山二小的学生在老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桂林博物馆,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图书馆,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
          近年来,桂林图书馆针对少年儿童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为全市少年儿童提供了优质的阅读服务。
“快乐一小时”丰富阅读生活
        4月12日,桂林图书馆榕湖分部里,LEO艺术亲子画展在这里举行,作为“公益课堂”的一部分,不少陪着孩子来参加活动的家长认为收获很大,在看到孩子的画作时,也学会了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从2007年起,我们就推出了‘快乐一小时’亲子阅读活动,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儿童的心理、生理以及接受能力,开展‘亲子故事会’‘手工制作’‘艺术表演’等活动,而‘公益课堂’可以算是‘快乐一小时’的延伸和扩展。”桂林图书馆业务部副主任王嘉曦告诉记者,“快乐一小时”已成为桂林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活动品牌之一。
       玩是孩子的天性,针对这个特点,桂林图书馆推出了以家庭亲子“玩”阅读为主的“快乐一小时”亲子阅读、“绘本故事会”等活动。在玩中学、学中玩的阅读方式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一致认可。一位家长在参加完活动后感慨地说:“太好玩了,原来阅读兴趣可以这样‘玩’出来,希望图书馆今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是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活动,尤其是亲子阅读活动的黄金时期,我们每年都会制定长期的暑假亲子阅读计划,不断总结经验,延伸服务触角,整合社会资源,依托一到两项重点活动,再根据需要举办一些小型推广活动,以‘免费、有益、有趣’来吸引小读者和家长,让孩子们在图书馆快乐过暑假。”桂林图书馆馆长钟琼说。
整合资源推进少儿科普阅读
      4月28日,桂林市科普联席会议在桂林召开,来自桂林图书馆、桂林市科技局、教育局等多个单位和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就2014年“悦动·科学”青少年科普大挑战活动的主题进行了讨论,并初步确定方案。“今年的主题是‘科普公益广告制作大赛’,分为新媒体和平面设计两个部分,将往年举行过的Flash大赛、DV大赛等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王嘉曦说。
  “2003年,我们启动了桂林市‘悦动·科学’青少年科普大挑战活动,整合了桂林市科技局、教育局与桂林图书馆的优势资源,成立了由这3家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的组委会。”桂林图书馆副馆长曹旻告诉记者,组委会以桂林图书馆为科普平台,以桂林市科技局、教育局为政府引导,连接重要社会力量举办活动。经过10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青少年Flash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少儿计算机技能竞赛”“快乐探索中小学生科普项目探索成果大赛”“中小学生发明创造比赛”4个系列,每年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达2万多人,来自全市各大中小学不同年龄阶段的选手参加不同项目的比赛。这些活动已成为桂林图书馆青少年科普教育服务活动的品牌。
       关注残障儿童阅读权利
     “1998年,我们馆就开始在桂林市培智学校和聋哑学校建立了馆外流通点,定期进行图书上门服务,不定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现在是每两个月更换一次新书。2013年,我们又以‘悦读1+1残障儿童阅读推广’项目探索残障儿童阅读服务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曹旻告诉记者。
       据介绍,“悦读1+1残障儿童阅读推广”项目采用“送出去,迎进来”的方式,与桂林市聋哑学校、培智学校、社会福利院联合开展“悦读1+1”残障儿童亲子阅读活动,定期为他们送去图书资料,不定期组织残障儿童及家长开展亲子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并邀请残障儿童及其家长到图书馆参观、阅览、看电影、听讲座等,让残障儿童及家长也能感受阅读的乐趣。2013年,“悦读1+1”活动共举办15次,参加活动的残障儿童家庭近500个,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达200多人,得到了残障儿童、家长和特教教师的一致认可。
        “通过‘悦读1+1残障儿童阅读推广’项目,我们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同时,将残障儿童的阅读推广作为一项基础性服务工作,设立专门的阅读服务岗位,以项目实施带动深层次的阅读服务研究,培养图书馆自己的阅读推广活动策划专家,建立残障儿童阅读推广长效机制,使图书馆的残障儿童阅读服务工作更具规范性、长效性。”钟琼说。

(来源 :中国文化报)